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浏览器事件机制的理解
浏览器事件是什么:
事件是用户操作网页时发生的交互动作,比如 click/move, 事件除了用户触发的动作外,还可以是文档加载,窗口滚动和大小调整。事件被封装成一个 event 对象,包含了该事件发生时的所有相关信息( event 的属性)以及可以对事件进行的操作( event 的方法)。
事件触发的过程是怎样的
浏览器的事件触发实际上是有三个阶段的,首先捕获,即从根节点开始传播,一直到目标元素,然后从目标元素开始冒泡,冒泡到根节点。
目前vue不绑定修饰符的话默认都是执行冒泡阶段的回调函数,如果父元素也有绑定点击事件,就会先执行子元素事件,再执行父元素事件。也可以使用capture来指定捕获阶段执行,这样如果父元素绑定的也是捕获事件,那就会先执行父元素的回调,再执行子元素的回调。主要是一个执行先后顺序的问题
对事件委托的理解
事件委托就是利用了事件冒泡的机制,比如ul下的li,本来我们需要给每个li绑定点击事件,但是这样会消耗大量内存,因此我们给ul绑定点击事件,用户点击li的时候,就会冒泡到ul上,执行ul的点击事件,这时候我们利用event.target来识别实际触发事件的子元素。这个target身上可以获取到li的一些属性,或者当初在li循环的时候就把data-id 定义好,就可以直接用target.dataset.id来获取点击的li元素的id
例如:
<ul @click="myEvent($event)"><li :data-id="1">1</li><li :data-id="2">2</li><li :data-id="3">3</li>
</ul>
const myEvent = (event) => {console.log(event.target.dataset.id,'event.target')
}
事件委托的使用场景
大量元素需要绑定的情况吧,无限滚动列表、动态渲染的表格数据,比如数据可能动态生成,越来越多,或者会有一些动态生成的dom元素不好绑定【vue已经不需要手动做事件委托了,Vue的模板语法已优化事件处理机制,直接通过@click绑定到子元素时,Vue会复用事件处理器而非重复创建,因此短列表或静态内容无需强制使用事件委托】
事件委托的局限性
当然,事件委托也是有局限的。比如 focus、blur 之类的事件没有事件冒泡机制,所以无法实现事件委托;mousemove、mouseout 这样的事件,虽然有事件冒泡,但是只能不断通过位置去计算定位,对性能消耗高,因此也是不适合于事件委托的。
如何阻止事件冒泡
vue中使用.stop修饰符,或者手动调用event.stopPropa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