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智能体开发基础

目录

一、什么是智能体?

二、如何创建一个智能体?

三、智能体模式选择

1、单 Agent(自主规划模式)

2、单 Agent(对话流模式)

3、多 Agents 模式

模式对比总结:

四、模型设置与优化

1、模型选择

2、模型工作原理

1. 数据准备预处理(Data Preparation)

2. 模型训练(Model Training)

3. 模型推理(Model Inference)

4. 对齐与微调(Alignment & Fine - Tuning)

3、模型参数配置

五、提示词编写指南

1、提示词的本质与分类

交互场景对比

2、系统提示词结构化设计

3、提示词优化策略

1. 角色设定精细化

2. 技能模块扩展

3. 约束条件强化

六、智能体的调试与发布

1、预览调试

2、发布部署

七、用户体验优化

1、开场白(开场白文案)

设计要点

2、用户问题建议(开场白预置问题)


一、什么是智能体?

  • 智能体是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构建的智能实体,它拥有自主感知环境、分析数据并执行目标任务的能力。

  • 与传统的自动化工具相比,智能体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主动适应能力。传统自动化工具如同配置好的饮料机,仅能依据预设规则执行任务,整个过程缺乏用户反馈的参与,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 而智能体则更像是店里的饮料师,它以用户反馈为驱动,整个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且持续学习的过程。智能体能够根据用户的实时反馈不断优化自身策略,最终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

智能体应用场景与案例:更多详细的应用场景与实际案例,可访问客户案例 - 扣子。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如下的特定顺序,深入学习扣子智能体的相关知识。


二、如何创建一个智能体?

注册与认证:访问主页 - 扣子,使用抖音账号或手机号注册账号,并完成实名认证(具体操作可参考上一篇博客的环境准备内容)。

创建智能体:进入“工作空间”→“项目开发”→点击左上角“创建智能体”,此时有两种创建方式可供选择:

  • 标准创建:手动填写智能体的名称(例如“电商客服助手”)、功能描述(例如“7×24 小时解答产品咨询,提供价格对比和库存查询”),并上传或生成智能体的图标。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精确地定义智能体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定位。

  • AI 创建:输入需求描述(例如“帮我创建一个能生成旅游攻略的智能体”),系统将自动生成智能体的基础配置。这种方式更为便捷,适合对智能体功能有初步设想但希望快速获得初步方案的场景。

完成上述步骤后,点击生成或者确认,一个最简单的智能体便创建成功了。


三、智能体模式选择

智能体提供了三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单 Agent(自主规划模式)、单 Agent(对话流模式)和多 Agents 模式。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全家周末一日游的小例子,详细介绍这三种模式的使用特点以及各自的适用场景。

1、单 Agent(自主规划模式)

定义单个智能体独立承担并完成任务,其架构简单明了,适用于流程固定、逻辑单一的场景。

生活比喻:委托给一个能干的总秘书。我们只需创建一个智能体(Agent),它内部具备强大的自主规划和推理能力。我们只需向它传达一个最终目标,它便会自行拆解任务步骤、调用相关工具,逐步完成整个任务。

例子说明

用户指令:你对“总秘书”说:“帮我们全家规划一个本周六的一日游,预算 1000 元,老人孩子都能参与,晚上 8 点前要到家。”

总秘书(自主规划模式)的思考和行为过程

规划阶段:“主人给了个复杂任务。我需要先确定景点,再安排交通,然后找餐厅,最后计算时间和预算。”

执行阶段

  • 调用工具:它首先调用地图 API,搜索“城市周边适合家庭景点”。

  • 筛选景点:经过筛选,得出“动物园”和“植物园”两个选项。

  • 再次调用工具:接着调用天气 API,发现周六下雨,于是排除动物园,选择植物园(因为有室内场馆)。

  • 继续规划:根据植物园的位置,调用交通 API 规划公交路线,调用美食 API 查找园区内和周边的家庭餐厅,并估算每一项的费用。

  • 回复阶段:最后给你一个完整的方案:“建议去植物园。上午 9 点出发,坐地铁 5 号线...中午在园内的‘绿光餐厅’用餐...总费用约 900 元。”

