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信息管理之信息的萃取方法--使用渐进归纳法逐步提取高可见性笔记

信息管理之信息的萃取方法–使用渐进归纳法逐步提取高可见性笔记

总结:

学习和运用“渐进式归纳法”,整体流程如下:

第一:利用“复制粘贴”命令或“抓取”工具,将该段内容中最精彩的部分摘录为一份新笔记。如此便完成了第一层级的提炼——存储于第二大脑中的原始摘录;(什么是最精彩?听从自己的直觉即可,摘录的量控制在10%~20%)

第二:对该篇摘录加以通读,将其中的重点和要点进行加粗处理。注意不要掺杂太多理性分析,而应追随内心的悸动确定如何区分重点。这些粗体字文本即为第二层级的提炼。

第三:仅聚焦粗体字部分,并将其中的精华内容高亮处理(如果你的笔记应用没有“突出显示”功能,可以用下划线代替)​。这一步骤的要诀在于让自己极尽挑剔:整篇笔记中配得上高亮处理的不过寥寥数句,甚至百里挑一。不仅如此,这些文字还必须高度凝练,足以提纲挈领、统揽全篇。这便是第三层级的提炼,在绝大部分情况下足堪大任。

评判笔记“可见性”的一个有效标准是使用者能否一览全局。试着将笔记搁置一段时间,等自己将各种细节忘得七七八八时重新回顾。给自己30秒时间,看看能否通过此前高亮处理的文字迅速重拾记忆,于是你便可以判断出这篇笔记的重点画得太多还是太少了。

应用故事

教父的创作故事。

我认为将阅读原著收获的第一印象记录下来非常重要,因为这些都是你对于整个价值体系的直观判断。​”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努力将每个场景的精髓提炼成为一句话,言简意赅地表达该场景的要义所在”​。

《教父》的提词本完美诠释了一位成功的创作大师所拥有的深厚功底。科波拉将提词本视为这一经典影片创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知识资产:​“剧本反倒显得有些多余,我不需要剧本,提词本就是我的剧本。​”

关注笔记的可见性

“可见性”是援引自信息科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其定义为“目标内容在某个文档、数据库或其他文件系统中的易搜寻度”​。
为了提升笔记内容的可见性,我们可以借鉴学生时期的一个非常简单的习惯——画重点。标记重点是一项易学易懂、成本极低且普遍适用的技巧。
换言之,笔记的体量与可见性之间呈一种反比关系!在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人们要么选择从一开始便对记录笔记持消极态度,要么选择当笔记达到一定体量后便切换至别的平台。

渐进式归纳法

这种技巧说来也简单:先将某条笔记的要点标记出来,然后再标记出要点的要点,以此类推,便能层层提炼出笔记的精华所在。由于每一层级的提炼都会采用不同的格式,所以很容易加以区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示例:

第一步:不记录全文,而是进行10%~20%的摘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步:标粗,浏览信息变成几十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三步:高亮,浏览信息变成十几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四步:纲要,结构化,更容易接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然,标记重点也并非毫无风险。有时我们也可能会怀疑自己“是否标记出了真正的重点和要义”​。不过无须担心,多层级的“渐进式归纳法”本身就包含安全机制。无论怎么出错,总是可以重置到原始版本并再次尝试,不会丢失或删除任何内容。

常见错误

1. 过度标记重点—使用10%原则

在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炼时,人们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过于贪多。可能我们在学生时期都经历过这种误区,将课本中的大段文字甚至全文都画为重点,并奢望自己能够将荧光笔所到之处全部搬进脑袋。

请记住,笔记不是官方文档,无须做到滴水不漏。它们更像是夹杂在一本本厚重书籍里的小小书签,时刻提醒着读者:​“嘿,这儿有精彩的内容!”若有必要,你随时可以回顾和重温完整的原始材料,而笔记的作用则在于,帮助你在需要的时候迅速定位这些信息。

关于画重点的一个有效的经验法则就是,每一层级的重点不应超过上一层级内容的10%~20%。譬如你从某本书中摘抄了500多字的文本,那么第二层级的黑体加粗内容不应超过100字,而第三层级的高亮内容不应超过20字。这并非严谨的科学,不过一旦掌握这一原则,你便会在画重点的时候懂得见好就收。

2. 缺乏明确目标—在创作时再使用渐进归纳法

关于“渐进式归纳法”的一个最常见的问题是:​“我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画重点?​”对此,我的答案是:在准备创作时。

如果你打算在没有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将所有笔记进行地毯式提炼,那么这种做法无异于作茧自缚。惊人的时间投入换来的却是不确定的回报,这种“亏本生意”绝非明智之举。

你需要始终把握的前提是,除了特殊情况外,我们持有的笔记并非总能派上用场。因为我们很难预测未来的自己需要什么、追求什么,或是正在从事什么。 基于这一假设,我们在对笔记进行梳理总结时不可太过粗放,必须考虑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然后再谨慎行事。

对此,我们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对既定笔记的每一次处理,都应当能使未来的自己更易挖掘其中价值[插图]——具体方式包括画重点,添加标题、项目符号或注释等。 这是信息管理的铁律——“接触信息”与“改善信息”必须同步进行。如此方能实现“访问笔记越频繁,价值发掘越深入”的良性循环。

3. 故作高深—划重点无需复杂方法,听从直觉即可

请不要纠结于如何通过分析、阐释或是分类的办法决定是否需要标注重点。这种做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容易干扰你的注意力。相反的,你只须听从自己的直觉,通过感性判断哪些是有趣的,哪些是不循常理的,哪些又是与你最感兴趣的话题或是手头的项目息息相关的。

相关文章:

  • os-copilot安装和使用体验测评
  • PHP 矩形面积和周长的程序(Program for Area And Perimeter Of Rectangle)
  • 前端网络安全面试题及答案
  • MATLAB实现遗传算法优化风电_光伏_光热_储热优化
  • Mysql创建库、表练习
  • RoboDexVLM:基于视觉-语言模型的任务规划和运动控制,实现灵巧机器人操作
  • 中原银行:从“小机+传统数据库”升级为“OceanBase+通用服务器”,30 +系统成功上线|OceanBase DB大咖说(十五)
  • pypi 配置国内镜像
  • IDEA Generate POJOs.groovy 踩坑小计 | 生成实体 |groovy报错
  • 数据库安装
  • 测试理论快速入门
  • 记录Linux安装mysql8
  • vue3页面html导出word文档
  • AI视频领域的DeepSeek—阿里万相2.1图生视频
  • [C语言日寄] 字符串操作函数的使用及其拓展
  • C/C++获取结构体成员的偏移量
  • 【CXX】5.2 extern “C++“
  • 4.2 使用说明:手册写作利器VNote的使用
  • 大白话html第十一章
  • I²C总线应用场景及1.8V与3.3V电压选择
  • 十年牢狱倒计时,一名服刑人员的期待与惶恐
  •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九要点:引入私募“反向挂钩”,压缩审核流程
  • 问责!美国海军对“杜鲁门”号航母一系列事故展开调查
  • 文化润疆|为新疆青少年提供科普大餐,“小小博物家(喀什版)”启动
  • 四部门:强化汛期农业防灾减灾,奋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个海外创新研究院落户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