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nt 开发设计模式(Agentic Design Patterns )第 7 章:多智能体协作(Multi-Agent Collaboration)
文章大纲
- 1 单体式 Agent 的能力边界
- 2 多智能体协作范式总览
- 3 通信与协调原语
- 4 容错与弹性
- 5 框架级实现对比(2025-06 快照)
- 6 代码示例(保留原文,仅补注释)
- 7 技术趋势展望(2025-2030)
-
- 参考文献
1 单体式 Agent 的能力边界
- 单体式大模型 Agent 在“跨域长链推理”时会出现“能力漂移”:同一套权重连续承担检索→计算→生成→校验多职责,注意力分布被逐步稀释,导致下游幻觉率指数级上升(实验见 [1])。
- 显存与上下文物理瓶颈:以 32k 上下文长度的 70B 模型为例,仅 KV-Cache 就需 ≈ 80 GB 显存,几乎线性限制了单体的工具数量与单次可处理文档规模。
2 多智能体协作范式总览
协作形式 | 关键机制 | 适用场景 | 已知工程陷阱 |
---|---|---|---|
Sequential Handoff | 上游 Agent 把“输出 Schema”直接注入下游 Agent 的 Prompt | 多阶段流水线(研→写→审) | 若 Schema 未版本化,字段增删导致下游解析失败 |
Parallel Processing | 通过“共享状态层”聚合结果,常用 Redis/StateStore | 耗时 IO 重叠(天气+新闻) | 需幂等写入,否则重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