高校实验室建设方案解析:从规划到落地的全流程指南

在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实验室不仅是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更是培养ICT人才、推动产学融合的关键平台。作为深耕移动核心网领域的领先厂商,IPLOOK 凭借完整的4G/5G核心网产品体系与丰富的落地经验,为高校提供从规划、建设到应用的一体化实验室解决方案,助力科研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科学规划:明确实验室建设目标
在高校通信实验室的规划阶段,首要任务是明确建设方向与教学科研目标。
IPLOOK结合多年来与多所高校的合作经验,将实验室建设分为三大类型:
教学型实验室:面向本科及研究生教学,聚焦核心网架构理解与部署实践;
科研型实验室:支持5G-A、6G、NTN、AI融合等前沿技术研究;
综合型实验室:融合校企联合创新、科研成果孵化与行业项目试验功能。
通过精准定位,实验室不仅能支撑课程教学,还能服务科研创新与产业合作。
![]()
二、系统设计:软硬件一体化架构
IPLOOK为高校提供的核心网实验平台,涵盖EPC、5GC、IMS、VoWiFi、融合计费(CHF)等全套网络功能,实现端到端通信流程的可视化与可操作性。
软件层面:系统采用虚拟化部署,支持云化环境(OpenStack/VMware),具备灵活的网络切片、MEC边缘计算及AI算法实验接口;
硬件层面:提供高性能服务器、路由交换设备及5G小基站,满足不同规模实验环境;
安全与管理:平台集成流量监控、用户管理与计费分析,确保教学与科研数据安全。
这一架构不仅简化了系统部署流程,也为学生提供了真实运营级核心网的实操体验。

三、建设实施:模块化、可扩展部署
实验室建设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高校预算与需求分阶段实施:
基础阶段:部署EPC/5GC核心网,实现4G/5G注册、语音与数据通信;
进阶阶段:扩展IMS、VoWiFi、CHF等功能模块,用于综合实验教学;
创新阶段:引入5G NTN卫星仿真平台与AI智能管理系统,支持科研项目与产业实训。
IPLOOK提供从方案设计、设备供货、软件调试到教师培训的全流程服务,确保实验室建设“落得下、用得好、能创新”。

四、应用成效:产教融合的创新引擎
依托IPLOOK自研核心网技术,多所高校已实现从理论教学到工程实践的无缝衔接。
学生可在实验室完成完整的通信流程分析与网络配置实验;教师则可基于平台开展科研课题与论文研究;学校与企业共同推动5G、卫星通信、AI融合创新项目。
五、结语
从规划到落地,从教学到科研,IPLOOK高校实验室建设方案以专业的技术底座、灵活的系统架构、完善的服务体系,为高校打造面向未来的通信创新基地。
未来,IPLOOK将继续携手更多高校,探索6G、卫星互联网、智能计费等新领域,共同推动ICT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