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从chatGPT获取的关于相机焦距与其他参数的关系

这个问题本质上涉及 相机成像几何关系


1. 成像关系

相机镜头的焦距 ( f ) 越大,等效于“放大镜放大效果”越强。
相机成像遵循透镜公式:
[
\frac{1}{f} = \frac{1}{u} + \frac{1}{v}
]
其中

  • ( f ):焦距
  • ( u ):物距(物体到镜头的距离)
  • ( v ):像距(像点到像平面的距离,通常接近传感器)

在固定传感器尺寸的情况下,视场角(FOV, Field of View)主要由焦距决定:

[
FOV = 2 \cdot \arctan\left(\frac{d}{2f}\right)
]

这里 ( d ) 是传感器的尺寸。


2. 为什么焦距大 → 视野变小

  • 焦距大:(\frac{d}{2f}) 变小 → 夹角减小 → 视野变窄。
  • 相当于你拿望远镜看东西:能看得更远、更清晰,但视野范围变得很小。

3. 直观理解

  • 短焦镜头(小 f):广角镜,能看到大范围,但细节放大率低。
  • 长焦镜头(大 f):望远镜,能看到远处细节,但只能看到中间的一小块区域。

4. 举例

假设相机传感器宽度是 6.4 mm

  • 焦距 8 mm → 水平视角:
    [
    2\arctan\left(\frac{6.4}{2 \cdot 8}\right) \approx 43^\circ
    ]
  • 焦距 16 mm → 水平视角:
    [
    2\arctan\left(\frac{6.4}{2 \cdot 16}\right) \approx 22^\circ
    ]

可见焦距加倍,视角缩小一半左右。


✅ 总结:
因为传感器尺寸固定,焦距越大,光线投射的角度越小,结果就是 放大了细节,但视野范围缩小

要不要我给你画一张光学几何示意图,直观展示焦距变大视野变小的原因?

好——下面给你一份较为全面、工程化的“焦距(focal length)”解释:定义、光学公式、与视角/放大/景深/曝光的关系、常见误解与把玩技巧,并穿插若干数值例子帮助理解。


一、什么是焦距(物理定义)

  • 焦距 (f):对于薄透镜或等效成组镜头,焦距是从**主平面(principal plane)焦点(focal point)**的距离,当物体在无穷远处时,经过镜头后在像面(感光面/传感器)上成像的位置与主平面的距离即为焦距。
  • 通俗说:焦距决定镜头把远处平面“投影”到传感器上的比例,也就是“放大倍数”的基准。
  • 注意:实际复杂镜头有主平面、入射/出射主点,焦距是关于这些光学主点的定义(不是简单到某一块玻璃的距离)。

二、关键光学公式(必须会)

  1. 薄透镜成像公式(透镜方程)
    [
    \frac{1}{f}=\frac{1}{u}+\frac{1}{v}
    ]
  • (u):物距(物体到镜头主平面的距离)
  • (v):像距(像到镜头主平面的距离,接近传感器位置)
  • 例如:物体很远 (u\to\infty),则 (v\to f)。
  1. 放大率(线性放大、像高)
    [
    m=\frac{\text{像高 } h’}{\text{物高 } h}=\frac{v}{u}=\frac{f}{u-f}
    ]
  • 例如:焦距 50 mm,物体距离 2000 mm(2 m),由公式:
    (v=\dfrac{u f}{u-f}\approx 51.282\ \mathrm{mm}),放大率 (m\approx0.02564)(也就是 1:39 左右)。(数值示例:前面计算)
  1. 视场角(Field of View, FOV)
  • 水平视角(给定传感器宽度 (w)):
    [
    \mathrm{FOV}_\text{h}=2\arctan\left(\frac{w}{2f}\right)
    ]

  • 对角视角用传感器对角线长度代替 (w)。
    (全画幅 36×24 mm,取宽 36 mm):

