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双重检查锁机制(DCL)与懒加载的单例模式
目录
一、懒加载的单例模式。
二、常见的方案。(有缺陷)
(1)单纯的同步方法。(性能差)
(2)单次检查 + 同步块。(仍有线程安全问题)
三、双重检查锁机制方案。(完美解决)
(1)基础代码实现。
(2)测试双重检查锁机制+单例模式+多线程的正确性。
一、懒加载的单例模式。
- 懒加载,就是延迟初始化。单例对象不在类加载时创建,而是在第一次被使用时(即:第一次调用getInstance())才初始化。
- 好处:如果程序始终没用到这个单例,就不会创建它,节省内存和初始化资源(尤其适合创建成本高的对象)。
- 单例模式的核心要求:任何情况下(包括多线程环境),都只能有一个实例被创建!
- 最直接的问题:多线程同时调用getInstance()方法,可能同时判断“实例未创建”,从而导致多个实例被创建(破坏单例)。
- 解决方法:双重检查锁机制。(多线程也不惧,volatile+synchronized)
二、常见的方案。(有缺陷)
(1)单纯的同步方法。(性能差)
package com.hyl;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线程退出同步方法后,instance赋值会同步到主内存中,保证其他线程看到最新值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if(instance == null){instance = new Singleton();}return instance;} }
- 基本:保证线程安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执行方法)。
- 性能极差:即便实例已经创建,后续所有调用仍需排队获取锁。
(2)单次检查 + 同步块。(仍有线程安全问题)
package com.hyl;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第一次检查if(instance == null){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无第二次检查instance = new Singleton();}}return instance;} }
- 每个类在 JVM 中只会生成一个Class对象(全局唯一),且无论创建多少个该类的实例(如new Singleton() ),它们都共享同一个Class对象(Singleton.class)。
- 当多个线程尝试进入 synchronized(Singleton.class) 同步块时,无论这些线程是操作该类的哪个实例,都必须竞争这把唯一的Class对象锁。
- 因为在单例模式中,getInstance()是静态方法(属于类而非实例),需要保证多线程环境下仅创建一个实例。使用了类级别的同步,由于Class对象的全局唯一性,这把锁的作用范围自然覆盖了整个类的所有实例,保证了单例模式的线程安全性。
- 问题:线程A与线程B同时通过第一次检查(且都发现instance == null),然后线程A先获取锁并创建了实例,当线程A释放锁后线程B会立马获取锁,此时虽然实例已经存在,但线程B并没有进行二次检查,会再次创建实例(破坏单例)。
三、双重检查锁机制方案。(完美解决)
(1)基础代码实现。
package com.hyl;public class Singleton {//必须使用volatile//禁止指令重排序,保证instance在完全初始化后才会被其他线程看到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instance;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第一次检查//如果instance不为空,则避免进入同步块if(instance == null){//只有在instance未创建时才加锁,减少锁竞争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第二次检查//避免多线程同时通过第一次检查if(instance == null){instance = new Singleton();}}}return instance;} }
- 实例只在第一次调用getInstance()创建(延迟初始化),符合懒加载。
- 通过 “同步块 + 两次检查”,确保即使多线程同时进入,最终也只会创建一个实例。
volatile 关键字:双重检查锁必须配合 volatile 关键字!因为 instance = new Singleton();这行代码在 jvm 中可能会被拆分为三步:
为 instance 分配内存空间。
调用构造函数,初始化对象。
将 instance 指向内存空间。
- 若没有 volatile,jvm 可能会对这步骤2、3进行执行重排序(优化执行效率)。导致线程A执行步骤3后,步骤2执行完前,线程B通过了第一次检查,认为 instance 已非空,直接返回一个未完全初始化的对象(引发错误)。
- volatile的作用是禁止指令重排序,保证 instance 在完全初始化后才会被其他线程看到,进一步确保了懒加载单例的线程安全。
(2)测试双重检查锁机制+单例模式+多线程的正确性。
- SingletonTest 测试类。(模拟20个线程获取instance)
- 使用 CountDownLatch 协调多个线程之间的同步,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等待其他线程完成一系列操作后再继续执行。它是jdk自带的并发工具类,位于 java.util.concurrent 包下。
package com.hyl;import java.util.HashSet; import java.util.Set;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untDownLatch;/*** 测试双重检查锁单例模式的正确、可用*/ public class Singleton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线程数int threadCount = 20;//协调多个线程执行之间同步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threadCount);//存储所有线程的获取的实例对象Set<Singleton> instances = new HashSet<>();//创建并启动线程for(int i = 0; i < threadCount; i++)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try {Thread.sleep(100); //等待一会,确保多个线程几乎同时启动}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每个线程都获取单例实例Singleton instance = Singleton.getInstance();//HashSet 非线程安全,同步块能保证多线程对其 add() 操作的原子性、可见性synchronized (instances) {instances.add(instance);}//线程执行完毕,计数器减1countDownLatch.countDown();}, "thread-" + i);thread.start(); //启动线程}//等待所有线程执行完毕countDownLatch.await();//验证获取到的instance实例是否单例System.out.println("所有线程执行完毕!总实例数量:"+instances.size());if(instances.size() == 1){System.out.println("单例");}else{System.out.println("存在多个实例,非单例");}} }
- Singleton实体类。
package com.hyl;public class Singleton {//私有构造函数,只暴露静态方法获取实例private Singleton(){System.out.println("Singleton实例被创建,线程:"+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必须使用volatile//禁止指令重排序,保证instance在完全初始化后才会被其他线程看到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instance;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第一次检查//如果instance不为空,则避免进入同步块if(instance == null){//只有在instance未创建时才加锁,减少锁竞争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第二次检查//避免多线程同时通过第一次检查if(instance == null){instance = new Singleton();}}}return instance;} }
- 执行结果如下。
- 20个线程,总会有一个线程先竞争到创建实例的机会,其他的线程再来获取就直接拿到,无需重新创建新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