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基于 Vue3 及TypeScript 项目后的总结

概述

Vue3出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团队中,也进行了大量的业务实践,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总的来说,Vue3无论是在底层的原理上,还是在业务的实际开发中,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使用 proxy 代替之前的 Object.defineProperty 的API,性能更加优异,也解决了之前vue在处理对象、数组上的缺陷;在diff算法上,使用了静态标记的方式,大大提升了Vue的执行效率。

在使用的层面,我们从options Api,变成了composition Api,慢慢的在实际的业务中,我们抛弃了原本的data、methods、computed那种隔离式的写法。compositon Api,它更加聚焦,它讲究的是相关业务的聚合性。

同时,在composition Api中,为了防止过于重的业务逻辑,它提供了一种关注点分离的方式,大大的提升了我们代码的可读性。

完全良好的支持了TypeScript,类型校验也成为了以后Vue3进行大型项目开发的质量保障,同时这也是面向了趋势 – 前端的未来就是TypeScript!

一、compositon Api

compositon Api的本质,体现在代码里面,也就是一个setup函数,在这个setup函数中,返回的数据,会用到该组件的模板中。return的这个对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之前vue2中的data属性。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name: 'Gift',setup() {const counter = ref(0);return {counter}}
})

这时候,对于大多数初学者来说,可能存在的疑惑就是,那么我能不能定义options Api的写法,比如data、computed、watch、methods等等。

这里我需要明确的是,Vue3是完全兼容Vue2的这种options Api的写法,但是从理念上来说,更加推荐setup的方式,来写我们的组件。

原因如下:Vue3的存在,本身是为了解决Vue2的问题的,Vue2的问题就是在于,聚合性不足,会导致代码越来越臃肿!setup的方式,能够让data、方法逻辑、依赖关系等聚合在一块,更方便维护。

也就是说,以后我们尽量不要写单独的data、computed、watch、methods等等,不是Vue3不支持,而是和Vue3的理念违背。

components属性,也就是一个组件的子组件,这个配置在Vue2和3的差异不大,Vue2怎么用,Vue3依然那么用。

1、ref 和 reactive的区别?

在功能方面,ref 和 reactive,都是可以实现响应式数据!

在语法层面,两个有差异。ref定义的响应式数据需要用[data].value的方式进行更改数据;reactive定义的数据需要[data].[prpoerty]的方式更改数据。

const actTitle: Ref<string> = ref('活动名称');const actData = reactive({list: [],total: 0,curentPage: 1,pageSize: 10
});actTitle.value = '活动名称2';actData.total = 100;

但是在应用的层面,还是有差异的,通常来说:单个的普通类型的数据,我们使用ref来定义响应式。表单场景中,描述一个表单的key:value这种对象的场景,使用reactive;在一些场景下,某一个模块的一组数据,通常也使用reactive的方式,定义数据。

那么,对象是不是非要使用reactive来定义呢?其实不是的,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场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f他强调的是一个数据的value的更改,reactive强调的是定义的对象的某一个属性的更改。

2、周期函数

周期函数,在Vue3中,是被单独使用的,使用方式如下: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ref, onMounted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name: 'Gift',setup() {const counter = ref(0);onMounted(() => {// 处理业务,一般进行数据请求})return {counter}}
})

3、store使用

在Vue2中,其实可以直接通过this.$store进行获取,但是在Vue3中,其实没有this这个概念,使用方式如下:

import { useStore } from "vuex";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ref, computed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name: 'Gift',setup() {const counter = ref(0);const store = useStore();const storeData = computed(() => store); // 配合computed,获取store的值。return {counter,storeData}}
})

4、router的使用

在Vue2中,是通过this.$router的方式,进行路由的函数式编程,但是Vue3中,是这么使用的:

import { useStore } from "vuex";
import { useRouter } from "vue-router";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ref, computed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name: 'Gift',setup() {const counter = ref(0);const router = useRouter();const onClick = () => {router.push({ name: "AddGift" });}return {counter,onClick}}
})

二、关注点分离

关注点分离,应该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Vue3的setup,本身就把相关的数据,处理逻辑放到一起,这就是一种关注点的聚合,更方便我们看业务代码。

