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计算的集大成时刻:从技术烟囱到架构交响乐
专栏引言:我们身处一个伟大而喧嚣的时代
大家好。在之前的专栏里,我们一同走过了分布式计算的诸多重要范式。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个更宏大、也更贴近我们日常工作的议题:当今这些主流技术栈,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作为一名在ICT领域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的从业者,我见证了技术浪潮的起起落落。从电信机房里被小心翼翼供奉的小型机,到银行里作为“金科玉律”的数据仓库,再到今天保险、金融行业人人必谈的云原生、微服务、大数据、AI……技术名词的更迭速度,常常让我们感到兴奋又焦虑。
2019年,我参与某全国性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架构设计时,曾面临一个有趣的困境:云原生团队坚持Kubernetes是未来,大数据团队推崇Flink为核心,AI团队则专注自己的分布式训练框架……每个团队都在构建自己心中最先进的“技术烟囱”。结果是,我们拥有了十几个顶尖的乐器,却奏不出一曲和谐的交响乐。
这个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现代分布式系统真正的挑战,不是单个技术的深度,而是多个技术范式的有机融合。我们今天所说的“主流技术栈”,不是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分布式计算思想在经历数十年演进后,殊途同归的集大成者。
这篇文章,不想再罗列概念,而是想和大家一起,穿越技术名词的迷雾,去探寻这曲“架构交响乐”背后那统一的、不变的底层逻辑。
架构交响乐
一、问题的本质:我们为何被“复杂性”包围?
在探讨如何“融合”之前,我们必须先理解,为什么今天的系统会如此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