一句话总结你只需下达最终指令,智能体便会自行思考、决策,并调用各种工具完成任务。这种模式适合目标明确但实现路径复杂的任务。

2、单 Agent(对话流模式)

定义通过预设多轮对话流程引导用户完成任务,支持条件分支、上下文记忆和动态交互。

生活比喻:和一个严格按照 checklist 行事的助理沟通。你创建的单个智能体,其行为流程完全由你预先设计好的“对话流”决定。这就像一个流程图,每一步该问什么、该做什么都是固定的,具有较高的确定性,但灵活性相对较低。

例子说明

启动智能体:你启动了一个“出游规划助手”(对话流模式)。

固定行为流程

  • 第一步:它会严格按照设定问你:“请问您的出游预算是多少?”(你必须先回答这个问题)

  • 第二步:你回答“1000 元”后,它接着问:“出游人员有老人或小孩吗?”(你必须再回答这个问题)

  • 第三步:你回答“有”后,它再问:“你偏好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历史?”

  • 生成方案:等你按部就班地回答完所有预设问题后,它才会调用一次工具,生成一个标准化的方案给你。

特殊情况:如果你在第一步突然问:“周六天气怎么样?”它会很困惑,因为它当前的流程卡在“问预算”这一步,不会跳出流程去查天气。

一句话总结它类似电话里的语音客服,严格按脚本提问,引导你一步步提供信息,最后给出结果。这种模式适合流程标准化、需要引导用户的场景。

3、多 Agents 模式

定义多个智能体协同工作,通过分工处理复杂任务,常见的架构如“分诊 Agent + 专业 Agent”。

协同方式

  • 主从模式主控 Agent 接收用户请求,然后将任务分配给专业 Agent。例如在“电商客服系统”中,分诊 Agent 识别用户意图后,将“产品咨询”分配给营销 Agent,将“投诉”分配给售后 Agent。

  • 平等模式多个 Agent 并行处理不同的子任务,然后将结果汇总后生成最终回复。例如在“数据分析智能体”中,数据采集 Agent、清洗 Agent 和可视化 Agent 协同工作。

生活比喻:组建一个专家委员会。你创建多个智能体,每个智能体扮演不同的专家角色,它们通过协作、讨论(甚至辩论)来共同解决一个复杂问题。

例子说明

组建专家群:你不再只和一个助手沟通,而是拉了一个群,里面有三位专家:

  • 交通规划专家:精通路线和时间管理。

  • 美食娱乐专家:熟知餐厅和景点玩法。

  • 财务预算专家:擅长控制成本和分配预算。

用户指令:你只需要在群里说一句最初的指令:“规划一下周六的家庭日。”

委员会工作过程

  • 美食娱乐专家提议:“去新开的野生动物园怎么样?”

  • 交通规划专家反对:“不行,周六那边肯定大堵车,带着老人孩子不方便。我建议去坐游船,码头离得近。”

  • 财务预算专家计算:“游船套餐三人要 1200 元,超预算了。我们可以只买船票,自己带午餐,这样能控制在 1000 以内。”

  • 达成一致:经过几轮这样的讨论和权衡,最终他们达成一致,由主席(或您自己)汇总出一个最优方案给你。

一句话总结多个智能体各司其职,从不同专业角度评估问题,通过协作或辩论得出更全面、更平衡的方案。这种模式适合极其复杂的任务。

模式对比总结

模式生活比喻特点适用场景
单 Agent(自主规划)能干的总秘书自我驱动,思考型。你给目标,它自己拆解和执行。目标明确但路径未知的复杂任务,如深度数据分析、复杂规划。
单 Agent(对话流)按清单行事的助理流程固定,引导型。你跟着它的步骤走,一步步提供信息。客服、信息收集、标准化流程处理(如订餐、预约)。
多 Agents专家委员会协作讨论,群策群力。多个专家共同决策,结果更均衡。需要多角度权衡的复杂决策,如产品设计、战略规划、创意 brainstorm。

