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科三【信息技术】— 学科知识(简答题)精简背诵版
1. 课堂讨论中甲同学认为“数据就是数字,例如 3.6 就是数据”;乙同学认为“信息反映了事物变化的规律,例如'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就是信息”;丙同学认为“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如果你是任课教师,请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
答:甲同学的观点不够全面。数字(如3.6)确实是数据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数据的外延远不止于此。在信息技术中,数据是事物的符号表示,是信息的载体。它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任何可以被记录和识别的符号。
乙同学的观点是正确。信息是经过处理的、有意义的数据,它能消除不确定性,回答“谁”、“什么”、“何处”、“何时”等问题。
丙同学的观点也是正确的。知识是信息的加工和沉淀,它经过了人类的实践检验和思维提炼,能够回答“如何”、“为什么”的问题,用于指导实践和预测未来。
2. 简述数据压缩技术在多媒体技术中的重要性。
答:数据压缩技术在多媒体技术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 减少存储空间,降低存储成本。
数据压缩技术可以显著减小文件体积,使得在有限的硬盘、光盘或闪存中存储更多的多媒体内容成为可能,从而大大降低了存储成本。
② 提高传输效率,保障网络流畅性。
数据压缩技术减小了文件体积,从而提高了网络传输速率,降低了带宽占用,保证了视频点播、直播等应用的流畅性,是流媒体技术得以实现的基石。
③ 提升处理速度,优化用户体验。
较小的文件尺寸意味着计算机的CPU和内存等硬件在处理(如编辑、播放、加载)这些多媒体数据时速度更快、资源消耗更少,极大地优化了用户体验。
④ 实现技术融合,拓展应用领域。
正是由于数据压缩技术的成熟,才催生了许多革命性的应用。例如:数字广播和流媒体、视频会议与远程医疗、移动多媒体等。
3. 描述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层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并解释它们的作用。
答:
- 硬件
内容:计算机实体设备(服务器、个人电脑、移动终端)、数据存储设备(硬盘、磁盘阵列)、输入输出设备(键盘、扫描仪、打印机)等。
作用:硬件是信息系统的物理载体和计算核心。它负责数据的输入、处理、存储和输出等所有实体操作。没有硬件,软件和数据都将无法存在和运行。
- 软件
内容:操作系统(Windows, Linux, macO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Oracle)等应用软件。
作用:软件是信息系统的‘灵魂’和‘指挥官’。系统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硬件资源,为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应用软件则直接面向用户,处理具体业务逻辑,实现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
- 网络
内容: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传输介质(光纤、双绞线、无线电波)以及通信协议(TCP/IP协议)。
作用:实现系统内部各组件之间以及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与资源共享。它将分散的硬件和软件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是信息交互和协同工作的桥梁。
- 数据
内容:信息系统中所存储、处理和管理的所有数据的集合,包括数据库、数据仓库、文件等。
作用:数据是信息系统中最核心、最宝贵的资产。信息系统的最终目的就是处理数据,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以支持决策。
- 用户
内容:虽然人员通常不被视为“基础设施”,但他们是系统的设计者、管理者、使用者和维护者。
作用:人是信息系统的主导者,规范是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再先进的系统也需要人来操作和维护,而明确的规范可以确保数据处理的流程化和标准化,减少错误,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4. 扫描图纸得到一张3OMB的BMP图像,发送邮件时发现超出了附件允许范围,请问可以通过哪些途径顺利分享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