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道
2.可靠数据传输简介
3.RDT 1.0
4.RDT 2.x
1.信道
信道表示数据传输的路, 从物理层开始存在并发挥作用
1. 比特差错比喻: 你在纸上抄写一段长长的数字(比如0010110...),因为疲劳或笔误,不小心把其中一个0写成了1。这就是比特差错。
专业解释: 信号在物理信道中传输时,会受到各种干扰(热噪声、电磁干扰等),导致接收端收到的二进制位(比特)与发送端发送的不一致。比如发送的是1,接收到的却是0。
2. 数据丢失或损坏比喻: 运送货物的卡车在路上遇到了剧烈颠簸,导致车上的几个箱子掉出来摔坏了(数据丢失),或者箱子里的货物被震得乱七八糟(数据损坏)。
专业解释: 严重的干扰、信号衰减、连接中断等,可能导致整个数据帧或数据包完全无法被识别或接收,或者在传输过程中变得支离破碎。
3. 拥塞比喻: 在上下班高峰期,所有汽车都想同时开上高速公路,结果导致大堵车。汽车(数据)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
专业解释: 当网络上的数据量超过信道(或中间网络设备,如路由器)的处理能力时,就会发生拥塞。路由器缓冲区会被填满,导致后续的数据包被丢弃。
4. 乱序比喻: 你给朋友寄了三封信(A, B, C),分别走了不同的邮路。结果朋友收到的顺序是 B -> A -> C。
专业解释: 在网络中,数据包可以经由不同的路径到达目的地。由于各路径的延迟不同,后发出的数据包可能会先到达,导致接收端收到的数据包顺序与发送端发出的顺序不一致。
5. 重复比喻: 你发送了一个请求,但由于没收到确认,你以为对方没收到,于是又发了一次。结果对方收到了两份一模一样的请求。
专业解释: 这通常是由上层的重传机制引起的。当发送方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时,它会认为数据包已经丢失,于是重新发送。但有时原数据包只是延迟了,并未丢失,这就会导致接收方收到重复的数据
2.可靠数据传输简介
可靠数据传输(Relia Data Transfer, RDT)要解决的问题是: 在一个不可靠的底层信道上, 要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3.RDT 1.0
在可靠信道上的数据传输a.下层的信道是完全可靠的, 没有比特出错和分组丢失b.发送方和接收方的FSM- 发送方将数据发送到下层信道- 接收方从下层信道接收数据

4.RDT 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