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蜢算法原理,公式,应用案例GOA-BP
蚱蜢算法定义
蚱蜢算法(Grasshopp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GOA)是一种受自然界蚱蜢群体行为启发的元启发式优化算法,由Shahrzad等人在2017年提出。该算法模拟蚱蜢幼虫的局部移动和成虫的长距离迁徙行为,通过平衡**探索(全局搜索)和开发(局部搜索)**来寻找最优解。以下是其核心原理、流程和关键公式:
算法原理
• 生物行为模拟:
• 幼虫阶段:蚱蜢幼虫在局部范围内缓慢移动(开发阶段)。
• 成虫阶段:蚱蜢成虫长距离迁徙(探索阶段)。
• 数学模型:通过三个分量模拟蚱蜢移动:
- 社会交互(个体间的吸引/排斥)。
- 重力作用(引导群体朝向目标)。
- 风的影响(随机扰动)。
算法流程
初始化:
• 随机生成蚱蜢种群位置 XiXi(i=1,2,…,Ni=1,2,…,N)。
• 设定参数:最大迭代次数 TmaxTmax、吸引力强度 ff、排斥力范围 ll。
2. 适应度评估:
• 计算每个蚱蜢的适应度值(目标函数值)。
3. 位置更新:
• 对每个蚱蜢 ii,根据以下公式更新位置: X_i^d = c \left( \sum_{j=1, j \neq i}^N c \cdot \f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