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三省】(C语言基础)用格式化的方式读写文本文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SDN 时时三省
前面进行的是字符的输入输出,而实际上数据的类型是丰富的。大家已很熟悉用printf函数和scanf函数向终端进行格式化的输入输出,即用各种不同的格式以终端为对象输入输出数据。其实也可以对文件进行格式化输入输出,这时就要用fprintf函数和fscanf函数,从函数名可以看到,它们只是在printf和scanf的前面加了一个字母f。它们的作用与printf函数和scanf函数相仿,都是格式化读写函数。只有一点不同:fprintf和fscanf函数的读写对象不是终端而是文件。它们的一般调用方式为
fprintf(文件指针,格式字符串,输出表列);
fscanf(文件指针,格式字符串,输入表列);
例如:
fprintf ( fp," % d,% 6.2f ,i,f );
它的作用是将int型变量i和float型变量f的值按%d和%6.2f的格式输出到fp指向的文件中。若i = 3,f = 4.5,则输出到磁盘文件上的是以下的字符:
3,4.50
这是和输出到屏幕的情况相似的,只是它没有输出到屏幕而是输出到文件而已。
同样,用以下fscanf函数可以从磁盘文件上读入ASCII字符:
fscanf ( fp," % d,% f",& i , &f );
磁盘文件上如果有字符“3 , 4.5”,则从磁盘文件中读取整数3送给整型变量i ,读取实数4.5送给float型变量f。
用fprint和fcanf函数对磁盘文件读写,使用方便,容易理解,但由于在输入时要将文件中的ASCII码转换为二进制形式再保存在内存变量中,在输出时又要将内存中的二进制形式转换成字符,要花费较多时间。因此,在内存与磁盘频繁交换数据的情况下,最好不用printf和fscanf函数,而用下面介绍的fread和fwrite函数进行二进制的读写。
用二进制方式向文件读写一组据
在程序中不仅需要一次输入输出一个数据,而且常常需要一次输入输出一组数据(如数组或结构体变量的值),C语言允许用fread函数从文件中读一个数据块,用fwrite函数向文件写一个数据块。在读写时是以二进制形式进行的。在向磁盘写数据时,直接将内存中一组数据原封不动、不加转换地复制到磁盘文件上,在读入时也是将磁盘文件中若干字节的内容一批读入内存。
它们的一般调用形式为
fread ( buffer , size , count , fp ) ;
fwrite ( buffer , size , count , fp ) ;
其中:
buffer:是一个地址。对fread来说,它是用来存放从文件读入的数据的存储区的地址。
对fwrite来说,是要把此地址开始的存储区中的数据向文件输出(以上指的是起始地址)。
size:要读写的字节数。
count:要读写多少个数据项(每个数据项长度为size)。
fp : FILE类型指针。
在打开文件时指定用二进制文件,这样就可以用fread和fwrite函数读写任何类型的信息,
例如:
fread ( f,4,10,fp );
其中,f是一个float型数组名(代表数组首元素地址)。这个函数从fp所指向的文件读入10个4个字节的数据,存储到数组f中。
如果有一个Struct student_type结构体类型:
struct Student_type
{char name[10];
int num;
int age;
char addr[30];
}stud[40];
定义了一个结构体数组stud,有40个元素,每一个元素用来存放一个学生的数据(包括姓名,学号,年龄,地址)。假设学生的数据已存放在硬盘文件中,可以用下面的for语句和fread函数读入40个学生数据:
for(i=0;i<40;i++)
fread(&stud[i],sizeof(struct Student_type),1,fp);
执行40次循环,每次从fp指向的文件中读入结构体数组stu的一个元素。
同样,以下for语句和fwrite函数可以将内存中的学生数据输出到磁盘文件中去:
for ( i = 0;i < 40;i ++)
fwrite ( &stud [i] , sizeof ( struct Student_ type ) , 1 , fp ) ;
fread或fwrite函数的类型为int型,如果fread或fwrite函数执行成功,则函数返回值为形参count的值(一个整数),即输入或输出数据项的个数(今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