第二层意思,就是当setup变的更大的时候,我们可以在setup内部,提取相关的一块业务,做到第二层的关注点分离。

import { useStore } from "vuex";
import { useRouter } from "vue-router";
import { defineComponent, ref, computed } from 'vue';
import useMerchantList from './merchant.js';
export default defineComponent({name: 'Gift',setup() {const counter = ref(0);const router = useRouter();const onClick = () => {router.push({ name: "AddGift" });}// 在该示例中,我们把获取商家列表的相关业务分离出去。也就是下面的merchant.tsconst {merchantList} = useMerchantList();return {counter,onClick,merchantList}}
})

merchant.ts

import { getMerchantlist } from "@/api/rights/gift";
import { ref, onMounted } from "vue";export default function useMerchantList(): Record<string, any> {const merchantList = ref([]);const fetchMerchantList = async () => {let res = await getMerchantlist({});merchantList.value = res?.data?.child;};onMounted(fetchMerchantList);return {merchantList};
}

三、TypeScript支持

这一部分内容,准确的来说,是TS的内容,不过它与Vue3项目开发,息息相关,所以真的想用Vue3,我们还是得了解TS的使用。

不过这一部分,我不会介绍TS的基础语法,主要是在业务场景中,如何组织TS。

使用TS进行业务开发,一个核心的思维是,先关注数据结构,再根据数据结构进行页面开发。以前的前端开发模式是,先写页面,后关注数据。

比如要写一个礼品列表的页面,我们可能要定义这么一些interface。总而言之,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页面数据的interface、接口返回的数据类型、接口的入参类型等等。

// 礼品创建、编辑、列表中的每一项,都会是这个数据类型。
interface IGiftItem {id: string | number;name: string;desc: string;[key: string]: any;
}// 全局相应的类型定义
// 而且一般来说,我们不确认,接口返回的类型到底是什么(可能是null、可能是对象、也可能是数组),所以使用范型来定义interface
interface IRes<T> {code: number;msg: string;data: T
}
// 接口返回数据类型定义interface IGiftInfo {list: Array<IGiftItem>;pageNum: number;pageSize: number;total: number;
}

在一个常见的接口请求中,我们一般使用TS这么定义一个数据请求,数据请求的req类型,数据请求的res类型。

export const getGiftlist = (params: Record<string, any>
): Promise<IRes<IGiftInfo>> => {return Http.get("/apis/gift/list", params);
};
http://www.dtcms.com/a/540012.html

相关文章:

  • Android下解决滑动冲突的常见思路是什么?
  • 建筑外观设计网站如何做一个门户网站
  • SQL多表查询完全指南-从JOIN到复杂关联的数据整合利器
  • Redis主从复制与哨兵集群
  • 电科金仓“异构多活架构”:破解浙江省人民医院集团化信创难题的密钥
  • 从零搭建群晖私有影音库:NasTool自动化追剧全流程拆解与远程访问协议优化实践
  • Maven项目管理:高效构建与依赖管理!
  • 【win11】funasr 1:配置conda环境
  • 2025年--Lc219-590. N 叉树的后序遍历(递归版,带测试用例)-Java版
  • YOLO11追踪简单应用
  • Spring Web MVC 入门秘籍:从概念到实践的快速通道(上)
  • 网站是什么字体企业内网模板
  • 建一个小型购物网站要有服务器网易博客搬家wordpress
  • 申威服务器安装Nacos 2.0.3 RPM包详细步骤(Kylin V10 sw_64架构)​附安装包
  • 当同一个弹性云服务器所在子网同时设置了snat和弹性公网IP时,会优先使用哪个
  • 基于Chrome140的TK账号自动化(关键词浏览)——需求分析环境搭建(一)
  • 如何自建内网穿透(FRP)服务器
  • 服务器上用Slurm 管理训练bash 脚本任务
  • SpringBoot入门,第一个SpringBoot的创建
  • Spring AOP核心原理分析
  • HTTPS 错误排查实战,从握手到应用层的工程化流程
  • 基于ASP身份认证服务器实现远程办公VPN双因素认证的架构与实践
  • 服务器会遭受到哪些网络攻击
  • 网站设计制作软件江门自助建站模板
  • 滨州做网站推广h5制作方法
  • KTM5800——30bit 绝对角度细分器支持最多 4096 对极与一键非线性自校准集成双 16bit 2M SAR ADC,可替代TW29
  • 局域网网站制作保定哪有做网站的
  • 基于LPJ模型的植被NPP模拟、驱动力分析及其气候变化响应预测
  • 人脸识别4-Windows下基于MSVC编译SeetaFace6
  • 【AES加密】AES加密算法流程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