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I虚拟细胞(AIVCs)赋能生命科学:三大数据支柱与闭环学习破解传统实验困局

想象一下

如果你是一位研究癌症的科学家,想测试一种新药物对癌细胞的影响:你需要培养大量细胞,精确控制温度、湿度和营养,反复调整药物浓度,等待数天才能看到结果。

可更让人头疼的是,哪怕步骤完全一样,下次实验的结果可能还是天差地别——就像同一份食谱,不同次烹饪却总做出不同味道的菜。

这就是传统细胞实验的核心困境:资源密集、重复性差,不仅拖慢了药物研发和疾病研究的脚步,还让很多重要发现难以验证。


更棘手的是,我们对细胞这个“生命基本单位”的理解始终存在局限。

过去20多年里,科学家们尝试用“虚拟细胞”(数字模拟的细胞模型)解决这个问题,比如为简单的支原体、大肠杆菌构建数学模型。

但这些早期模型更像“静态的细胞说明书”——只依赖已知的生物学知识(比如基因序列),缺少数细胞真实动态变化(比如药物刺激下的蛋白质反应)和精细结构(比如细胞器的空间位置)的数据,根本无法模拟活细胞的复杂行为。

直到AI虚拟细胞(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irtual Cells, AIVCs)的出现,这个困局终于有了破局点。

此示意图展示了人工虚拟细胞发展的三大关键支柱:先验知识、静态结构和动态状态。这些支柱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整合,用于模拟细胞行为,并以大肠杆菌(E. coli)、酵母及多种细胞系等模式生物为例。示意图还呈现了利用闭环主动学习系统实现的人工虚拟细胞演进过程:在这一先进框架中,计算预测指导自动化实验,尤其聚焦于扰动组学研究。

这种结合了人工智能与多模态生物数据的新技术,不再是“死的说明书”,而是能像真实细胞一样“生长、反应”的数字实体。

它不仅能大幅减少实体实验的成本,还能帮我们看到过去看不到的细胞内部规律——真正让细胞研究从“试错摸索”走向“精准预测”。


医学AI交流群

目前小罗全平台关注量120,000+,交流群总成员3000+,大部分来自国内外顶尖院校/医院,期待您的加入!!

由于近期入群推销人员较多,已开启入群验证,扫码添加我的联系方式,备注姓名-单位-科室/专业,即可邀您入群


一、拆解AIVCs的“成长密码”:三大数据支柱+闭环学习

AIVCs之所以能突破传统模型的局限,核心在于它走了一条“多数据融合+主动学习”的新路。

你可以把构建AIVCs想象成“养一盆数字植物”:要让它活起来,不仅需要知道“植物的基本特性”(先验知识),还要有“植物的根系结构图纸”(静态架构),更得观察“植物在浇水、施肥时的生长变化”(动态状态);

而闭环学习,就是不断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调整养护方案,让它越来越贴近真实。


第一支柱:先验知识

先验知识不是某一个实验的数据,而是科学家们几十年积累的“细胞知识库”:从学术论文里的研究结论,到数据库里的基因序列、蛋白质功能数据,再到从器官到分子的多尺度图像。

这些信息就像一本厚厚的“植物百科全书”,告诉我们“细胞有哪些部件”“这些部件通常做什么”。

比如,我们早就知道酵母细胞有细胞核、线粒体,也知道它在缺乏葡萄糖时会启动特定的代谢通路——这些都是先验知识的一部分。

不过,这本“百科全书”有个缺点:信息是碎片化的,不同细胞类型(比如酵母和人类癌细胞)的知识混在一起,没法直接用来搭建某个特定细胞的模型。

但它是AIVCs的“基础养分”——没有这些已知规律,AI就成了“无米之炊”。


第二支柱:静态架构

如果说先验知识是“文字描述”,静态架构就是“高清3D模型”。

它要回答一个关键问题:细胞的部件在空间上是怎么排列的?

