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M2
M2 就是一个国家所有“可以用来花的钱”的总量。
M0:你手里的现金,比如钱包里的纸币和硬币
M1:M0 加上企业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可以随时取出来用)
M2:M1 再加上大家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虽然不能马上用,但过段时间可以取出来)
所以,M2 = 所有现金 + 活期存款 + 定期存款,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市场上“钱的总量”的重要指标
如果 M2 增长太快,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钱变得不值钱)
如果 M2 增长太慢,可能说明经济活力不足,大家不愿意花钱或投资
LPR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就是银行给客户贷款时参考的“利率基准”
想象你去银行贷款买房,银行会根据 LPR 来决定你要付多少利息。比如:
当前 5 年期 LPR 是 3.5%
银行可能在这个基础上加一点,比如加 0.6%,你最终的贷款利率就是 4.1%
以前银行贷款利率是由央行定的“基准利率”,不太灵活。现在改成 LPR,是为了让利率更贴近市场,经济好时利率高一点,经济差时利率低一点,方便大家借钱、投资或消费
LPR 是银行贷款的“参考利率”
每月 20 号更新一次
分为 1 年期 和 5 年期以上
影响房贷、企业贷款等利率水平
美元:钱怎么收割全球
美元是“世界通用券” 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美元成为全球结算货币。虽然后来取消了美元与黄金的挂钩,但大家已经习惯用美元做生意了,离不开它。
疯狂印钞,别人财富缩水 美国缺钱了就印钞票,比如疫情期间印了几万亿美元。结果是:你手里的美元变得不值钱,物价上涨,通胀来了——但美国人先花爽了。
先借钱,再加息,收割资产 美国先让发展中国家借美元(利息低),等大家借得差不多了,就突然加息。还不起?那就卖港口、矿山、公司股份来还债,美国低价收走。
石油绑定美元,逼大家用 美国和沙特达成协议,只能用美元买石油。全球买油的人都得换美元,这让美元需求一直很高,美国就能继续印钱买全球的东西。
简单说,美国靠“印钱+规则+军力”让美元成为全球的“遥控器”,别人用劳动换钱,美国用印刷机换钱——这就是所谓的“铸币税”收割术。
通货膨胀:为何最受伤的是打工人
说得简单点,通货膨胀最伤打工人,是因为物价涨得快,工资涨得慢,结果就是:你努力工作,钱却越来越不值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