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汇茶咖空间签约“可信资产IPO与数链金融RWA”链改2.0项目联合实验室
在全球稳定币市值突破 2500 亿美元、现实世界资产(RWA)数字化浪潮加速席卷传统产业的背景下,于2025 年 8 月 30 日在深圳“第二十三届科创企业投融资大会暨可信资产 IPO + 数链金融 RWA” 链改六方会谈”现场传来重磅消息 ——三板汇投资顾问集团旗下——三板汇茶咖空间(即以金融为核心的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正式签约成为 “可信资产 IPO 与数链金融 RWA” 链改 2.0 项目联合实验室。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链改 2.0 理念从共识构建迈入实体落地新阶段,为实体空间数字化转型与产业资产证券化融合发展树立了全国首个标杆。
链改 2.0 破局:从技术应用到生态协同
链改 2.0 与 1.0 时代有着本质区别。链改 1.0 时代聚焦单一技术应用,而链改 2.0 时代则实现了从单一技术应用到多元生态协同的跨越,确立了 “可信资产 IPO” 与 “数链金融 RWA” 的双轮驱动逻辑。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可信资产与数链金融专委会执行主任委员、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共同主席于佳宁在六方会谈中强调:“链改 2.0 的未来不在技术里,而在协同中;不在概念里,而在生态里。” 此次三板汇茶咖空间签约的联合实验室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联合实验室依托 “生态、项目、资金、合规、技术、行业” 六方协同机制,构建了独特的 “政策 - 技术 - 资本” 三角架构。生态方整合产业资源搭建合作平台,项目方(三板汇)提供实体资产标的与应用场景,资金方畅通价值流动渠道,合规方构建 “链改 2.0 沙盒” 测试环境,技术方提供区块链底层支撑,行业方推动标准制定。这种协同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资产流通中的 “确权难、流转难、信任难” 三大痛点,为实体资产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技术支撑。
三板汇茶咖空间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实验室的理想载体。作为深耕资本市场十余年的实体平台,其 “三板斧 + 两会 + 一赋能空间” 运营模式,将 4000 平米实体空间转化为资产数字化试验场,政府背书的资源整合能力保障项目落地效率,常年服务中小企业的经验精准匹配 RWA 技术的市场需求,为链改 2.0 实践提供了坚实基础。
实体空间数字化:实验室的三重实践路径
联合实验室规划了 “资产数字化 - 服务平台化 - 标准体系化” 的递进式发展路径,为实体空间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在资产数字化阶段,实验室率先对三板汇茶咖空间自身核心资产进行通证化改造。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线下实体空间使用权、品牌权益、会员体系等转化为链上可信资产。这一过程如同为实体资产配备 “数字护照”,使其能在数链金融网络中实现可信流转,解决了传统实体资产流动性差、价值评估难的问题。
服务平台化阶段将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 RWA 服务体系。实验室将开发企业收益权通证系统,借鉴美股代币化经验,构建以链上身份认证、智能合约撮合和稳定币结算为基础的新型交易逻辑。目前全球稳定币年转账总额已达 36.3 万亿美元,超越传统支付巨头,为这一平台提供了坚实的金融基础设施支撑。
标准体系化阶段旨在形成可推广的 “可信资产 IPO” 实施标准。实验室将总结实体空间数字化经验,参与构建链改 2.0 评价认证体系。据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到 2030 年全球 RWA 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6 万亿美元,这一巨大市场亟需标准化的资产数字化流程与规范,实验室的标准制定工作将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生态开放:六方协同下的价值共创机遇
联合实验室的六方协同机制不仅保障项目规范推进,更创造了多元化的价值共创机遇。生态方提供政策与资源支持,技术方开发 “数链智答” 等工具降低参与门槛,资金方通过区块链透明性解决投融资信息不对称难题,合规方的沙盒机制为创新提供安全试错空间。
实验室执行主任章飞发布的合作方案中,明确了分阶段发展目标:2025-2026 年成为链改 2.0 十大标杆项目,2026-2027 年参与构建行业评价认证体系,2027-2028 年推动可信资产国际互认。目前实验室已启动首批企业链改备案工作,重点筛选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区域龙头企业。三板汇探索的股权型通证设计,有望填补二级市场流动性缺口,为中小企业开辟全新融资渠道。
于佳宁指出:“未来的核心竞争,在于谁能率先构建出可信、低摩擦、高开放的 RWA 标准与生态体系。” 三板汇茶咖空间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正是这一竞争的关键落子。随着实体空间开始拥有 “数字护照”,产业服务转化为 “链上资产”,一个全新的数字经济生态正在形成。对于渴望把握资产数字化浪潮的企业与机构而言,参与这一生态共建,将有望在未来 16 万亿美元的 RWA 市场中占据先机,共同推动全球资本配置格局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