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动态NAT
一、前言
在前面我们引入了NAT技术产生的核心原因,以及通过实验的方式直观的向大家分享了静态的NAT使用方法,但很显然静态NAT一对一的IP转换并没有解决IPv4紧缺的问题,因此动态的NAT才是其主要的使用场景,今天就是对其进行实验分享。
二、实验
1.网络拓扑图的创建

创建如图所示的网络拓扑结构。
2.主机设备的IP地址配置
PC1:

PC2:

PC3:

Server1:

3.路由器的IP地址配置
GE 0/0/1:
interface g0/0/1 # 进入PC通过的GE 0/0/1接口
ip address 192.168.1.254 24 # 配置该接口的IP为PC们的网关IPGE 0/0/0:
interface g0/0/0 # 进入Server通过的GE 0/0/1接口
ip address 100.1.1.254 24 # 配置该接口的IP为Server的网关IP4.动态NAT地址转换配置
(1)NAT地址池的创建
nat address-group 1 100.1.1.10 100.1.1.20 # 创建一个NAT地址池,地址池的索引号为1,其中有100.1.1.10和100.1.1.20两个IP(2)ACL访问控制列表的创建
acl 2000 # 创建一个编号为2000的ACL访问控制集合
rule 5 permit scource 192.168.1.0 0.0.0.255 # 允许192.168.1.0/24网段的流量通过(3)在接口上应用ACL配置
interface g0/0/1 # 进入PC设备们通过的R1接口
nat outbound 2000 address-group 1 # 在该接口上应用,让通过该接口的流量使用地址池中的IP做完以上步骤后,当我们使用PC设备去访问Server1时,流量在通过路由器的GE 0/0/1接口后便会使用NAT地址池中的IP去访问Server1,并在流量回来时将地址收回。
三、实验检验
1.动态NAT启用

2.连通性测试

从上述可知,我们在启用NAT配置之后,PC能够正常与Server通信。证明我们的实验成功。
四、差错处理
1.主机设备的IP地址配置
PC1: IP地址:192.168.1.1/24 网关地址:192.168.1.254
PC2: IP地址:192.168.1.2/24 网关地址:192.168.1.254
PC3: IP地址:192.168.1.3/24 网关地址:192.168.1.254
Server1: IP地址:100.1.1.1/24 网关地址:100.1.1.254
2.路由器的IP地址配置

3.NAT地址池的创建

4.NAT地址池的应用

五、总结
本篇我们分享了动态NAT,是继上次的静态NAT之后的,对NAT技术的进一步了解。现在配置完动态NAT之后,3台PC在访问Server1时,就会使用在R1的NAT地址池中的IP地址。也就是3台设备却只使用到了2个IPv4地址在网络上进行数据访问。那扩展来看,可以1万个设备设置7000个IPv4地址来减少IPv4地址的使用,缓解IPv4地址紧缺的问题。
谢谢大家的观看,咱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