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类成员变量 vs 方法中的变量
目录
一、什么是类成员变量、什么是方法中的变量
二、两者对比
1.生命周期和作用域
2.内存分配
3.线程安全性问题
4.线程安全性考虑设计原则
5.类成员变量的线程安全性问题实例说明
6.每次方法调用都会创建新的局部变量副本怎么理解
一、什么是类成员变量、什么是方法中的变量
类成员变量(实例变量):定义在类中的变量,类中的各方法可以共享的变量。
方法变量:定义在方法中的变量(局部变量),只能在本方法中访问到。
如下示例:
public class Ttesttt {private String abc123; //类成员变量public String longTime1() {abc123 = "123";return abc123;}public String longTime2(String aabb, String add) {abc123 = "123456";String aaccc = "55"; //方法中的变量return aaccc;}}
二、两者对比
1.生命周期和作用域
类成员变量:
属于类的实例,随着对象的创建而分配内存,对象销毁时释放。整个对象的生命周期中都可以访问。
类中的多个方法可以共享类成员变量,都可以访问和修改它。
方法中变量(局部变量):
在方法被调用时创建,在方法执行完毕后销毁。
只在声明它的方法内部访问。
每次方法调用都会创建新的局部变量副本。(怎么理解呢后面讲解)
2.内存分配
类成员变量:
对象创建时存储在堆内存中,有初始化默认值,不用必须显示初始化。
方法中变量:
存储在栈内存中,必须显式初始化后才能使用。
3.线程安全性问题
类成员变量:
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同一个对象的实例变量,可能会出现线程安全问题
需要同步机制保护(如synchronized、volatile等)
是线程间共享的数据
方法中变量:
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方法调用栈,局部变量是线程安全的
不同线程调用同一方法时,各自拥有独立的局部变量副本
通常不需要额外的同步措施
4.线程安全性考虑设计原则
在Spring框架中,Controller通常是单例的,那么它的实例变量就会被多个请求共享。因为一个请求通常就是一个线程。
类成员变量:
通常存储一些全局性通用的,共享的数据。
不轻易改变的,存在于整个应用的生命周期内的数据。
不存储请求相关的,有状态改变的数据。或者定义的实例变量是无状态的。
一定要注意线程安全问题。
方法中的变量:
有天然的线程安全性,适合存储临时计算结果或方法内部使用的数据,有状态变化的数据。
5.类成员变量的线程安全性问题实例说明

如上图示例代码,如果访问/test1请求的时候传入的值是“王二”,那么类成员变量tempStr的值就是“王二”。当随后访问/test2请求时我们想要得到的返回值也希望是“王二”,但如果在这之前有人又访问了/test1请求,会发生什么?
答案是:类成员变量tempStr的值会被新请求传入/test1 的值覆盖掉,比如“张三”。这个时候原本访问/test2请求想要得到“王二”的却变成了“张三”。这就出现了线程安全问题。后果可能很严重。
所以呢?类成员变量不要这样使用,可以在项目初始化类中使用存储固定端口、固定IP的类成员变量,这类数据不易改变。
亦或者Spring项目中注入调用类
这个实例类是可以共享的,没有保存任何与具体实例相关的状态信息,是无状态的。
6.每次方法调用都会创建新的局部变量副本怎么理解
当多个线程调用同一个方法时,每个线程都会在自己的调用栈中创建该方法的局部变量副本。这意味着不同线程之间不会共享这些局部变量,从而保证了线程安全性。
文中提到过每次发起请求(如 get请求/test1方法)调用一个方法时,就是一个线程运行。既然是不同的线程,就有各自独立的栈内存,各自栈内存中存储各自的局部变量值。所以每次方法调用都会创建新的局部变量副本,每个线程间不存在共享和干扰。也可以看成一个线程就是一条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