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世界2035》看软件研发组织变革与未来形态
从华为《智能世界2035》看软件研发组织变革与未来形态

《智能世界 2035》核心内容与十大技术趋势
华为《智能世界 2035》报告基于百余名专家交流与 200 多场研讨会输出,以 2035 年为时间节点,勾勒出技术驱动的智能图景,十大核心技术趋势如下:
1.AGI 成变革核心:作为未来十年最具颠覆性的力量,AGI 需突破核心挑战,走向物理世界是其形成必由之路。
2.AI 智能体升级:从执行工具演进为决策伙伴,深度参与产业核心决策,驱动产业革命。
3.人机协同编程主流化:人类聚焦顶层设计与创新,AI 承接繁琐编码执行,重塑开发模式。
4.多模态交互演进:交互从图形界面转向自然语言,逐步融合五感,实现沉浸式体验。
5.App 形态质变:从独立功能实体转变为 AI 智能体驱动的服务节点,重构服务交付逻辑。
6.L4 + 自动驾驶普及:关键技术突破后,自动驾驶汽车成为“移动第三空间”。
7.算力总量爆发:2035 年算力增长 10 万倍,突破冯・诺依曼架构,催生新型计算。
8.数据成 AI “新燃料”:AI 存储需求较 2025 年增 500 倍,占比超 70%,存储范式被 Agentic AI 改变。
9.智能体互联网来临:通信网络连接对象从 90 亿人扩展至 9000 亿智能体。
10.能源系统智能化: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突破 50%,AI 成为新能源系统核心管理者。
配套的《全球数智化指数 2025》则提出 “数据、ICT 人才、数智化生产工具” 为新生产三要素,强调要素利用效率的核心价值。这些技术趋势与要素重构,正深刻改写软件研发的底层逻辑。
软件研发的思考:小团队与分布式将成组织主流形态
从报告勾勒的应用趋势来看,软件领域正迈入“AI 深度赋能、需求快速迭代、资源按需调用” 的新阶段:人机协同编程成为开发主流,AI 智能体升级为决策伙伴,App 从独立功能体变为服务节点,加之算力与数据的普惠化支撑,软件研发的生产方式正发生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直接指向一个明确结论:未来软件研发组织模式将从大团队转向小团队,从集中化转向分布式。
传统大团队的分工体系源于个体能力局限与技术资源短缺,而当下技术变革正瓦解这一基础:人机协同编程实现 80% 以上编码自动化,AI 主导普通应用开发,单个工程师即可完成多环节工作;算力爆发与数据赋能让小团队能低成本调用公共技术资源,无需集中化搭建底座;AI 智能体参与核心决策,大幅减少沟通成本,3-5 人小团队便足以应对中型项目。同时,集中化大团队的流程优势已沦为响应瓶颈,分布式模式更适配 “碎片化、快迭代” 的需求特征 —— 小团队无需跨部门协调,响应速度较集中式提升 3-5 倍,跨地域协作工具与 AI 项目管理 Agent 更解决了分布式沟通难题。当前实践也印证了这一趋势:AI 应用领域成功小团队平均规模仅 20 人,微软、谷歌试点 “AI 协同型小团队” 实现缩编提效,分布式开源团队效率较集中式高出 37%。
拥抱“小而美” 的研发新生态
华为报告揭示的不仅是技术演进方向,更是研发生产关系的重构。AI 消解了大团队的技术必要性,分布式模式适配了需求新特征,小团队与分布式的结合已从 “可选” 变为 “必选”。未来,能驾驭 AI 工具、实现分布式协同的小团队,将成为软件研发的创新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