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技术深入解析
目录
1. 边缘计算架构
2. 核心特点
3. 边云协同能力
4. 技术要素
5. 应用场景
6. 深度理解
7. 边缘计算金字塔式体系图
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是 将数据处理、应用运行及部分功能服务下沉到网络边缘节点 的计算模式,实现数据就近处理、快速响应和智能协作。其本质是 云计算在数据中心之外的延伸,支持敏捷性、实时性、数据优化、智能应用以及安全和隐私保护。
1. 边缘计算架构
边缘计算的核心架构包括三类落地形态:
架构类型 | 特点与功能 |
云边缘 | 云服务在边缘的延伸,主要依赖云端计算和存储,边缘节点与云紧密协作 |
边缘云 | 在边缘侧构建中小规模云能力,提供边缘服务,云端负责调度和管理 |
云化网关 | 利用云技术重构嵌入式网关,实现协议转换、边缘计算和应用管理 |
2. 核心特点
-
联接性:支持多样化物理对象及复杂应用场景,提供丰富连接能力
-
数据第一入口:边缘作为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的数据桥梁,采集大量实时完整数据
-
约束性:适应工业现场恶劣环境,如防尘、防爆、防振动、电流/电压波动
-
分布性:天然分布式部署,支持计算与存储资源的动态调度、分布式智能和安全
3. 边云协同能力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协同互补,核心理念是 “边云协同、边缘智能”:
协同类型 | 主要功能 |
资源协同 | 边缘节点提供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等资源;可与云端协同调度 |
数据协同 | 现场数据采集、初步分析,上传云端;云端进行大数据分析与价值挖掘 |
智能协同 | 边缘执行AI模型推理,云端集中训练并下发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