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X】 4 LaTeX 逻辑结构
逻辑标记 vs 视觉格式化
核心概念对比
方法 | 优点 | 示例 |
---|---|---|
逻辑标记 | 易于重用、更改外观、语义明确 | \emph{强调文本} |
视觉格式化 | 直接控制外观 | \textit{斜体文本} |
逻辑标记优势
\emph 命令的智能特性:
- 自动处理嵌套情况
- 适应不同输出媒介(如演示中使用颜色)
- 语义明确,与表现形式分离
\textbf 命令:用于加粗文本的逻辑标记
分节命令系统
分级标题结构
中文文档中的分级体系:
\chapter{章} % 仅适用于 book/report 文档类
\section{节} % 一级标题
\subsection{小节} % 二级标题
\subsubsection{小小节} % 三级标题
\paragraph{段落标题} % 四级标题(无编号)
\subparagraph{子段落标题} % 五级标题(无编号)
分节命令特点
自动处理:
- 字体样式和大小调整
- 垂直间距控制
- 自动编号系统
- 目录生成支持
设计优势:
- 保持全文档一致性
- 轻松更改整体样式
- 比手动格式化更简单
列表系统
列表类型与语法
无序列表:
\begin{itemize}\item 第一项\item 第二项\begin{itemize}\item 嵌套项\end{itemize}
\end{itemize}
有序列表:
\begin{enumerate}\item 第一步\item 第二步\begin{enumerate}\item 子步骤\end{enumerate}
\end{enumerate}
列表特性
自动标记:
- 无序列表:自动添加项目符号
- 有序列表:自动数字编号
嵌套规则:
- 最多支持四级嵌套
- 每级自动调整标记样式
- 嵌套过深通常是设计问题信号
实践练习指南
分节命令实验
推荐练习:
- 基础分级:尝试不同级别的分节命令
- 文档类对比:
- 使用
\documentclass{report}
测试\chapter
- 对比
article
和report
的差异
- 使用
- 无编号标题:体验
\paragraph
和\subparagraph
的无编号特性
列表嵌套探索
观察要点:
- 嵌套列表的自动格式变化
- 不同级别标记样式的差异
- 四级嵌套限制的实际感受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应掌握:
- 逻辑标记与视觉格式化的区别
- 分级标题系统的正确使用
- 两种列表类型的创建和嵌套
- 理解语义标记的设计哲学
- 避免过度嵌套的良好习惯
重要设计原则
语义化标记优势
- 内容与表现分离:专注于文档结构而非外观
- 一致性保证:全文档统一格式
- 易于维护:更改样式只需调整定义
- 适应性:适应不同输出格式和设备
最佳实践建议
- 优先使用逻辑标记:如
\emph
而非\textit
- 合理使用分级:避免过度细分章节
- 控制嵌套深度:列表嵌套不超过四级
- 保持语义清晰:选择恰当的标题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