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地产北京山谷:以“三好”战略绘就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融合新图景
在城乡融合加速、健康中国战略深化、文旅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民生福祉,让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是央企肩负的重要使命。中国电建地产以“好房子、好服务、好社群”的“三好”战略为引领,在河北承德兴隆县北坎子村打造的北京山谷项目,不仅实现了产品力的迭代焕新,更在文旅产业培育、康养服务升级、乡村振兴等领域探索出可持续的实践路径,成为央企践行社会责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典范。
以自然为笔,筑牢山居生活的生态与安全基底
不同于传统房地产项目“重开发、轻生态”的模式,北京山谷从规划之初便以“退让”姿态对话自然,将燕山71.25%的森林覆盖率、每立方厘米3万多个的负氧离子含量等生态禀赋,转化为产品设计的“天然基因”,真正实现“把山谷种回自然”。
在空间营造上,北京山谷全新产品精准捕捉人居对自然光、清风的需求,打造出兼具舒适性与生态感的居住场景。7.8-10.8米南向面宽让室内日均光照达城市住宅2 倍,6.3-6.4米挑空消解传统户型压抑感,7.5-10米通透进深引穿堂风入户,夏日 22℃清风替代空调,冬日风冷热泵系统锁住暖意,既低碳又贴近自然本真。“院式生活”更赋予空间弹性,露台可改长辈菜园、花园能变孩童露营区,满足全家庭不同阶段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山谷的“好房子”从不以“适老”“儿童安全”为噱头,而是将“全龄友好”藏进每个细节。例如,合院预留电梯井道,兼顾未来家庭结构变化与垂直交通便利;楼栋动线开阔,老人散步无阻碍、孩子奔跑少磕碰。这种“不刻意的周全”,背后是对全龄群体需求的深度洞察,传统山居项目往往要么只强调自然野趣而忽视生活便利,要么过度侧重某一群体而割裂家庭共生场景,北京山谷则通过产品细节的“隐性关怀”,实现了“一人居安,全家自在”的生活图景。
“康养”作为文旅项目的“物理基底”,亦是北京山谷产品打造的重中之重。即将投入使用的“中国电建康复中心”,依托电建医疗集团的专业资源,构建起覆盖门诊、急诊、健康体检、健康监测、风险监护、健康管理的一站式医疗服务体系;选配数智健康平台远程监测居家老人睡眠与健康数据,异常时及时提醒,并结合体检报告为社区食堂匹配菜品,从预防到饮食全链条守护健康,不仅解决传统康养度假“有风景、无医疗”的痛点,更重新定义了“山居康养” 的内涵——它不是简单的“养老”,而是让全龄群体在自然中享受有品质、有保障的生活。
以温度为核,激活文旅与康养的协同动能
若说“好房子”是基石,“好服务”则是北京山谷的人文灵魂。项目跳出传统物业“被动响应”框架,以“53024”机制为骨架、“三大管家”为支撑,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让“温暖家园”从理念落地日常。
“5分钟响应、30分钟解决小问题、24小时内复杂问题必有反馈”的闭环机制,是安全感的核心保障。具体而言,房屋故障、公共区域不便,业主通过专属群或管家反馈后,5分钟内必有部门响应;更换楼道灯、协调维修等小事,30分钟内推进解决;复杂问题24小时内明确反馈,绝不让需求“石沉大海”。这种高效细致更延伸至日常细微处,异地业主可委托管家管理房屋,老年业主会收到 “添衣保暖”“医疗预约”的主动提醒,让建筑成为有温度的港湾。
“三大管家”的协同服务更将专业支撑延伸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为文旅与康养产业的落地提供保障。生活管家聚焦日常便捷与居住安全,兼顾业主常住与不在场需求;度假管家贯穿“交房-度假-权益维护”全周期,从工程播报、装修对接,到度假路线规划、食宿预订,让“城市到山谷”的体验无缝衔接;娱乐管家牵头社群活动,推送文旅信息、更新游玩攻略,推动邻里互动。三者协同联动,既解决了业主“山居生活不便”的顾虑,又为文旅消费场景的搭建提供了服务支撑。
