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宣布删除“另存为”选项,今后文件将默认保存到云盘
今天,无数电脑用户几十年来根深蒂固的肌肉记忆,可能要被微软的一次“创新”彻底改变了。最新测试版Windows11中,微软正在测试一项重大改动:在Word中,新的文档将默认直接保存到OneDrive云盘,而不再是优先弹出我们熟悉的本地文件夹。
这一石破天惊的变动,虽然美其名曰“为了方便用户”,但在许多老用户看来,这无异于微软为了强推自家云服务,不惜“删除”了经典的“另存为”功能。
这项改动目前已经向参与了Windows Insiders计划的测试用户推送。
具体来说,当用户在Word中新建一个文档并点击保存时,将不再像以前一样,首先跳出文件浏览器让你选择本地磁盘(比如C盘、D盘)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系统会默认将文档保存到你的OneDrive账户中,并自动开启“自动保存”功能。
微软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此举是为了“让用户更方便地备份和跨设备访问文档”。听上去似乎很美好,但熟悉微软的用户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微软为了推广自家的OneDrive,再一次将用户的选择权和使用习惯放在了次要位置。
强行改变用户习惯:“文件”->“另存为”->“选择本地文件夹”,这个流程是PC时代的“圣经”,是刻在DNA里的操作。微软如今试图用一个默认设置来颠覆它。
特别是对于国内用户来说,OneDrive服务器经常抽风,根本就不好用,而且免费版OneDrive只提供5GB存储空间,这对于处理大量文档的办公人群和注重文件隐私的用户来说,简直没法用。
诚然,对于重度依赖多设备办公的用户,云同步确有便利之处。但微软的问题在于,它选择将此作为唯一的“默认最优解”,强加给所有用户。这背后的小心思不言而喻:通过将用户的核心文档资产默认“吸入”OneDrive,从而将用户更深地绑定在微软的生态系统内,为后续的Microsoft 365订阅和其他云服务付费铺路。
并且此举完全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并非所有用户都有稳定、高速的网络连接。在一个网络不佳的环境下,这种默认保存到云端的机制可能会导致保存失败或文件同步延迟。更重要的是,对于许多涉及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的文档,用户的第一选择永远是离线保存在自己可控的硬盘上,而不是上传到某个公司的服务器里。
尽管用户可以在设置中关闭这一功能,选择“默认保存到本地”。但对于大量不了解软件逻辑的文员用户来说,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软件已经更新,他们可能只会觉得为什么突然有一天我的文件就只能存在OneDrive目录了。
从强制升级Windows 11,到在Edge浏览器中见缝插针地推广自家服务,再到今天试图“接管”用户的保存习惯,微软似乎在“如何惹恼老用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