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与PlanReAct的定义及区别
ReAct与PlanReAct的定义及区别(基于文献《BMW Agents - A Framework for Task Automation Through Multi-Agent Collaboration.pdf》)
一、核心定义(文献3.3.1节)
1. ReAct
ReAct是一种迭代式提示策略,核心是通过“Thought(思考)-Action(行动)-Observation(观察)”的循环,引导大语言模型(LLMs)结合外部工具解决任务,实现“推理与行动的协同”。
- Thought阶段:LLM分析当前任务目标,思考“下一步该做什么”(如“需要调用语义搜索工具获取部门销售数据”);
- Action阶段:LLM以JSON格式定义“选择的工具”及“工具所需参数”(如指定“语义搜索工具”,参数为“部门编号:001,时间范围:2024-01至2024-06”);
- Observation阶段:工具执行Action后返回结果(如搜索到的销售数据),该结果以“User Message”形式反馈给LLM,作为下一轮循环的输入;
- 终止逻辑:当LLM判断任务完成时,会生成预设的“终止序列”,框架检测到该序列后停止迭代,输出最终结果。
ReAct的核心价值是让LLM摆脱“纯文本推理”局限,通过工具调用与外部世界交互,适用于需要获取实时/私有数据的任务(如文献5.1节“问答系统调用语义搜索工具”)。
2. PlanReAct
PlanReAct是文献基于ReAct改进的增强型迭代提示策略,在ReAct的“Thought-Action-Observation”循环基础上,新增“Planning(规划)步骤”,形成“Plan(规划)-Thought(思考)-Action(行动)-Observation(观察)”的迭代序列。
- 新增的Planning阶段:LLM在每一轮循环中,先明确“当前步骤的具体小计划”(如“先验证已获取的销售数据是否完整,若不完整则补充调用数据库工具”),再进入后续思考与行动环节;
- 核心定位:PlanReAct并非替代文献3.1.1节的Planner Agent(规划智能体),而是与Planner Agent协同——Planner Agent负责将用户复杂指令分解为“任务DAG(有向无环图)”,PlanReAct则负责对DAG中“仍较复杂的单个子任务”进一步细化执行步骤。
例如,Planner Agent将“生成部门销售报告”分解为“收集数据→计算同比→生成图表”,若“收集数据”需调用多个数据库,PlanReAct会在每一轮循环中规划“先调用A数据库查销量,再调用B数据库查成本”,确保子任务有序执行。
二、核心区别(从“步骤设计”“功能定位”“适用场景”三维度对比)
对比维度 | ReAct | PlanReAct |
---|---|---|
迭代步骤序列 | 固定为“Thought-Action-Observation”,无规划步骤 | 新增“Planning”步骤,序列为“Plan-Thought-Action-Observation” |
任务分解能力 | 无显式任务分解逻辑,依赖LLM自发判断下一步行动 | 具备显式“子任务规划”能力,可细化单个复杂子任务的执行步骤 |
与Planner Agent的关系 | 独立于Planner Agent,无法利用DAG中的任务依赖信息 | 与Planner Agent协同,基于DAG中的子任务进一步规划执行细节 |
适用场景 | 适用于“步骤简单、工具调用逻辑直接”的任务(如单轮语义搜索、简单文档纠错) | 适用于“子任务仍复杂、需多轮工具调用”的任务(如多数据库数据整合、复杂代码开发中的步骤规划) |
三、文献中的协同逻辑
文献明确指出,PlanReAct是ReAct的“补充而非替代”,二者在框架中形成“分层协作”:
- 首先,Planner Agent将用户复杂指令分解为“任务DAG”(如“生成销售报告”→“收集数据→计算指标→生成图表→撰写报告”);
- 若DAG中的子任务(如“收集数据”)较简单,执行该任务的智能体(如BMW Assistant Agent)采用ReAct策略,直接通过“思考-行动-观察”调用工具完成;
- 若子任务(如“计算指标”需先清洗数据、再计算同比/环比、最后验证数据合理性)较复杂,智能体则采用PlanReAct策略,通过“规划-思考-行动-观察”的循环,逐步细化执行步骤,确保任务准确完成。
这种设计既保留了ReAct在简单任务中的高效性,又通过PlanReAct提升了复杂任务的执行可靠性,符合框架“模块化、适配多样化任务”的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