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由于我们会创建多个智能体,且每个智能体的案例场景相对单一,所以我们的智能体都选择单 Agent(自主规划模式)。


四、模型设置与优化

1、模型选择

        Coze平台支持多种国内主流大模型(仅支持国内大模型,国外模型因审核原因未接入),不同模型各具特色,以下将详细介绍各模型的优势、适用场景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模型优势适用场景注意事项
DeepSeek系列

        DeepSeek系列大语言模型由深度求索公司精心打造,采用先进的混合专家(MoE)架构,在高效推理和低成本部署方面表现卓越。
1、推理能力突出:在数学推理和代码生成任务上展现出接近GPT - 4的优异水平。
2、成本优势显著:推理成本仅为传统模型的1/4,API价格低至GPT - 4 Turbo的1/70,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3、部署灵活便捷:支持本地化部署,最低仅需2核CPU + 4GB内存即可运行,对硬件要求相对较低。
4、开源生态丰富:采用Apache 2.0开源协议,GitHub社区活跃度高,插件资源丰富。

1、编程辅助:可用于代码生成、调试和优化,助力开发者提高工作效率。
2、数据分析:擅长处理复杂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为数据分析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3、学术研究:适用于论文写作和文献分析,帮助学者快速获取和整理信息。
4、企业级应用:可用于智能客服和自动化办公,提升企业的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1、中文优化有限:需额外进行微调,以更好地适应中文语境,提高中文理解和生成的准确性。
2、多模态支持弱:需依赖插件才能实现图像和语音处理功能,增加了使用的复杂性和成本。
3、资源消耗较高:大参数模型对硬件要求较高,在部署和运行时可能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
豆包系列        豆包系列大语言模型由字节跳动开发,分为多个版本,其中豆包1.5 Pro和豆包 - seed1.6是Coze平台常用模型,针对中文场景进行了深度优化。
1、中文理解能力强:对中文语义和文化背景理解准确,能够更好地处理中文相关的任务。
2、响应速度快:平均响应时间在300ms以内,适合实时交互场景,如在线客服等。
3、Function Call表现优异:工具调用准确率高,适合工作流程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4、生态整合好:与字节系产品(飞书、抖音)无缝对接,方便用户在不同平台间进行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1、智能客服:能够流畅自然地进行中文对话,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客服服务。
2、内容创作:可用于文案生成和编辑,帮助创作者快速产出高质量的内容。
3、语音交互:语音识别和合成精度高,适用于语音交互场景,如智能语音助手等。
4、企业办公:可用于文档处理和数据分析,提升企业办公效率。
1、长文本处理弱:上下文窗口有限,不适合处理超长篇文档,在处理长文本时可能会出现信息丢失或理解不准确的问题。
2、开源程度低:定制化能力受限,用户难以根据自身需求对模型进行深度定制和优化。
3、多语言支持有限:主要优化中文场景,对其他语言的支持相对较弱,在国际业务中的应用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通义千问        通义千问是阿里巴巴达摩院开发的大语言模型,最新版本Qwen3支持128K上下文窗口和多模态处理。
1、长文本处理能力强:支持128K tokens上下文,适合进行文档分析,能够处理大量的文本信息。
2、多模态支持:原生支持文本、图像、语音输入输出,可实现多模态内容的生成和处理。
3、多语言能力:支持119种语言,国际化应用友好,适用于跨国业务和多语言环境下的应用。
4、部署成本低:激活参数仅为传统模型的1/3,降低了部署成本,适合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下部署。
1、企业知识库:可用于长文档检索和问答,帮助企业快速构建和管理知识库。
2、多模态内容生成:能够生成图文并茂的内容,满足多样化的内容创作需求。
3、跨国业务:适用于多语言客服和内容翻译,为企业开展跨国业务提供支持。
4、边缘设备部署:可在低资源环境下的本地化运行,适用于物联网设备等边缘设备。
1、推理速度较慢:在处理长文本时响应时间延长,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2、数学能力有限:在复杂计算任务中表现一般,对于需要高精度数学计算的应用可能不太适用。
3、开源协议限制:部分高级功能需商业授权,限制了用户对模型功能的全面使用和定制。
文心一言        文心一言是百度开发的大语言模型,2025年推出的文心大模型4.5版本在中英文理解和垂直领域表现突出。
1、中文语义理解精准:在医疗、教育等垂类领域表现优异,能够准确理解和回答相关领域的专业问题。
2、知识覆盖全面:百科知识和专业领域知识丰富,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3、安全合规:符合国内数据安全标准,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4、工具生态完善:内置丰富的行业解决方案,方便用户快速应用和部署。
1、医疗健康:可用于医学知识问答和辅助诊断,为医疗行业提供智能支持。
2、教育培训:适用于个性化学习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3、政务服务:可用于政策解读和政务问答,提升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4、内容审核:可进行文本合规性检查,确保内容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
1、推理成本高:API调用费用较高,增加了使用成本,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可能不太友好。
2、开源程度低:定制化能力有限,用户难以根据自身需求对模型进行深度定制和优化。
3、国际支持弱:多语言能力有待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应用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2、模型工作原理