为了拿到这份“解剖图”,科学家会用到一系列高精尖技术:用冷冻电镜(cryo-EM)看清分子级别的蛋白质结构,用超分辨荧光成像“拍”出细胞器的位置,用空间组学技术分析不同区域的基因表达——甚至会用“组织扩张技术”把细胞“放大”,让细微结构更清晰。

比如,通过这些技术,我们能精确知道酵母细胞里,线粒体大多分布在细胞膜附近,而核糖体主要集中在细胞质中。

AI 虚拟细胞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这份“3D解剖图”的价值在于:它让AIVCs不再是“平面的部件列表”,而是有空间结构的“立体细胞”。

比如,当模拟药物作用时,AI能知道“药物分子需要先穿过细胞膜,再到达线粒体”——这种空间信息对预测药物效果至关重要。


第三支柱:动态状态

静态架构是“细胞的样子”,动态状态就是“细胞的行为”。

它记录的是:细胞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自然过程(比如细胞衰老、分裂),也包括人为干预(比如加药物、敲除某个基因)。

过去,我们只能一次观察一两个分子的变化(比如“药物处理后,某个蛋白质的量增加了”);现在,高通量组学技术能同时监测数千个分子——比如转录组学看基因表达变化,蛋白质组学看蛋白质的增减和修饰,代谢组学看小分子代谢物的波动。

其中,“扰动蛋白质组学(perturbation proteomics)”尤为关键。蛋白质是细胞的“执行者”——药物作用、基因变化最终都会反映在蛋白质上。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6979X24003185

比如,科学家给酵母细胞加一种抗癌候选药物后,通过蛋白质组学发现,细胞内与DNA修复相关的蛋白质数量大幅增加——这说明药物可能损伤了DNA,细胞在启动修复机制。

这些动态数据,正是让AIVCs“活起来”的关键:它能模拟细胞在不同刺激下的反应,而不是停留在“静态的样子”。


闭环主动学习:让数字细胞“自主成长”

有了三大数据支柱,AIVCs还需要一个“成长机制”——闭环主动学习。

这是AIVCs最核心的创新,相当于给“数字植物”加了一个“智能养护系统”。

它的工作流程就像一个“科学家-AI-机器人”的协作循环:

  1. AI找缺口:AI先分析已有的三大数据,找出“知识盲区”——比如“酵母细胞在高浓度酒精下,蛋白质变化的数据不足”;
  2. 机器人做实验:自动化机器人根据AI的提示,设计并执行实验——比如用不同浓度的酒精处理酵母细胞,采集蛋白质组数据;
  3. 数据反馈优化:实验结果反馈给AI,AI更新AIVCs模型,让它对“酒精刺激”的模拟更准确;
  4. 循环迭代: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模型对某个场景的预测足够精准。

这种闭环的优势在于“效率”:传统实验中,科学家可能需要几年才能填补一个知识缺口;而闭环系统靠AI指导和机器人执行,几周就能完成同样的工作。

比如,社论中提到的一项试点研究,通过整合扰动蛋白质组数据和AI,AIVCs能准确预测药物效果和协同组合——这要是靠传统实验筛选,可能需要消耗数百倍的时间和细胞样本。


二、从实验室到应用:AIVCs的“试金石”案例

酵母细胞(S. cerevisiae)——AIVCs的“第一个学生”

为什么选酵母?它就像生物研究中的“小白鼠”,有三个不可替代的优势:

  • 简单但有代表性:酵母是真核生物,有和人类细胞类似的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但基因组小(只有约6000个基因,人类有2万多个),结构相对简单,适合“练手”;
  • 数据丰富:科学家研究酵母几十年,积累了大量先验知识、静态结构数据,还有不少扰动实验结果(比如不同营养条件、药物处理下的变化);
  • 应用场景广:酵母不仅用于基础研究,还在合成生物学(比如生产药物成分)、药物筛选(比如测试抗真菌药物)中常用,AIVCs模型能直接落地。

目前,基于酵母的AIVCs已经能做到:模拟不同碳源(比如葡萄糖、蔗糖)下的代谢变化,预测某个基因敲除后细胞的生长速度。

更重要的是,通过闭环学习,科学家发现了过去忽略的细节——比如酵母在低氧环境下,线粒体中的蛋白质修饰会发生“连锁反应”,而这种反应在之前的实验中从未被完整观察到。

这证明AIVCs不仅能“复现已知”,还能“发现未知”。


三、不止于“模拟”:AIVCs将如何改变生命科学?

