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编程学习(第36天)
怎样访问对象的成员
在程序中经常需要访问对象中的成员,访问对象中的成员可以有三种方法
1、通过对象名和成员运算符访问对象中的成员
访问对象中成员的一般形式为 对象名.成员名
在类外只能调用公用的成员函数。在一个类中应当至少有一个公用的成员函数,作为对外的接口,否则就无法对对象进行任何操作。
2、通过指向对象的指针访问对象中的成员
3、通过对象的引用访问对象中的成员
类的封装性和信息隐藏
公用接口和私有实现的分离
C++通过类来实现封装性,把数据和与这些数据有关的操作封装在一个类中,或者说,类的作用是把数据和算法封装在用户声明的抽象数据类型中。
外界只能通过公用成员函数来实现对类中的私有数据的操作,因此,外界与对象唯一的联系渠道就是调用公用的成员函数,这样就使类与外界的联系减少到最低限度。
公用成员函数是用户使用类的公用接口,或者说是类的对外接口。
通过成员函数对数据成员进行操作称为类的功能的实现。
类中被操作的数据是私有的,类的功能的实现细节对用户是隐蔽的,这种实现称为私有实现,这种类的公用接口与私有实现的分离形成了信息隐蔽。
软件工程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将接口与实现分离,信息隐蔽是软件工程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当接口与实现分离时,只要类的接口没有改变,对私有实现的修改不回引起程序的其它部分的修改。
类声明和成员函数定义的分离
在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中,往往把类的声明放在指定的头文件中,用户如果想用该类,只要把有关的头文件包含进来即可,不必在程序中重复书写类的声明,以减少工作量,节省篇幅,提高编程的效率。
类声明头文件是用户使用类库的公用接口。
包含成员函数定义的文件就是类的实现。
一个C++程序是由3个部分组成的:
1、类声明头文件,后缀为.h
2、类实现文件,后缀为.cpp,它包括类成员函数的定义。
3、类的使用文件,后缀为.cpp,即主文件。
在程序中用#include指令包含类声明头文件,并且在编译时把类的使用文件和实现文件按多文件程序的规定组成一个同一的程序,经过编译连接后运行。
在系统提供的头文件中只包括对成员函数的声明,而不包括成员函数的定义。
类库包括两个组成部分
1、包括类声明的头文件
2、已经过编译的成员函数的定义,它是目标文件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几个名词
类的成员函数在面向对象程序理论中被称为“方法”,“方法”是指对数据的操作,一个“方法”对应一种操作。
只有被声明为公用的方法才能被对象外界所激活。外界是通过发“消息”来激活有关方法的,所谓“消息”,其实就是一个命令,由程序语句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