大模型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来理解,假设大模型相当于同学们班里的“学霸”,其工作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 数据准备预处理(Data Preparation)

相当于:“给学霸准备海量的复习资料”。在训练之前,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学习基础,但这些数据不能是原始、杂乱无章的。

具体操作

  • 数据收集:从互联网、书籍、代码库等渠道收集巨量的文本数据,数据量通常达到TB甚至PB级别。

  • 数据清洗:去除重复、低质量和有害的内容,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 数据格式化:将所有文本转换成统一的格式,方便模型进行处理。

  • 分词处理:将句子拆分成模型能理解的更小单元(称为“Token”),例如单词或词根。例如,句子“I don't like apples”会被分词为“[I, don, ', t, like, apples]”。

目标得到一份干净、庞大、可供模型“阅读”的文本数据集,为后续的模型训练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

2. 模型训练(Model Training)

相当于:“学霸疯狂阅读并做完形填空练习”。这是模型训练过程中最核心、最耗计算资源和时间的步骤,其核心是自监督学习。模型能够自主从数据中学习语言的内在规律和知识,无需依赖人工标注。

具体操作

  • 任务设计:采用“遮蔽语言模型”任务。例如,把一句话“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公园吧”中的“公园”一词遮住,变成“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____吧”。

  • 预测与纠错:让模型根据上下文“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来预测被遮住的词是什么。它可能会猜“散步”、“打球”、“公园”等,并给出每个词的概率。

  • 参数调整:模型一开始的预测可能是不准确的,猜错后,它会通过一种叫做“反向传播”的算法,微调其内部数百万、乃至万亿个“参数”(可以理解为脑细胞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方式)。每次调整都让它对语言的理解更精准一点。

目标通过海量重复上述过程,让模型的“参数”调整到最佳状态,使得它能够非常准确地根据上下文预测下一个词(Token),从而掌握语言的内在规律和知识。

3. 模型推理(Model Inference)

相当于:“你们向学霸提问,他现场作答”。训练好的模型就可以用来为用户服务,这个过程就叫推理。根据用户输入的提示词(Prompt),自动生成对应的响应内容(Completion)。

