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学习路线开启篇:芯片简介与课程简介
编写不易,请多多指教,觉得不错可以关注一下,相互学习
前言
一、课程配套资源
1、面包板
2、面包板专用的跳线
3、面包板的飞线
4、杜邦线
5、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板
6、0.96寸的OLED显示屏模块
7、电位器
8、按钮
9、LED灯
10、STLINK
11、USB转串口(TTL)模块
12、源蜂鸣器模块
13、光敏电阻模块
14、热敏电阻模块
15、对射式红外模块
16、反射式红外模块
17、W25Q64Flash存储模块
18、MPU6050陀螺仪和加速度计
19、旋转编码器
20、直流电机、TB6612电机驱动模块
21、SG90舵机
二、STM32简介
1.STM32是干什么的?
1.1 ARM公司
1.2 STM32由来
1.3 ST公司系列产品
1.4 STM32F103C8T6
1.4.1 片上资源(外设(Peripheral))
1.5 STM32命名含义
1.6 STM32F103C8T6系统结构
1.7 STM32F103C8T6引脚定义
1.8 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电路
2、关于STM32与STLINK的连接
总结
前言
本篇文章为STM32入门篇,基于B站:江科大STM32视频前两节课,详细讲解课程中涉及到的关键点;关于课程简介、STM32简介
一、课程配套资源
基于STM32F103C8T6+面包板为基础,以及一些传感器,构建起硬件平台,具体可在课程评论区链接购买;接下来详细讲解每个配件:
1、面包板
相比较成品的开发板,使用面包板更有利于我们对硬件电路的学习,可避免一些开发版的问题,如:引脚冲突、引脚无法更改等
2、面包板专用的跳线
这种跳线比较短,可贴在面包板上插线,比较适合长时间插线的情况
3、面包板的飞线
比较长,方便挪动,适合经常挪动的接线情况
4、杜邦线
杜邦线分为两种:图片上边左右两边均为插口的叫作母对母杜邦线;图片下边左边为插口右边为尖刺的叫作公对母杜邦线;这种名称还是很形象的嘿嘿
5、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板
6、0.96寸的OLED显示屏模块
用于显示参数和变量,为4引脚版本
7、电位器
主要用于AD转换实验
8、按钮
两引脚,可跨接在面包板的引脚插孔和电源插孔之间,插接方便
9、LED灯
用于点灯实验
10、STLINK
用来下载程序和供电
11、USB转串口(TTL)模块
可使STM32和电脑进行串口通信
12、源蜂鸣器模块
内置振荡源,接上电可响,相比较无源蜂鸣器需不断翻转IO口,比较方便
13、光敏电阻模块
四个引脚,两个用于供电,两个用于光敏电阻信号的模拟输出和数字输出;可用于进行IO口读取实验或者AD实验
14、热敏电阻模块
有模拟输出和数字输出
15、对射式红外模块
配合遮光片可以用来计次或者配合编码盘用来测速
16、反射式红外模块
向地面发射红外光,再用红外接收管接收地面反射的红外光,通过判断接收光的强度,就可以大体识别出地面的颜色变化
17、W25Q64Flash存储模块
用于存储数据或者用SPI总线进行通信的,本课程主要用于SPI通信
18、MPU6050陀螺仪和加速度计
测量芯片自身的姿态,如四轴飞行器,一般会配备有;该模块用于I2C总线通信,用于学习I2C总线通信
19、旋转编码器
可输出两路正交的方波信号,用于旋转的方向和速度;
注意:STM32中有专门的编码器电路,可以识别这种信号,该模块可当成一个快速按键来使用,该课程用于编码器的测速,现编码电机一般配备霍尔传感器或充电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的输出和这种旋转编码器是一样的
20、直流电机、TB6612电机驱动模块
用来进行直流电机的PWM调速实验
21、SG90舵机
用PWM进行控制的输出端像舵机一样,根据给定的PWM信号的占空比固定在某一个角度上;可用来做机器人或者机械臂的关节
二、STM32简介
1.STM32是干什么的?
1.1 ARM公司
ARM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IP)提供商,全世界超过95%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采用ARM架构,ARM公司设计ARM内核,半导体厂商完善内核周边电路并生产芯片
1.2 STM32由来
- ST公司基于ARM Cortex-M内涵开发出32位微控制(MCU)称为STM32
- ST(该公司)、M(MCU)、32(32为操作系统)
- ARM Cortex-M是STM32的核心部分,比如我们程序指令的执行、加减乘除运算都在内核中完成,相当于整个芯片的CPU,也就是大脑
- ST公司拿着ARM公司设计的内核,再完善外围电路,就得到了STM32
1.3 ST公司系列产品
该课程STM32F103C8T6为主流系列,CoreMark是内核跑分,跑分越高,性能越好
1.4 STM32F103C8T6
系列:主流系列STM32F1
内核:ARM Cortex-M3
主频:72MHz
RAM(运行内存):20K(SRAM存储介质)
ROM(程序存储器):64K(Flash山存)
供电:2.0~3.6V(标准3.3V)
注意:USB输出的电压是5V,不能直接给板子供电,需要加一个稳压芯片降到3.3V再供电,不过现在的板子一般都内置有
封装:LQFP48(48个引脚,需要画板子需要了解封装)
1.4.1 片上资源(外设(Peripheral))
可查看文章资源附件了解每个外设的大致作用,该课程学习的内容就是通过程序配置外设,来完成我们想要的功能
注意:这是STM32F1系列全部外设,不是所有型号都拥有,具体可以看对应的数据手册中外设资源部分:
可以看到我们的板子没有后四个外设,这是正常的
1.5 STM32命名含义
列如STM32F103C8T6可以对照图中进行解读,以后遇到其它STM32系列的板子可参考
1.6 STM32F103C8T6系统结构
1.7 STM32F103C8T6引脚定义
先简要了解,后续会详细讲解
1.8 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电路
2、关于STM32与STLINK的连接
需要一一对照
注意连接STLINK下面的插口
总结
这就是关于江科大STM32前两个视频的介绍,写的不好请多多指教,加以改进,后续会持续更新,请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