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基于STM32的医用护理床设计与实现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2024 年数据显示该群体占比已超 20%,老年护理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同时,因疾病、意外导致的残障人群护理问题也日益凸显,传统护理模式面临 “护理人员短缺、劳动强度大、护理质量不均” 的三重挑战。传统手动护理床功能单一,仅能实现简单的起背、抬腿动作,且需依赖护理人员手动操作,不仅效率低,还易因操作不当引发患者压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而智能护理床通过嵌入式技术、传感器技术与机械结构的结合,可实现自动化护理操作,成为解决护理资源缺口的重要方向;自动化完成体位调节、翻身、排便辅助等高频护理操作,降低护理人员体力消耗,减少人为操作误差,通过实时监测心率、血氧等数据,及时预警健康风险,同时满足患者自主控制床体功能的需求,增强其生活自主性,相较于进口高端智能护理床,基于 STM32 的方案可大幅降低硬件成本,推动智能护理床向家庭、社区护理场景普及。

2 技术框架
技术框架:STM32单片机+WiFi无线通信技术+手机App
开发环境:STM32开发环境:Keil μVision5开发环境、上位机开发环境:腾讯云平台+小程序
3 实现功能
- 心率监测:采用PulseSensor心率传感器监测病人的心率情况,当心率未处于设定阈值范围,蜂鸣器报警提醒;
- 血氧监测:采用MAX30102血氧传感器监测病人的血氧情况,当血氧浓度低于阈值最小值,蜂鸣器报警提醒;
- 尿床监测:通过WaterSensor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护理床是否存在尿床或出汗湿透等状况,当存在湿度未处于阈值范围最小值,自动打开蜂鸣器报警;
- 语音床板角度控制:通过SG-90舵机控制床板的角度,通过VC-02语音识别模块识别病人的语音指令,进而控制床板状态的升起与降下。
- 阈值设定:可以通过按键设定心率、血氧和湿度的阈值情况;
- 屏幕显示:通过显示屏查看医用护理床的健康数据与状态;
- 手机App监控:将医用护理床检测的监控数据与床状态通过WiFi无线通信技术上传至手机App,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查看病人的健康数据、更改参数阈值和控制床头状态。
4 系统总体设计
1. 核心控制模块:STM32 单片机
作为系统的 “大脑”,负责接收各输入模块的数据、处理逻辑运算,并向输出模块发送控制指令,实现多模块的协同工作。
2. 输入模块(向 STM32 传输数据 / 指令)
- 湿度检测模块:采集环境或人体的湿度数据,为健康监测或环境调控提供依据。
- 心率检测模块:采集人体心率数据,是健康监测(如智能养老、医疗监护)的核心指标之一。
- 血氧检测模块:采集人体血氧饱和度数据,辅助判断人体健康状态(如是否缺氧)。
- 语音识别模块:识别用户的语音指令,实现 “语音控制” 功能(如语音调节设备参数)。
- 按键控制模块:提供手动按键操作,实现 “物理控制” 功能(如紧急模式切换)。
- 电源供电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电力,保障各模块正常运行。
3. 输出模块(由 STM32 驱动执行)
- 舵机:一种角度可控的执行机构,可用于设备的机械动作控制(如调整床体角度、开关阀门等)。
- 蜂鸣器:用于声光报警(如健康数据异常、设备故障时发出提示音)。
- 屏幕显示模块:实时展示系统状态、监测数据(如心率、血氧、湿度数值),提升人机交互体验。
- WiFi 通信模块:实现 STM32 与手机 App的双向数据传输,支持 “远程监测”“远程控制” 功能(如手机端查看健康数据、调节设备参数)。
系统集成了健康监测、语音 / 按键双控、远程交互、机械执行等功能,可应用于智能护理床、家用健康监护终端等领域,尤其适合对 “健康监测 + 智能控制” 有需求的场景(如养老护理、家庭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