具体操作

  • 理解输入:模型将用户的输入(提示词 - Prompt)进行分词等处理,以便更好地理解用户的意图。

  • 迭代生成

    • 模型从用户给的最后一个词开始,基于它学到的所有规律,计算下一个最可能出现的词是什么。

    • 把这个新生成的词加到原来的句子上,形成新的上下文。

    • 再基于新的上下文,预测再下一个词。

    • 如此循环往复,就像一个“逐词接龙”,直到生成一个完整的回答或达到长度限制。

目标快速、流畅地生成符合用户要求和上下文逻辑的文本,为用户提供准确、有用的回答。

4. 对齐与微调(Alignment & Fine - Tuning)

相当于:“告诉学霸,不能光炫技,要好好说话、有帮助、无害”。一个只知道预测下一个词的模型,可能会生成无用、有害或不准确的回答,因此需要一个“打磨”过程,让它更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和偏好。使模型输出更加安全可靠、实用有效且符合预期目标。

具体操作

  • 监督微调:雇佣人类专家,编写高质量的问答对(例如:“问: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答:因为瑞利散射...”),用这些数据进一步训练模型,教它“应该如何回答问题”。

  • 人类反馈强化学习:这是更关键的一步。

    • 让模型对同一个问题生成多个答案。

    • 人类评审员对这些答案从好到坏进行排序。

    • 训练一个“奖励模型”来学习人类的偏好。

    • 用这个奖励模型去指导原始大模型进行优化,让它倾向于生成能被奖励模型打高分的回答(即人类更喜欢的回答)。

目标确保模型不仅“聪明”,而且“善良、有用、诚实”,生成符合人类价值观和需求的回答。

3、模型参数配置

        在使用大模型时,不同的参数配置会导致不同的输出结果。通过合理调整模型参数,可以优化输出效果,以下是对大模型核心参数的详细说明:(参数的调整会对应消耗可用资源点的数量,性能越好,消耗越多)

1. Temperature(温度):控制输出随机性,取值范围为0~1。

  • 低值(0.1~0.3):输出更确定,适用于需要准确、稳定回答的场景,如专业领域的问答。

  • 高值(0.7~0.9):输出更多样,适用于创意写作、头脑风暴等需要丰富想象力和多样性的场景。

  • 影响:调整Temperature值的大小,最终产生的结果会不同。较低的温度会使模型更倾向于生成常见、确定的回答;较高的温度会使模型生成更具创意和随机性的回答。

2. 上下文轮数:保留对话历史的轮次,默认一般为3轮。该参数影响模型的上下文理解能力。

  • 作用:较多的上下文轮数可以让模型更好地理解对话的上下文信息,生成更符合语境的回答;但过多的轮数可能会增加模型的计算负担,降低响应速度。

3. 最大回复长度:控制输出token数,避免生成超长回复。

  • 意义:通过设置最大回复长度,可以限制模型生成回答的长度,防止生成过长或冗余的内容,提高回答的简洁性和针对性。


五、提示词编写指南

1、提示词的本质与分类

提示词是人与大型语言模型(LLM)交互的核心媒介,其作用类似于指令集或操作手册。

根据应用场景,提示词可分为系统提示词用户提示词两大类。为便于理解,我们以"AI奶茶店"为隐喻展开说明:

系统提示词 = 《员工培训手册》

        在后台运作中,店长制定的《员工培训手册》即相当于系统提示词。你看不到这本手册,但它时时刻刻都在规范着店员的行为。 它通过结构化规则定义AI模型的行为框架,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 身份设定(Role):"你作为'快乐奶茶专家',需以热情、耐心的态度服务,并全面掌握产品知识。"

  • 行为准则(Behavior):"必须主动问候:'您好,欢迎光临!';复述订单确认细节;交接时需说:'这是您的奶茶,祝您愉快!'"

