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禁系统及机器人乘梯功能的安装调试需要电梯公司技术人员全程配合,这主要由电梯设备的特殊性、安全规范要求及系统集成的复杂性决定。以下是具体原因及配合内容:
- 电梯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的技术要求和安全规范
- 电梯机房和轿厢顶部设备安装的技术要点和空间限制
- 了解电梯信号线接入和通讯协议的技术标准
- 查询智能电梯系统与第三方设备(如AGV/AMR机器人)的接口规范
- 探索电梯节能模式下电源供应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核心原因分析
安全合规性要求
电梯属于特种设备,任何改装均需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 T7001)。
未经授权修改电路可能触发安全保护机制(如急停),甚至导致电梯脱检。
系统集成深度依赖电梯底层接口
梯控设备需直接接入电梯控制柜的信号系统(如按键线路、消防信号、通讯总线)。
例如:截取电梯按键信号线时,需区分按钮电压等级(通常为12-36V DC/AC),避免短路烧毁主板。
设备供电需符合电梯电源标准
电梯控制柜提供专用220V AC插座或24V DC电源输出口,需由电梯人员指定接入点,防止干扰原系统供电。
机器人乘梯的特殊协议对接
AGV/AMR需通过电梯群控系统(如MODBUS、CAN总线)发送召梯指令,需电梯公司开放通信协议并调试接口。
二、电梯公司人员配合的具体任务
(1) 电源供应保障
电源接入:在电梯控制柜内指定安全取电点,为梯控主板(如DAIC-TK-MB)、人脸识别机等设备供电。
电压匹配:验证电梯按键电压(通常为低压直流/交流),确保梯控设备兼容性。
(2) 设备安装与调试
设备类型 | 安装位置 | 电梯人员配合内容 |
---|---|---|
梯控主板 | 电梯控制柜 | 固定安装、电源接入、通讯线接入 |
IC卡/二维码读头 | 轿厢操作面板 | 开孔定位、面板拆卸与复原 |
AI人脸识别机 | 轿厢内壁 | 供电走线、角度校准(避免遮挡电梯按钮) |
机器人乘梯接口模块 | 控制柜或外召面板 | 通信协议配置、信号干扰测试 |
(3) 电梯信号线截取与接入
按键信号线截取:
电梯人员需定位目标楼层的按键线路(如8楼按钮线),使用 免破线接头(DAIC-TK-ZJ) 并联接入梯控主板,实现"点亮楼层"功能。消防信号联动:
将电梯消防干接点信号线接入梯控主板,确保火灾时自动解除门禁控制。
(4) 通信系统集成
群控对接:为机器人(AGV/AMR)配置专用外召按钮或开放通信协议(如RS-485),实现跨楼层自主召梯。
对讲联动:调试梯控主板与楼宇对讲系统的信号交互(如访客呼梯后自动开放住户楼层)。
(5) 安全功能验证
脱离机制测试:触发消防信号或使用脱离卡,验证电梯是否恢复原始状态。
故障自检联动:模拟断电/设备故障,确保电梯自动脱离门禁控制。
下表具体说明了在每个环节中,电梯专业人员不可替代的作用:
您提出的要求 | 为何需要电梯人员配合 | 不配合的风险 |
---|---|---|
1. 提供220V电源 | 电梯轿顶的AC220V电源取电点不是任意的。电梯人员知道从哪里取电最稳定,且能避开电梯的节能模式(该模式可能会间歇性断电导致梯控系统重启),同时确保取电操作不影响电梯主机的动力电源。 | 随意取电可能导致梯控系统工作不稳定、频繁重启,甚至可能因短路而影响电梯正常运行。 |
2. 设备安装位置与图纸 | 轿顶的承重、空间、散热、防震都有严格要求。电梯人员提供的图纸能明确承重结构和安全区域,确保梯控主箱体(350mm×350mm×110mm)安装在合理位置,既不影响电梯平衡运行,也便于日后检修。 | 设备若安装在不当位置,可能改变轿厢重心,影响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也可能阻碍检修通道,增加未来维护难度和风险。 |
3. 安装调试时现场支持 | 这是安全责任的体现。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电梯人员负责将电梯置于检修或停止模式,防止电梯突然启动造成人身伤害。他们能操作电梯精确平层,以便安装楼层传感器等设备。 | 没有电梯人员在场,施工属于违规操作,人身安全风险极高。且无法精确控制电梯进行调试,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
4. 随行线缆布线与指导 | 随行电缆随轿厢上下运动,其绑扎工艺有严格标准。电梯人员能指导如何正确绑扎,预留合适的余量(“∞”形弯),确保线缆在长期往复运动中不被拉断或磨损。 | 不规范的布线可能在短期内导致信号中断,长期则可能磨损线缆绝缘层,造成短路,引发电梯故障,存在安全隐患。 |
5. 按键信号线接入(核心关键技术) | 这是最需要配合的环节。电梯人员能提供准确的按键线序图。采用“无源干触点”方式是行业标准,即梯控系统只是模拟按键动作,与电梯控制系统电气隔离,确保安全。对于触摸屏等新型电梯,电梯人员可能需提供专用转接板或协议接口。 | 接错线轻则导致按键失灵,重则可能烧毁电梯主板或梯控设备,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长时间停梯。 |
三、典型协同流程示例
mermaid
graph LR A[安装准备] --> B[电梯断电挂牌] B --> C[拆卸操作面板] C --> D[接入按键免破线接头] D --> E[控制柜安装梯控主板] E --> F[消防/对讲信号线接入] F --> G[机器人通信接口配置] G --> H[通电联调] H --> I[脱离功能测试] I --> J[交付验收]
注:全程需电梯人员操作关键步骤(紫色环节),施工方仅负责设备固定与布线辅助。
四、未配合可能导致的风险
安全事故:误接高电压线路烧毁梯控设备;错误截取安全回路导致急停。
功能失效:机器人无法召梯(协议不匹配)、人脸识别机供电不稳。
法律风险:私自改装导致电梯年检不合格,违反《特种设备安全法》。
综上,电梯公司的深度参与是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功能可靠及合规合法的必要条件,尤其在涉及电源、信号、通信三大核心系统的集成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