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I 面经分享|从模型解释到面试考察,全流程复盘
最近不少同学在准备 AI/ML 岗位的时候都会碰到 “XAI” 这个关键词。它在很多公司里已经不是“加分项”,而是“必备项”。这篇就来分享一下我自己面试 XAI 相关岗位(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 / Applied Scientist)的全过程,希望能帮到准备类似方向的同学。

岗位背景 & 面试流程
我面的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里的 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主要方向是风控模型的可解释性(model interpretability)。整个流程分四步:
-  
Recruiter Phone Screen
聊简历 + 项目亮点 + 为什么对可解释AI感兴趣。 -  
Technical OA(在线测评)
一道建模 + 一道模型解释题。 -  
Technical Interview(技术面)
深入讨论模型可解释方法 + 对业务的理解。 -  
Hiring Manager Round
问项目落地经验和团队协作。 
OA & 技术题回顾
题目 1:Model Interpretation in Credit Scoring
Given a trained XGBoost model predicting credit default probability, how would you explain the top features influencing the prediction for a given user?
思路上主要考察:
-  
熟悉 SHAP / LIME / Feature Importance。
 -  
理解“局部可解释性”(local explanation)与“全局可解释性”(global explanation)的区别。
 -  
能说清楚业务意义,比如“income-to-loan ratio” 越高 → default probability 越低。
 
我回答时提到:
-  
首先用
shap.TreeExplainer(model)来生成解释; -  
然后通过
shap.force_plot()展示单个样本的正负贡献; -  
最后结合业务逻辑解释 top features。
 
考官追问:“如果模型是深度神经网络怎么办?”
 我补充了 Gradient SHAP / Integrated Gradients 等方法。
题目 2:Debug a Misleading Interpretation
A model shows that "number of previous loan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but in reality, it’s due to data leakage. How would you detect and fix it?
这题是典型的 XAI陷阱题。考点在:
-  
是否理解可解释方法只是反映模型行为,而不是因果关系。
 -  
如何验证数据特征间的独立性与信息泄漏。
 
我提到的解决方案包括:
-  
检查特征生成逻辑;
 -  
使用时间分割验证;
 -  
对 suspect feature 做 permutation importance 验证;
 -  
同时用 PDP / ICE plots 辅助分析。
 
面试官非常满意,说这一题其实就是看 candidate 有没有把“可解释性”当成“科学分析过程”而不是炫技工具。
系统设计与讨论题
最后一轮中,考官让我设计一个可解释性分析系统:
“假如你要为一个风控模型搭建可解释平台,你会怎么设计架构?”
我从三个层面回答:
-  
数据层:原始数据 + 特征工程中间结果;
 -  
模型层:模型版本管理 + 预测日志;
 -  
解释层:SHAP / LIME 计算服务 + 可视化 Dashboard。
 
补充提到可解释性指标如 fidelity、stability、consistency,以及如何在 A/B test 中验证解释模块的有效性。
项目追问重点
在项目深挖部分,面试官非常喜欢问这类问题:
-  
你们的解释结果被业务方如何使用?
 -  
模型解释结果有没有真正帮助决策?
 -  
当解释性与性能冲突时,你怎么权衡?
 
我举了一个例子:我们曾用 SHAP 解释信用模型结果后,发现“工作年限”权重过高,和风控逻辑不符。于是和业务团队讨论,增加 feature filtering,使得模型更稳健也更合理。
准备建议
如果你也在准备 XAI 相关岗位,建议重点准备以下几块:
-  
熟悉主流方法: SHAP、LIME、Permutation、PDP、ICE、Integrated Gradients;
 -  
了解可解释性指标: fidelity / stability / human interpretability;
 -  
能讲项目落地案例: 不仅说工具,更说“怎么帮业务理解模型”;
 -  
系统设计思维: 如何在 pipeline 中集成解释模块;
 -  
对模型伦理/公平性有见解: 尤其是敏感特征处理。
 
很多同学其实在准备 XAI 面试时,最大的问题不是不会做题,而是讲不清楚逻辑。
 Programhelp 的语音助攻服务,就是帮你在面试过程中实时提醒关键思路,
 比如当考官追问 SHAP、PDP 或 fairness trade-off 时,
 我们会通过隐蔽语音提醒帮你稳定节奏、不跑题,
 让你在表达层面更像一位真正的科研型候选人。
目前我们已经帮不少同学拿到 Meta、Capital One、Roche、Visa 等含 XAI 模块的 ML 岗 offer。
 有类似准备方向的同学,可以了解下定制化助攻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