  • 技能边界(Capability):"仅可制作菜单内饮品,对定制需求应推荐相近选项,禁止自行创新配方。"

  • 安全规范(Safety):"禁止使用过期原料;对非业务问题(如'如何修电脑')应礼貌拒绝并引导回点单。"

用户提示词 = 顾客订单

当顾客走到柜台说出需求时,即构成用户提示词。例如:"请给我一杯大杯冰珍珠奶茶,三分糖,加双份椰果。"

交互场景对比

场景要素系统提示词(手册)用户提示词(订单)
核心作用定义"如何做"(行为规范)定义"做什么"(具体指令)
可见性隐藏(后台规则)显性(用户直接输入)
特性全局性、持续性(影响全程对话)具体性、一次性(针对当前请求)
缺失影响

当前仅提供系统提示词(手册),尚未开放用户提示词(订单)功能:店员行为规范但不知具体任务

用户仅提供输入(订单),系统无预设指令(手册):店员可能机械执行或无法理解需求

2、系统提示词结构化设计

优质系统提示词需包含角色定义、目标设定、约束条件、执行流程和示例指引。推荐采用CO-STAR框架进行系统化构建:

模块说明示例(电商客服场景)
Context任务背景与上下文"作为电商客服,需解答iPhone 17 Pro Max咨询,知识库包含最新价格与库存"
Objective核心目标"准确回答价格及发货时间,推荐适配配件"
Steps执行步骤"1.识别问题类型;2.检索知识库;3.用亲切语气整理回复"
Tone语言风格"口语化表达,使用'亲~''呢'等语气词"
Audience目标用户"20-35岁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Response输出格式"价格:XXX元\n库存:XXX件\n推荐配件:XXX(链接)"

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场景需求灵活调整框架组合

3、提示词优化策略

1. 角色设定精细化

✘ 反面案例:"你是诗人"(过于抽象)

✔ 正面案例:"你作为才情横溢的诗人,擅长通过精妙构思与优美文字创作七言绝句。能以凝练语言营造独特意境,传递深刻情感。"(赋予人格化特征)

2. 技能模块扩展

技能定义决定模型能力边界,实现从"知识输出"到"功能执行"的跨越:

  • 无技能状态:仅依赖预训练知识回答。如询问天气时可能回复"根据历史数据推测..."

  • 添加天气查询技能:可调用实时API返回精确预报,实现功能落地

3. 约束条件强化

        通过规则限制确保输出质量与合规性:限制的作用是确保智能体言行得当,避免出现不当言论或行为偏差,使其始终符合角色设定与法律法规要求,从而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

优化前提示词(效果差)"你是诗人"

优化后提示词(效果优)

通过结构化设计,可使AI模型在明确的行为框架内提供更精准、可靠的交互体验。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场景持续迭代优化提示词体系。


六、智能体的调试与发布

1、预览调试

  • 在智能体开发过程中,预览调试环节至关重要,它能帮助开发者及时发现并修正问题,确保智能体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准确、流畅地运行。

  • 具体操作如下:开发者可在界面右侧找到“预览与调试”面板,在该面板的输入框中输入测试问题,例如“请问计算机专业大学生都要学什么课程?”输入问题后,仔细检查智能体给出的回复。

  • 不仅要关注回复内容的准确性,确保所提供的信息符合实际情况且无错误,还要检查整个回复流程的完整性,包括是否涵盖了所有关键要点、逻辑是否清晰等。通过这种方式,开发者可以对智能体的性能进行初步评估和调整。

2、发布部署

  • 当智能体完成开发和调试,达到预期效果后,即可进行发布部署操作,使其能够在实际平台上为用户提供服务。

  •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点击界面右上角的“发布”按钮,此时会弹出选择目标平台的窗口。在窗口中,开发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发布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飞书等。选择好目标平台后,需要填写发布记录。

  • 发布记录应包含版本号和版本描述,例如“V1.0:初始版本,支持产品咨询”,这样有助于后续对不同版本进行管理和追踪。完成发布记录填写后,按照平台要求完成授权操作,授权成功后,智能体即可正式上线,为用户提供服务。


七、用户体验优化

1、开场白(开场白文案)