AIVCs的价值远不止“替代部分细胞实验”,它正在重塑我们研究生命的方式,带来三个维度的变革:

让“存量数据”活起来——破解“数据孤岛”难题

过去几十年,生物学家积累了海量数据:实验室的实验记录、数据库里的组学数据、文献中的图像……但这些数据大多是“孤岛”,比如某篇论文的蛋白质数据和另一篇的结构数据从未结合过。

AIVCs的三大支柱,恰好能把这些“零散的拼图”整合起来——先验知识提供框架,静态架构补充空间信息,动态状态连接变化规律。

比如,人类蛋白质图谱(Human Protein Atlas)中的抗体数据,结合空间 proteomics 的分子分布数据,能让AIVCs更精准地模拟人类细胞的蛋白质定位。


推动精准医疗——“为每个患者定制虚拟细胞”

未来,AIVCs可能成为精准医疗的“核心工具”。

比如,医生可以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少量癌细胞,构建患者专属的AIVCs模型,然后用这个模型测试不同药物、不同剂量的效果,找到最适合该患者的治疗方案——这就是“虚拟临床试验”。

目前,基于HeLa细胞(一种常用的人类癌细胞系)的AIVCs已经在探索这个方向,未来几年有望进入临床前研究。

image-20251010121908865


解锁“无法实验”的场景——探索生命的“盲区”

有些细胞实验,要么技术上做不到,要么伦理上不允许——比如直接研究人类神经细胞的衰老过程(需要几十年时间),或者测试某种药物对胎儿细胞的影响。

AIVCs能突破这些限制:通过整合现有数据,模拟神经细胞在几十年中的动态变化,预测药物对胎儿细胞的潜在影响。

这让我们能探索过去“不敢想、做不到”的生命奥秘。


结语:数字“细胞花园”的未来

回到开篇的烹饪类比:如果传统细胞实验是“靠经验摸索的家常菜”,AIVCs就是“有精准配方和智能调控的现代厨房”——它不仅能稳定做出“好菜”(重复实验结果),还能根据“食客口味”(研究需求)调整配方(模拟不同场景),甚至创造新的“菜品”(发现未知规律)。

当然,AIVCs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构建人类复杂细胞(如神经细胞、免疫细胞)的模型,还需要更多动态数据;闭环学习的自动化程度,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们用数字方式“养育”细胞,用AI解读生命的语言。

正如那盆从酵母开始的“数字植物”,AIVCs的成长,终将改变我们理解健康、对抗疾病的方式。

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那三大数据支柱和闭环学习的“成长密码”——它们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我们探索生命的新思维。


参考资料

本文核心内容基于《Cell Research》2025年社论《Grow AI virtual cells: three data pillars and closed-loop learning》(DOI: 10.1038/s41422-025-01101-y),作者团队来自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学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AIVCs的技术框架提供了核心理论支撑。

http://www.dtcms.com/a/474157.html

相关文章:

  • 茂名营销型网站制作公司做灯笼手工简单做法
  • 长沙网站排名优化二极管 东莞网站建设
  • 【Linux探索学习】第三篇Linux的基本指令(3)——开启Linux学习第三篇
  • 牛客算法_模拟
  • 多线程 —— CAS 原理
  • 兰州做网站的有哪几个网站后台登陆不了
  • css实现表格中最后一列固定
  • 优秀原创设计网站门户系统设计
  • linux环境docker如何让启动的容器在后台运行
  • 软考架构师高分避坑指南:三科实战拆解与破局之道
  • 新手向C语言JavaPython 的选择与未来指南
  • 摄影网站难做吗网站如何集成微信支付
  • Redis5安装与核心命令详解
  • 单个请求中同时使用 multipart/form-data 和 application/json 的可行性及正确实现方式
  • wordpress网站配置甜妹妹福利wordpress
  • 新奇的Word表格单元格合并
  • 网站建设模板系统网站漂浮广告怎么做
  • 【如何解决“支付成功,但订单失败”的分布式系统难题?】
  • MQTT系列(三)
  • app开发流程表北京网站优化快速排名
  • 衡石科技嵌入式BI:重构企业应用的数据智能生态
  • rdd数据存储在spark内存模型中的哪一部分
  • 肥西县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网站支付宝 收费 网站开发
  • [webgl]基于THREEJS开发的sdk,使开发三维效果更加的容易
  • [Java、C语言、Python、PHP、C#、C++]——深度剖析主流编程语言的核心特性与应用场景
  • Deployment 和 StatefulSet 的区别
  • 广州自助网站制作网站开发成app
  • LeetCode 396 - 旋转函数 (Rotate Function)
  • 服装公司网站策划书网站无法连接服务器
  • 【C++篇】:LogStorm——基于多设计模式下的同步异步高性能日志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