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数据和主数据考试考点及关系梳理
一、核心考点分类及具体内容
(一)基础定义与核心特征(高频基础考点)
- 核心定义与本质差异
概念 | 核心含义 | 关键特征 | 典型示例 |
参考数据(Reference Data) | 用于对其他数据进行分类、编码和标准化的静态/准静态数据,为业务数据提供上下文和分类标准 | 1. 稳定性高:更新频率低(如国家代码、货币代码多年不变); | 国家代码(CN=中国、US=美国)、货币代码(CNY=人民币、USD=美元)、行业分类(GICS行业代码)、客户信用等级(AAA/AA/A级) |
主数据(Master Data) | 描述企业核心业务实体(如客户、产品、供应商)的核心业务数据,是跨系统、跨业务域共享的“黄金记录” | 1. 动态性:随业务变化更新(如客户地址变更、产品规格升级); | 客户主数据(唯一客户ID、统一客户名称、完整联系方式)、产品主数据(唯一产品编码、规格、价格、所属类别)、供应商主数据(唯一供应商ID、资质信息、合作状态) |
-
- 关键辨析:参考数据是“分类标准”,主数据是“业务实体核心信息”;参考数据为“主数据分类”提供支撑(如用“产品类别参考数据”对“产品主数据”进行分类),二者共同为交易数据(如订单数据)提供上下文(订单数据含客户主数据ID、产品主数据ID、货币参考数据代码)。
- 管理目标
类型 | 核心管理目标 |
参考数据管理(RDM) | 1. 标准化:建立统一的参考数据编码标准(如全企业统一“客户信用等级”编码); |
主数据管理(MDM) | 1. 唯一性:消除主数据重复(如合并多系统中同一客户的多条重复记录); |
- 考试高频题型:单选题(区分参考数据与主数据的差异)、多选题(选择某类数据的管理目标)、判断题(参考数据是否为静态数据)。
(二)管理对象与分类(核心识别考点)
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的管理对象聚焦“支撑业务的核心基础数据”,按业务域和管理维度可细分,不同类别对应不同管理策略。
数据类型 | 分类维度 | 具体类别 | 管理重点 |
参考数据 | 1. 按业务域 | 财务类(会计科目代码、税率代码)、业务类(产品类别、客户等级)、基础类(国家代码、行政区划代码) | 财务类:符合会计准则;业务类:贴合业务分类需求;基础类:遵循国家/行业标准 |
2. 按更新频率 | 静态参考数据(如国家代码,几乎不更新)、准静态参考数据(如客户信用等级,每年更新1次) | 静态:长期稳定存储;准静态:定期审核更新 | |
主数据 | 1. 按业务实体 | 客户主数据(个人客户、企业客户)、产品主数据(实体产品、服务产品)、供应商主数据(原材料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员工主数据(在职员工、离职员工) | 客户/产品/供应商:跨系统共享;员工:内部权限关联 |
2. 按数据来源 | 内部主数据(企业自主创建,如自有产品主数据)、外部主数据(从外部获取,如合作供应商主数据) | 内部:自主管控全生命周期;外部:重点审核来源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