    • (f=24\ \mathrm{mm}) → 水平 FOV ≈ 73.7°(广角)
    • (f=50\ \mathrm{mm}) → 水平 FOV ≈ 39.6°(常态视角)
    • (f=100\ \mathrm{mm}) → 水平 FOV ≈ 20.4°(长焦)
      (上面数值是精确计算例子,用公式得到。)
  1. 曝光光圈(f-number)与入光量
  • 光圈数(f-number,记为 (N))定义:
    [
    N=\frac{f}{D}
    ]
    其中 (D) 是镜头有效孔径直径(entrance pupil)。
  • 单位面积上的光照强度与 (N) 的平方成反比:光照 ∝ (1/N^2)。
    例如 f/2 与 f/4:f/2 进光量是 f/4 的 4 倍(差 2 个光圈)。

三、焦距与其它摄影/视觉量之间的直观关系

  1. 焦距 ↑ → 视角 ↓(视野变小)
    同焦距变大,镜头把更小的实景区域“放大”投到传感器上,等于“望远”但视野窄。

  2. 焦距 ↑ → 放大倍数 ↑(在相同物距下)
    更长的 f 在相同拍摄位置把物体投得更大。

  3. 焦距与景深(Depth of Field, DOF)

    • 相同拍摄位置与相同光圈下,焦距越长,景深越浅(主体前后的可接受清晰范围变小)。
    • 但如果你改变焦距并为保持相同构图而后退或前进,景深变化要考虑两方面(距离变化与放大率变化)。常见结论:为取得相同构图并保持相同光圈,长焦会比广角更容易产生浅景深(背景虚化更明显)。
    • 超概念:景深受放大率(m)和相对光圈 (N) 影响,近摄放大率高时 DOF 更浅。
  4. 焦距与透视(透视压缩)

    • 透视(objects’ relative sizes and spacing)由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决定,不是由焦距直接决定。
    • 实际上“长焦压缩透视”是因为使用长焦时,为了得到相同画面构图,摄影师通常后退到更远位置,这个距离变化导致场景前后深度在画面中的投影压缩,看起来“更接近”。如果你在同一位置不移动,只改变镜头焦距,物体间的相对透视其实不会改变——只是画面裁切和放大不同。
  5. 等效焦距 & 传感器裁切(crop factor)

    • 不同传感器尺寸对视角和“等效焦距”有影响。通常用 “35 mm 等效焦距” 来比较:
      [
      f_\text{eq} = f \times \frac{\text{full-frame diagonal}}{\text{sensor diagonal}}
      ]
    • 例如:微四三(MFT)对角 ~21.6 mm,full-frame 对角 ~43.3 mm,crop factor ≈ 2。MFT 上 25 mm ≈ 全幅 50 mm 的视角。

四、焦距在镜头设计与实际使用中的细节(工程点)

  1. 主平面与等效焦距(EFL)

    • 复杂镜头(多组镜片)用“等效焦距(EFL)”表示,把镜头看成薄透镜等效。EFL 与主平面的位置有关,因此测量时要注意:焦距不是镜片到传感器的简单物理距离,而是主平面到焦点的距离。
  2. 后焦距(back focal length)

    • 后焦距是从镜头后表面到像平面的距离,不同于 EFL,特别是在广角内置后对焦机构或反光镜设计里要区分。
  3. 变焦镜头(zoom)与变焦时的焦距变化

    • 变焦镜头通过移动镜片组改变主平面和焦距,很多变焦镜头在变焦过程中需要对焦补偿(varifocal vs parfocal)。
    • 变焦时会产生“呼吸”(focus breathing)——焦距/视角和放大率的小变化导致构图和透视轻微变化。
  4. 失真与畸变随焦距变化

    • 广角镜头(短焦)更容易出现桶形畸变;长焦镜头畸变通常较小但可能有枕形畸变(取决于镜头设计)。

五、常见公式小结(便于工程使用)

  • 透镜方程:(\dfrac{1}{f}=\dfrac{1}{u}+\dfrac{1}{v})
  • 放大率: (m=\dfrac{v}{u}=\dfrac{f}{u-f})
  • 水平 FOV: (\mathrm{FOV}_\text{h}=2\arctan\left(\dfrac{w}{2f}\right)) ((w) 为传感器宽)
  • 光圈数: (N=\dfrac{f}{D}) ((D) 为开口直径)
  • 等效焦距(与 full-frame 对角比): (f_\text{eq} = f \times \dfrac{diag_{FF}}{diag_{sensor}})

