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数字化项目立项成功的方法论
众所周知,任何数字化项目都有迭代周期,不可能使用百年,在企业成立初期、中期,以及遇到大订单等外部条件时,首当其冲IT系统是最大的瓶颈。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剩余价值,建立1套IT系统,动辄成百上千万人民币,如何在合适的时机立项成功,显得至关重要。数字化项目不是简单建立新系统,更像是一场“改革”,改掉问题、革新观念。
我们以1个实例,具体剖析下有哪些要素,影响数字化项目立项成功:
企业A是白色家电的制造企业,以往每年都是7、8亿的销售额,今天上半年接到一个OEM的订单,预计从2026年1月开始,需要贴牌给某公司甲10亿的的白色家电。现状是:ERP、MES、WMS等系统都是信息孤岛,出入库信息有时都很难做到多系统一致。
- 对齐业务战略
公司拿到OEM的10亿的大订单是天大的好事,需评估现有IT系统是否可以支撑新增的订单量。答案肯定是否定,如上所述,现有的系统都是信息孤岛,支撑现有的业务都很勉强。所以,对齐业务战略,这是立项成功的核心因素。
2.建立统一阵营
梳理现有系统现状和痛点,争取业务部门长的同意和支持,最低不能反对。例如争取:销售、生产、品质、PMC、仓库等部门长的同意和支持,因为他们是新订单的最大“受害者”,为了不拖新订单的后腿,肯定会加入你的阵营,团队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数字化项目立项成功。
3.对齐行业标杆
白色家电在不同区域都有标杆,有些重要人物,可能就是从标杆企业跳槽来的,找个合适的标杆企业,争取到去“参观观摩”,来一次沉溺式体验,感受下标杆企业数字化项目改革前后的差异,以及改革后带来的效益和体验。
4.复盘和预设目标
4.1、复盘,内部现有的业务问题,例如采购订单的交期、达成率、品质合格率、退货率,生产订单的达成率、交期、产品的合格率、退货率,以及库存周转率,财务资金坏账率等。
4.2、预设目标,参考标杆,可预定义预期的目标,或者可以从采购订单交期中找出1个相对好的周期,目标不能过高,需根据以往数据进行定义;达成率、品质合格率、退货率等同理。其次,一整套系统肯定会加快信息流、物流的流转速度,仓库周转率等肯定会提升至少提升10%以上没问题。预设目标,是给业务部门有个盼头,告知,新项目的收益,以及向高层汇报的最终量化依据。
5.数字化项目引入必要的新技术
新技术日新月异,合理引入新技术会提升业务部门的体验和效率,例如常用的RPA机器人,可以提升财务发票处理等工作的效率。AI大模型引入到生产品质检验,减少了人力同时又提升了检验的准确率。
6.ROI(投资回报率)
ROI,是立项的重中之重,立项成功要不是公司的战略投资,要不3年左右回本,最好不要超过5年。周期太长,对于立项不益。
总之,数字化项目立项成功,基于企业内部现状,团队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起码大家是利益共同体,分析投资回报率,其次是向上汇报艺术的拿捏等等,方可有个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