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之路-673]:创业过程个人认知与能力升级路径:与正确的人,做真确的事,用正确的方法,得到正确的结果
“与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用正确的方法,得到正确的结果”
——
简洁如刀,却道破了人生、事业、创业成功的底层逻辑。
它不是鸡汤,而是一套可验证的系统性成功公式。我们来深入拆解,并赋予它实战意义。
一、这是一条“必要条件链”:缺一不可
[人] → [事] → [方法] → [结果]
但这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逻辑与(AND)关系:
✅ Y = A & B & C
只有三个条件同时成立,才可能获得“正确结果”。
🔍 四要素详解:
要素 | 含义 | 关键问题 |
---|---|---|
1. 正确的人<br>(Who) | 主体:谁在推动这件事? | - 是否价值观一致?<br> - 是否能力互补?<br> - 是否愿意共担风险? - 是否专业的人 - 是否优秀的人 |
2. 正确的事<br>(What) | 客体:我们在解决什么问题? | - 是真实痛点还是伪需求?<br> - 是否具备长期价值?<br> - 是否可复制、能滚雪球?!!! |
3. 正确的方法<br>(How) | 路径:如何实现目标? | - 是否匹配当前资源?<br> - 是否可验证、可迭代?<br> - 是否形成正向反馈? |
4. 正确的结果<br>(Why) | 输出:我们想要什么? | - 是短期收益还是长期成长?<br> - 是个人成就还是组织价值? |
❌ 任一环节出错,结果都会偏离预期。
二、为什么“选择 > 努力”?
维度 | 选择(人/事/方法) | 努力(执行) |
---|---|---|
影响力 | 决定方向(乘数效应) | 决定速度(加法效应) |
成本 | 极高(试错代价大) | 相对可控(优化即可) |
稀缺性 | 需要认知、经验、判断力 | 只要肯干就能做到 |
回报周期 | 长期放大 | 即时可见但有限 |
📌 举个极端例子:
- 方向错了:往南走再快也到不了北极;
- 方法错了:用锄头挖隧道不如钻机;
- 人错了:团队内耗,一人做事九人拆台。
✅ 所以:
聪明人用选择赢得人生,普通人靠努力追赶世界。
三、四要素的实战判断标准
✅ 1. 如何判断“正确的人”?
不是能力强就行,而是:
- 价值观一致:长期主义 vs 短期套利
- 能力互补:技术+销售+运营铁三角
- 情绪稳定:压力下不甩锅、不内耗
- 责任感强:愿为结果负责,而非推诿
- 人品正:不坑人,不害人,不内耗
✅ 典型人选:
- 创始合伙人
- 核心团队成员
- 导师/顾问
- 关键客户或合作伙伴
✅ 2. 如何判断“正确的事”?
不是“能做的事”,而是“值得做的事”。
判断维度:
维度 | 正确的事 | 错误的事 |
---|---|---|
市场需求 | 真实痛点,客户愿付费 | 自嗨式创新 |
可持续性 | 可积累、可复用、可扩展 | 一次性项目 |
竞争壁垒 | 越做越深,别人难复制 | 易被模仿 |
资源匹配 | 在你的能力圈内 | 超出承受范围 |
📌 口诀:
“小切口、大纵深、可闭环、能滚雪球”
✅ 3. 如何判断“正确的方法”?
方法没有绝对好坏,只有“适不适合”。
判断标准:
- 是否能在当前资源下落地?
- 是否具备快速验证和迭代的能力?
- 是否形成正向反馈循环?
📌 案例对比:
场景 | 错误方法 | 正确方法 |
---|---|---|
创业初期 | 自建工厂、招50人 | 轻资产外包,聚焦MVP |
客户拓展 | 直接冲头部大厂 | 找中小客户做标杆案例 |
技术研发 | 追求100%准确率 | 先做到比人工好就行 |
💡 方法的本质:把理想与现实连接起来的桥梁。
✅ 4. 什么是“正确的结果”?
不只是“做成”,更是“做成什么”。
区分层次:
层次 | 结果表现 |
---|---|
表层结果 | 完成任务、拿到订单 |
深层结果 | 建立信任、形成口碑、积累能力 |
终极结果 | 打造可持续增长的系统(企业/产品/影响力) |
🌟 真正的成功,是让下一个胜利更容易发生。
四、常见失败模式(反面教材)
失败类型 | 表现 | 原因分析 |
---|---|---|
人不对 | 合伙人中途退出、团队内斗 | 价值观不合、权责不清 |
事不对 | 做了个没人买单的产品 | 解决的是伪需求 |
方法错 | 资源耗尽仍未验证可行性 | 过早追求规模化 |
执行差 | 方向对但落地慢、质量低 | 缺乏闭环管理和责任心 |
📌 很多失败不是因为不够努力,而是因为关键选择错了。
五、进阶思维:从“线性因果”到“正向循环”
当你真正做到“与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用正确的方法”,就会进入一个自增强系统:
[正确的人]▲/ \/ \▼ ▼
[正确的方法] ←→ [正确的事]↑ ↓└───> [正确的结果] ───┐↓←─ 反馈强化 ←─────┘
✅ 成功带来更多资源 →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 推动更大事情 → 实现更优结果……
这就是飞轮效应的起点。
✅ 总结:一句话行动指南
“不要盲目发力,先花80%的精力做好选择:
跟谁一起?做什么?怎么开始?
然后用20%的时间全力以赴去执行。”
这才是现代创业者应有的节奏感。
🚀 最后赠言:
你无法控制所有变量,但你可以控制:
- 跟谁同行(人)
- 走向何方(事)
- 走什么路(方法)
当你在这三个维度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剩下的,交给时间,也交给那个用心、用责、用力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