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 和 IS-IS的路由过滤对比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 和 IS-IS)的路由过滤,必须严格区分两种类型:本地路由表过滤和链路状态信息传播过滤。
一、 接口路由过滤 (本地路由表过滤)
目的: 仅影响路由器本身的路由表(RIB),不影响区域内其他路由器收到的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LSPDB)。主要用于本地内存优化或避免特定流量通过该路由器转发。
协议 | 配置位置 | 过滤对象 | 核心机制 |
OSPF | 区域内任何路由器 (包括 ABR/ASBR) | 路由表 (RIB) | 使用 |
IS-IS | Level 1 或 Level 2 区域内任何路由器 | 路由表 (RIB) | 使用 |
效果 | LSA/LSP 仍会在区域内泛洪,其他路由器不受影响。如果该路由器是转发路径的一部分,可能导致流量黑洞 。 |
二、 区域路由过滤 (边界 LSA/LSP 传播过滤)
目的: 阻止或控制链路状态信息(LSA/LSP)在不同区域或不同 Level 之间传播,从而减小邻近区域或骨干网的 LSDB 规模和 SPF 计算负担。
协议 | 配置位置 | 过滤对象 | 核心机制 |
OSPF | 区域边界路由器 (ABR) | Type 3 Summary LSA | 使用 `area filter-list prefix {in |
IS-IS | L1/L2 边界路由器 | L1/L2 路由信息 | 过滤 Level 1 路由向 Level 2 骨干网的**重发布(Redistribution)**过程。通常使用 |
效果 | 成功减小了邻近区域的 LSDB 规模和路由表大小。这是唯一能控制链路状态信息泛洪范围的过滤手段 。 |
总结区别
特征 | 路由汇总 (Summarization) | 区域路由过滤 (Filtering) |
主要目标 | 缩小网络规模,用一条摘要路由取代多条详细路由,并抑制详细路由的传播。 | 精确控制特定路由的传播,可以拒绝或允许某条详细路由。 |
数据库影响 | 减小接收区域的 LSDB/LSPDB 规模。 | 仅在边界(ABR/L1L2)处有效,可减小接收区域的 LSDB/LSPDB 规模 。 |
配置粒度 | 基于地址段,必须要求地址连续。 | 基于前缀列表,可以精确匹配或拒绝单个路由。 |
位置 | 严格限定在 OSPF ABR/ASBR 或 IS-IS L1/L2 边界 。 | 严格限定在 OSPF ABR 或 IS-IS L1/L2 边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