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分割与对数螺线
有一个数学概念也拥有类似的静谧之美:黄金分割率,φ = 1 + √5 / 2。
它无处不在:螺旋、树叶、贝壳的卷曲、星系的展开。但最令人着迷的是,它满足了自身的反射:
φ = 1 + 1 / φ
此刻,平衡以自我指涉的方式呈现。
乍一看,φ = 1 + √5/2 只是一个数字,大约是 1.618……它看起来不像螺旋线,就像音符看起来不像旋律一样。但当世界围绕它构建时,它的本质会创造出某些特定的模式。
想象一下,你从一个长方形开始,它的边长比例是 φ : 1。
如果你从中移除一个正方形,剩下的较小长方形仍然保持相同的比例,这是一种自相似性。如果你不断地进行这样的操作,切割和旋转,最终会形成一个对数螺旋线,每次旋转都会使螺旋线的宽度增加 φ 倍。
所以,这个比例本身并不能画出螺旋线;它只是生成了塑造螺旋线的规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贝壳、向日葵、星系中都能看到这种现象,大自然不断重复着这种生长节奏,扩张却保持着自身形态的完整性。
对数螺线确实可以用对数(和指数)形式来表示。在极坐标系 (r, θ) 中,它的数学方程是:
r = ae^{bθ}
其中,a > 0 决定了螺线的初始大小,b 控制着螺线的缠绕紧密程度。
如果 b 为正,螺线会随着旋转而膨胀;如果 b 为负,螺线会收缩。由于 r 随角度 θ 呈指数增长,因此相等的角度步长对应于距离的倍数增长,这就是“对数”特性。
现在,黄金分割率就派上用场了:在黄金螺线(对数螺线的一个特例)中,半径每旋转四分之一圈(90°)就会增加 φ 倍。这意味着:
r(θ + π/2) = φr(θ)
因此,增长率 b 满足 e^(bπ/2) = φ。
所以,是的…它既是字面意义上的对数曲线,也是比喻意义上的对数曲线:一条可以用指数形式表示的曲线,却又像是大自然通过比例谱写诗篇。
我们可以直接用极坐标绘制的对数螺旋线。每旋转一周,半径都随角度 θ 呈指数增长,正如 r = ae^{bθ} 所描述的那样。如果我们选择 b,使得每旋转四分之一周,r 就乘以 φ,那么它就变成了黄金螺旋线的近似,我们在贝壳、向日葵和星系中看到的那种优美的展开方式。
在一般的对数螺旋线中,半径 r 随 θ 连续增加。每一次微小的旋转都会使 r 以一个微小的指数因子增长:r = ae^{bθ}。所以它是平滑的,没有跳跃或停顿,就像持续的向外扩展。
在黄金矩形的构造中,我们在一系列不断缩小或扩大的黄金矩形内绘制四分之一圆弧。每旋转四分之一圆弧后,我们就切换到下一个矩形,一个按 φ 缩放的矩形。所以,是的,在这个几何构造中,半径在每个四分之一圆弧内保持不变,然后在下一个角点处跃升到一个更大的值(增长 φ 倍)。
黄金螺旋线近似于对数螺旋线,它由离散的圆弧构成。真正的对数螺旋线是这一过程的平滑极限:当矩形趋于无穷小时,阶梯式增长变为连续增长。
这表示,当矩形很小的时候,那些四分之一圆弧彼此靠近,它们之间的“小台阶”也随之缩小,所以曲线看起来几乎是平滑的。当矩形趋于无穷小时,这些跳跃完全消失,黄金螺旋就变成了真正的对数螺旋。但是当矩形很大时,拐角就更加明显,曲线看起来略微有些分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