  • 开场白是用户与智能体初次接触时的第一印象,设计一个符合一般沟通习惯的欢迎话术至关重要。

  • 一个好的开场白能够快速建立与用户之间的亲切感,引导用户自然地表达需求,同时还能自然地融入品牌服务特色,让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智能体的功能和价值。

设计要点

  • 语气风格在语气风格方面,应避免使用过于正式、生硬的语言,如“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帮助?”。可以采用“亲~”“哈喽~”等网络化称呼,并搭配波浪号“~”来增强活泼感,使智能体显得更加亲切、友好,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 内容结构:开场白的内容结构应包含问候语、服务身份暗示和需求引导三个部分。问候语用于表达对用户的友好和关注;服务身份暗示能够让用户快速了解智能体的功能和定位;需求引导则鼓励用户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此外,还可以结合实时促销活动,轻量植入相关信息,如限量赠品提示等,但要注意避免信息过载,以免影响用户体验。

示例:以下是一个以诗歌创作为主题的智能体开场白示例:

  • 这段开场白首先以亲切的问候语“您好”开场,接着表明自己的身份是“专属诗友「砚卿」”,并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服务内容,即用四句七言勾勒各种场景。

  • 然后通过“请君赐一主题”引导用户提出需求,并列举了一些可能的主题供用户参考,最后再次询问用户的具体需求,整个开场白既亲切又富有吸引力,能够很好地引导用户与智能体进行互动。

2、用户问题建议(开场白预置问题)

  • 为了实现智能体“准确回答 + 主动推荐 + 引导下单”的目标,同时遵守相关的限制规则,如价格同步要求、投诉转接话术等,需要建立一个标准化的问题处理框架。

  • 这个框架应涵盖各种常见用户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流程,确保智能体在面对不同问题时能够快速、准确地给出回复,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 例如,当用户询问产品价格时,智能体应按照要求同步价格信息;当用户提出投诉时,智能体应按照预设的话术进行转接和处理。

  •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问题处理框架,可以提高智能体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http://www.dtcms.com/a/487649.html

相关文章:

  • 亚当学院网站视频建设教程wordpress flash插件下载
  • 矩阵奇异值分解算法(SVD)的导数 / 灵敏度分析
  • 如何查看一个网站是不是用h5做的怎样做企业营销网站
  • Valentina Studio:一款跨平台的数据库管理工具
  • Jmeter接口测试与压力测试
  • 网站建设公司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网推是干嘛的
  • 合规化短剧分销系统开发:用户数据保护、佣金税务合规与内容版权风险规避
  • 手机网站封装用户体验做问卷网站好
  • 算法性能的核心度量: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深度解析
  • 【shell】每日shell练习(系统用户安全审计/系统日志错误分析)
  • 【Kylin V10】SSLERRORSYSCALL 的修复方法
  • 注册一个网站域名一年需要多少钱夏县网站建设
  • 外贸企业网站建设一条龙大数据营销方案
  • 【vLLM】源码解读:vllm 模型加载到推理全流程
  • Keil MDK系列:(四)SCT文件编写教程
  • 如何熟悉网站项目的逻辑做班级网站的实训报告
  • 前端 TypeScript 项目中的“守护者”:Zod 实战使用心得与最佳实践
  • 1.n8n 的搭建与使用
  • 公司网站SEO优化哪个做得好永久免费可联网的进销存软件
  • qq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做本地网站怎么挣钱
  • 睢县做网站怎样查找自己建设的网站
  • 【开题答辩全过程】以 便利店库存管理系统为例,包含答辩的问题和答案
  • 天津企业做网站多少钱wordpress 附件预览
  • 最好的html5画廊显示质量html5的网站成品网站开发
  • ETH Gas Used
  • Golang + OpenSSL 实现 TLS 安全通信:从私有 CA 到动态证书加载
  • 扩展-docker-ovs编译
  • 什么网站可以免费发布招聘信息鳌江网站建设
  • 门户网站 架构网站怎样快速排名
  • OpenLayers的过滤器 -- 章节二:包含过滤器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