更具深意的是,北京山谷的“好服务”并未局限于业主群体,而是将服务延伸至本地青年培养,为文旅产业注入“在地活力”。通过“青年文旅成长计划”,本地青年经系统培训(客户礼仪、管家常识、活动策划)+跨部门实践(随工程部看建筑、跟餐饮部学菜品开发)+兴趣赋能,实现从“零经验”到“多面手”的蜕变。如户外爱好者成长为燕山徒步向导,带业主寻野生核桃林、制户外火炬;曾“被动服务”的青年,如今能记住业主喜好、主动操办生日会。同时,项目引导青年挖掘“倭瓜杆杆”“羊嘎赛马”等民俗游戏,转化为特色文旅体验,让服务自带“本地温度”,解决了乡村青年“就业难”问题的同时,让文旅产业摆“外来团队运营、缺乏本地特色”的困境,实现了“服务与产业”的双向赋能。
以共建为魂,构建乡村振兴的生态闭环
北京山谷深知,文旅康养的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深度推进,离不开“共建共生”。项目以“好社群”为纽带,打破“运营方-业主-村民”的单向关系,形成“反馈促服务、共建带振兴”的良性循环。
北京山谷贯彻中国电建地产“好社群”理念,将自然场景与文化体验深度融合。项目连续两年举办央视美泉宫夏季音乐会,让业主在山林间享高雅艺术;“北京山谷冰雪季”作为2023年承德唯一受邀项目,以冰雪乐园、打铁花非遗表演等参与京津冀跨年慢直播,成为区域文旅IP;常态化开展的电音节、生活节、徒步采摘等活动,让业主从“短期度假”变为 “长期向往”。2024年项目接待量同比提升60%,正是“好社群”带动文旅消费的直接体现。
更重要的是,北京山谷的“好社群”是“需求反馈的共建平台”,让服务升级始终围绕“人”的需求。项目建立常态化渠道,收集业主“食堂加家乡菜”“提升维修效率”“添儿童炸物”等需求,并转化为服务升级。工程部增设亲子设施与萌宠互动区,运营部推出本地大锅菜、炸货。这种“业主提、项目改”的模式,让业主化身“主人翁”,主动参与山谷运营,让服务更具生命力。
最关键的是,社群成为“乡村振兴的纽带”。北京山谷的社群活动,主动链接本地资源与村民需求,青年管家从村集发现优质土鸡蛋,推动项目与乡村共建“山谷的礼物”农产品IP,让小米、核桃、山楂直连城市需求。同时,项目优先为村民提供民宿、食堂等岗位,“青年成长计划”培育的人才更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形成“青年服务→业主消费→产业升级→村民增收→人才回流”的闭环。
此外,项目还改造乡村老房为图书馆、民宿,用荒地建溪地公园、创意中心,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未来将依托中国电建地产“WE客云”平台打通“乡村供给-城市需求”数字化通道;政企联动修缮道路、整治人居环境,打造乡村振兴“兴隆模板”。
当“好社群”成为城乡资源链接的纽带,北京山谷便不再是孤立的“度假区”,而是推动乡村从“输血”到“造血”的“振兴引擎”。
以“三好”战略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从“好房子”的生态共生,到“好服务”的温度赋能,再到“好社群”的共建振兴,北京山谷的实践,是中国电建地产将“企业战略”融入“国家战略”的生动体现。
项目坚持“开发与保护协同”,让建筑与燕山生态和谐共生,奠定文旅康养的“生态底色”;以“好房子”、“好服务”解决全龄居住与康养需求,让“美好山居”成为普通家庭可及的选择,彰显“民生为本”;推动“农业+文旅+康养”三产融合,激活乡村资源,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践行“产业为基”。
如今,秋日的北京山谷里,青年管家带业主摘山楂、做糖葫芦,老人在食堂享用健康美食,村民在山野市集售卖特产,这幅“自然和谐、邻里和睦、城乡融合”的图景,正是央企担当的缩影。未来,随着康复中心投用、“WE客云”联动、社群持续运营,北京山谷将继续以“自然为笔、服务为基、社群为魂”,为文旅康养提供经验,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为民生福祉贡献力量。
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北京山谷的实践证明,扎根国家战略、聚焦民生需求,体现了央企践行社会责任,更推动了城乡融合、文旅升级、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