六、实际工程/视觉系统的选焦距建议

  • 机器视觉(检测 / 测量):先确定被测物体的视场尺寸(mm)分辨率需求(像素/mm)。由此决定所需的等效焦距:
    [
    f \approx \frac{ \text{sensor_width} \times \text{object_distance} }{ \text{required_frame_width_in_mm} \times 2\tan(\mathrm{FOV}/2) }
    ]
    (更常用做法:根据 FOV 公式反算所需 f)
  • 工业相机:优先保证像素密度(像素/毫米)满足测量精度,同时在景深/光圈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焦距与光圈,避免靠极大光圈来获取浅景深(会影响测量精度)。
  • 成像稳定性:长焦更易受震动影响(小角度位移导致画面大移动),需要更稳的安装或更高帧率/快门。

七、常见误区(澄清)

  1. “焦距改变会改变透视” —— 不准确。透视由拍摄距离决定。你改变焦距并为保构图而移动拍摄位置,才会看到透视变化。
  2. “焦长=镜头体长” —— 只有在特殊简单镜头中接近;复杂镜头主平面不在镜筒前后表面,物理镜筒长度不等于焦距。
  3. “相同标注焦距的镜头视觉效果完全相同” —— 取决于传感器尺寸(视角),镜头设计(畸变、锐度、色散、bokeh)与对焦距离。

八、如果你想要——我可以帮你做的事情(选一项我直接做)

  • 把上述 FOV / 放大率 公式做成一个小计算器(给输入:传感器尺寸、焦距、物距,输出 FOV、放大率、像距 等)。
  • 给出你当前相机(传感器大小)与目标场景(视场 mm、工作距离)推荐 具体焦距和光圈
  • 画一张示意图(光线与传感器、不同焦距下的视角示意),如果需要我可以把之前生成的图进一步标注数字。

你想先做哪一个?

http://www.dtcms.com/a/452818.html

相关文章:

  • 拒绝做网站的理由wordpress自适应 slide
  • 【IT老齐456】Spring Boot优雅开发多线程应用,笔记01
  • 网站收录怎么弄极路由4 做网站
  • 备考华为HCIA - 云计算,培训与自学到底该怎么选?
  • 106、23种设计模式之备忘录模式(15/23)
  • LangChain部署rag Part3olmOCR与MinerU工具(赋范大模型社区公开课听课笔记)
  • C++进阶:使用普通函数重载算数运算符
  • 从内核调优到集群部署:基于Linux环境下KingbaseES数据库安装指南
  • Micro850 控制器深度解析:硬件特性与 I/O 接线核心(罗克韦尔2)
  • Python oct() 函数
  • (一) 机器学习之深度神经网络
  • C语言指针全面解析:从内存管理到高级应用
  • 南通网站建设推广专家建站教程的优点
  • Spring Boot整合Apache Shiro权限认证框架(应用篇)
  • 杰理AC632N---RTC应用问题
  • 网站免费软件下载阳江人社局官网招聘
  • 第二十三章:解析天书,诠释法则——Interpreter的解释艺术
  • 论文阅读-FoundationStereo
  • bug日记
  • 大数据集群环境搭建(Ubantu)
  • 深入浅出 HarmonyOS 应用开发:ArkTS 语法精要与实践
  • 用 Python+OpenCV 实现实时文档扫描:从摄像头捕捉到透视矫正全流程
  • 普陀做网站公司任丘市建设局网站
  • 前端框架篇——VueReact篇
  • R语言从入门到精通Day4之【数据结构】
  • JavaScript快速入门_javascript入门教程
  • 有几家做网站的公司易贝跨境电商平台
  • 基于websocket的多用户网页五子棋(六)
  • 月光与饼:Python 爱情月饼可视化
  • 【C++】STL有序关联容器的双生花:set/multiset 和 map/multimap 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