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 每日一题】1470. 重新排列数组——(解法一)构造数组
Problem: 1470. 重新排列数组
文章目录
- 整体思路
- 完整代码
- 时空复杂度
- 时间复杂度:O(N)
- 空间复杂度:O(N)
整体思路
这段代码的目的是对一个给定格式的数组 nums
进行重新排列。输入的 nums
数组包含 2n
个元素,其格式为 [x1, x2, ..., xn, y1, y2, ..., yn]
。题目要求将它重新排列成 [x1, y1, x2, y2, ..., xn, yn]
的形式。
该算法采用了一种非常直接和清晰的 构造性 (Constructive) 方法。它不修改原始数组,而是创建一个新的结果数组,并按照目标格式直接填充它。
-
核心思想:按目标位置直接放置
- 算法的逻辑非常简单:直接计算出
nums
数组中每个元素在最终结果ans
数组中应该处于的位置,然后将它放过去。 - 观察
x
部分和y
部分的元素的目标位置:nums
中的第i
个x
元素 (nums[i]
),应该放在ans
数组的偶数索引2*i
上。nums
中的第i
个y
元素 (nums[i+n]
),应该放在ans
数组的奇数索引2*i + 1
上。
- 算法的逻辑非常简单:直接计算出
-
算法步骤:
- 创建结果数组:
int[] ans = new int[2 * n];
,创建一个与输入数组等长的新数组ans
,用于存放重新排列后的结果。 - 单次遍历:
for (int i = 0; i < n; i++)
,使用一个for
循环,遍历数组的前半部分(x
部分)。循环n
次,i
从0
到n-1
。 - 成对填充:在每次循环中,同时处理一对
(xi, yi)
:ans[2 * i] = nums[i];
: 将xi
(nums[i]
) 放置在ans
的第2*i
个位置。ans[2 * i + 1] = nums[i + n];
: 将yi
(nums[i+n]
) 放置在ans
的第2*i + 1
个位置。
- 返回结果:当循环
n
次结束后,ans
数组就被完全填充成了目标格式,将其返回。
- 创建结果数组:
完整代码
class Solution {/*** 将一个格式为 [x1,...,xn, y1,...,yn] 的数组重新排列为 [x1,y1,...,xn,yn]。* @param nums 长度为 2n 的输入数组* @param n 数组的一半长度* @return 重新排列后的新数组*/public int[] shuffle(int[] nums, int n) {// 步骤 1: 创建一个长度为 2n 的新数组用于存放结果int[] ans = new int[2 * n];// 步骤 2: 遍历数组的前半部分 (x1 到 xn)// 循环 n 次,i 从 0 到 n-1for (int i = 0; i < n; i++) {// 将 xi (nums[i]) 放入新数组的偶数位置 (2*i)ans[2 * i] = nums[i];// 将 yi (nums[i + n]) 放入新数组的奇数位置 (2*i + 1)ans[2 * i + 1] = nums[i + n];}// 步骤 3: 返回构建好的结果数组return ans;}
}
时空复杂度
- 设输入数组的总长度为
L = 2n
。
时间复杂度:O(N)
- 数组初始化:
new int[2 * n]
创建并初始化一个长度为2n
的数组,这个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 O(2n),即 O(N) (这里 N 指的是参数n
)。 - 循环:
for (int i = 0; i < n; i++)
循环执行n
次。 - 循环内部操作:循环内部是两次 O(1) 的数组访问和赋值操作。
综合分析:
总的时间复杂度由数组初始化和循环共同决定。O(n) + O(n) = O(2n)。因此,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线性的,即 O(N),其中 N 是参数 n
。如果用数组总长度 L
来表示,则是 O(L)。
空间复杂度:O(N)
- 主要存储开销:算法创建了一个名为
ans
的新数组来存储结果。 - 空间大小:该数组的长度是
2n
。 - 其他变量:
n
和i
都是基本类型的变量,占用常数空间 O(1)。
综合分析:
算法所需的额外空间主要由结果数组 ans
决定。因此,其空间复杂度为 O(N),其中 N 是参数 n
。如果用数组总长度 L
来表示,则是 O(L)。这是一个非原地 (not-in-place) 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