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子空间工作流体验:自动抓取小红书笔记
一、引言
笔者在最近的工作中,接触到一些使用AI重构的项目,其中一个比较新颖的点是使用工作流串联各个节点,将任务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地串联起来,使任务在参与者之间按照既定逻辑流动;
什么是工作流
工作流(Workflow)是指一系列按照预定顺序和规则组织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或任务,旨在完成一个特定的业务目标或工作。它通过将任务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地串联起来,使信息、文档或任务在参与者之间按照既定逻辑流动,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错误。工作流可以是对现实业务流程的抽象和可视化,也可以是通过软件实现的具体自动化系统。
为了体验下工作流提效相比于直接进行代码开发的优缺点,下面介绍下笔者使用扣子空间来实现自动抓取小红书笔记,保存到飞书表格中的工作流的过程。
二、抓取工作流实现
2.1 流程图
2.2 获取Cookie
访问网页版,在控制台获取cookie
2.3 创建表格
飞书内新建即可
链接:https://ez8v2qyci2.feishu.cn/base?base_hp_from=feishu_ow&from=bitable_ws_landing_create_new
2.4 工作流搭建
下面是完成的PNG格式工作流,核心就是循环体
- 获取原始数据、解析成飞书表格API入参、插入记录。
更详细的搭建过程,可以参考:https://mp.weixin.qq.com/s/DU4Jj2d5w-1z1Qsp8gL1jw
2.5 试运行
配置说明
cookie:小红书cookiekeyword:搜索关键词totalNumber:采集笔记条数noteType:笔记类型(0=全部,1=视频,2=图文)sort:排序(0=综合,1=最新,2=最热))liked_count:笔记点赞数大于fs_token:飞书多维表格链接
执行成功
表格中已经自动插入了记录
三、一些使用体验
自动抓取小红书笔记这个功能,对于程序员来说并不复杂;
笔者这里参考教程从创建项目到运行成功耗时约3小时;期间 熟悉工作流、调试节点、参数选择占用了大部分时间;
纯代码开发的话,不用为一些简单的逻辑添加IF选择器、过滤器等节点,时间成本会小一些;但也因为有了工作节点,可以不用重复申请API KEY、阅读开发文档、调试接口等工作。
因此,优点很明显:
- 上手快、交付快:拖拉拽搭积木,类似于图形化的Scratch语言,方便上手;
- 集成省事:内置 Feishu 多维表格、群机器人、Webhook、审批等节点,不用自己写鉴权与 SDK;
- 可视化运维:运行记录、失败重试、告警比较直观;方便排查。
- 成本友好:小规模/原型阶段无需上服务器、队列、DB 等基础设施。
- 易协作:非研发(运营/数据)能看懂流程,能自行改字段、改频率。
虽然对于简单功能,工作流看起来更耗时了,对程序员来说,有点 “画蛇添足” 的感觉;但换个角度思考,程序员使用工作流的目标,不是为了替换写代码,而是:
- 给非技术同事提供可控入口:写好核心 API → 在工作流里封装一个调用节点 → 同事点一下就能拉数据或跑脚本;
- **低价值任务交给工作流:**发送日报/周报、定时同步飞书日历这类功能要写调度、部署、监控,性价比低;
所以,推荐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