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朋:IPD如何实现战略解码?三步翻译术
目录
第一次翻译:从“战略方向”到“投资路径”
第二次翻译:从“投资路径”到“经营承诺”
第三次翻译:从“经营承诺”到“执行动作”
总结
作者简介
之前的内容一直在讲流程,今天这篇就来谈谈IPD的逻辑层面。

单从流程上来看,IPD是一个顺序流程:
-
-
市场管理MM(看方向);
-
Charter(定项目);
-
IPD开发流程(做项目)。
-
但从大逻辑上来看,IPD是一个战略解码与执行流程:
-
-
业务模式(战略);
-
经营模式(方案);
-
管理模式(执行)。
-
下面解释一下三步翻译:
第一次翻译:从“战略方向”到“投资路径”
工具:市场管理。
输入(战略层):
比如,我们要在云计算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我们要为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价值!
过程:
MM流程通过市场细分、组合分析和业务计划制定,将这些口号转化为具体的、经过验证的投资路径。
输出(经营层):
比如,经过分析,我们决定优先投资‘金融行业云原生中间件’这个细分市场;
目标客户是头部券商,我们的价值主张是‘高并发、高可用的分布式交易架构’;
未来三年产品路线图是……
成果:
模糊的战略方向,被解码为清晰的 “业务设计” 和 “产品线规划”。
它回答了“我们到底要做什么业务,开发什么产品”。
第二次翻译:从“投资路径”到“经营承诺”
工具:Charter开发。
输入(经营层):MM输出的“业务计划”和“产品路线图”。
过程:
组建一个潜在的PDT团队,对MM提议的某个具体产品机会进行深度调研和分析。
他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向IPMT(投资方)进行汇报并接受质询。
输出(管理层):
《项目任务书》。
这份文件是一份经营合同,它明确规定了:
-
-
目标: 要开发的具体产品是什么?目标客户是谁?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
资源: 需要多少投资(人、财、物)?
-
回报: 承诺达成什么样的商业成果(市场份额、收入、利润)?
-
风险: 主要风险是什么?如何应对?
-
成果:
一条产品线的投资路径,被解码为一个具体的、有责任主体(PDT经理)、有资源保障、有明确目标的经营任务。
它回答了“这个产品具体要达成什么商业目标,需要什么资源”。
第三次翻译:从“经营承诺”到“执行动作”
工具:IPD结构化流程与需求管理。
输入(管理层):Charter中定义的“经营承诺”。
过程:
-
-
将Charter中描述的产品概念和客户价值,拆解、分析、排序为一条条具体的、可设计的产品需求规格;
-
IPD结构化流程(概念、计划、开发、验证、发布、生命周期)像一个自动化流水线;
-
将这些需求规格作为输入,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阶段和评审;
-
最终转化为可上市销售的产品、以及支撑它的服务与资料。
-
输出(执行层):
-
-
设计文档、代码、原型机、测试报告、生产工艺文件、市场发布材料等;
-
最终输出一个成功的、符合Charter承诺的、已经上市销售并产生收入的产品。
-
成果:
一份书面的经营承诺(Charter),被解码为整个组织协同一致的、具体的开发、测试、营销、服务等执行动作。
它回答了“我们如何一步一步地把这个产品做出来并成功推向市场”。
总结
IPD战略解码的本质,是通过流程实现对话,通过对话达成共识,通过共识明确责任。
-
-
在MM阶段,战略与Marketing对“方向正确”负责;
-
在Charter阶段,未来的PDT经理对“商业成功”负责;
-
在开发阶段,整个PDT对“按质按量按时交付”负责。
-
作者简介
卫朋,《硬件产品经理》作者,实战派产品及流程专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受邀专栏作家,CSDN认证博客专家、嵌入式领域优质创作者,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专家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