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zDevOps 是什么?如何建设企业 BizDevOps 体系
在数字经济加速渗透的今天,企业数字化转型已从 “技术升级” 转向 “价值重构”,单纯的 IT 研发或业务优化已难以适应市场快速变化。业务研发运营一体化(BizDevOps)作为打通 “业务 - 技术 - 运维” 协同壁垒的核心模式,正成为企业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关键路径。
本文将从概念定义、建设时机、实践路径三个维度,系统解析 BizDevOps 及其体系构建方法。
1、BizDevOps 是什么?从 “部门协同” 到 “价值闭环” 的模式革新
BizDevOps(业务研发运营一体化)并非简单的 “业务(Biz)+ 开发(Dev)+ 运维(Ops)” 部门叠加,而是围绕业务商业价值实现构建的全链条协同体系。中国信通院在《研发运营一体化(DevOps)能力成熟度模型》中明确其核心定义:企业通过贯通 IT、运维、业务三大职能部门,组建利益相关的全功能混编团队,依托一体化作业流程与低技术门槛平台工具,实现业务商业价值从需求提出到交付运维的端到端管理,最终敏捷响应市场变化、最大化商业价值。
从发展演进看,BizDevOps 是技术与业务关系迭代的必然结果,其核心逻辑随数字化进程不断深化:
-
工业化阶段:技术与业务相对独立,IT 仅作为 “支撑工具” 满足既定业务需求,二者呈 “单向赋能” 关系;
-
互联网阶段:技术成为业务发展的 “核心变量”,业务不确定性提升,“快速迭代、试错反馈” 成为共识,业技界限开始模糊;
-
数字化阶段:技术成为业务创新的 “内在内核”,需通过组织机制、流程工具的深度融合,实现业务与技术的双向驱动 —— 这正是 BizDevOps 的核心目标。
与传统 DevOps 相比,BizDevOps 的核心差异在于以 “业务价值” 为锚点:DevOps 聚焦 “研发到运维的效率提升”,而 BizDevOps 进一步将业务目标贯穿全流程,实现 “需求从业务中来、价值到业务中去” 的闭环管理。
2、中国信通院:BizDevOps 体系建设恰逢其时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高级业务主管刘昭炜、研究员武仪在《BizDevOps 体系建设恰逢其时》中指出,当前政策引导、技术变革、行业实践三重因素叠加,推动 BizDevOps 进入 “规模化落地窗口期”。
政策层面:顶层设计明确 “业技融合” 硬性要求
近年来,国家多部门密集出台政策,将 BizDevOps 相关要求纳入企业数字化转型核心框架: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首次将 “业务研发运营一体化” 写入 “金融服务智慧再造” 章节;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明确 “数字化时代必须实现业技融合”;
-
2024 年 11 月,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再次强调 “建立跨科技与业务部门的任务型团队”,要求提升科技对业务需求的敏捷响应能力。
这些政策不仅为金融行业划定了转型方向,更带动制造、通信、政务等领域将 “业技融合” 纳入战略规划,为 BizDevOps 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技术层面:数字技术重塑业技协同基础
云原生、微服务、AI、Web3 等技术的成熟,为 BizDevOps 落地提供了 “底层工具支撑”:
-
云原生技术实现资源弹性调度与环境一致性,打破研发与运维的环境壁垒;
-
微服务与 API 架构使业务模块可拆分、可复用,支持业务与技术团队协同迭代;
-
低代码、可视化工具降低业务人员参与研发的技术门槛,推动 “业务提需求、技术做开发、共同管运营” 的协同模式落地。
正如信通院指出,数字技术已从 “辅助业务” 转向 “定义业务”,而 BizDevOps 正是承接技术红利、释放业务价值的最佳载体。
行业层面:转型实践验证价值,标准化需求迫切
《中国 DevOps/BizDevOps 现状调查报告(2024)》显示,超八成组织已启动 BizDevOps 转型或局部实践,重点行业的探索已形成可复制经验:
-
银行业:以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为代表,通过打通 “业务 - 研发 - 运维” 全链路,实现重点需求开发周期缩短 30% 以上,业务满意度提升至 99% 以上;
-
证券业:构建 “需求 - 项目评价” 双驱动体系,重塑业技协同流程,快速响应财富管理、量化交易等新赛道需求;
-
通信业:依托低代码平台降低开发门槛,让业务人员直接参与应用构建,实现业务交付周期压缩 50%;
-
汽车制造业:在保留精益生产流程基础上,通过组织重构突破 “规模壁垒”,实现研发与生产业务的协同优化。
与此同时,行业普遍面临 “转型路径不清晰、能力评估无标准” 的问题,信通院已牵头编制 BizDevOps 国际国内双标准,推动转型从 “经验驱动” 转向 “标准驱动”。
3、如何构建企业 BizDevOps 体系?工具平台为核,全流程赋能
BizDevOps 的落地离不开 “组织 - 流程 - 工具” 的协同,其中工具平台是打通全链路的关键载体。行云创新云原生数字化创新平台 CloudOS,凭借 “全流程覆盖、低门槛协同、标准化落地” 的特性,成为企业构建 BizDevOps 体系的核心支撑工具。其核心价值体现在四大维度:
打破组织壁垒:构建 “业务 - 研发 - 运维” 协同工作空间
BizDevOps 的核心是 “跨部门协同”,CloudOS 通过多租户管理、角色权限配置、团队协作看板,为业务、研发、运维团队打造统一工作平台:
-
业务人员可直接在平台提交需求、跟踪进度,无需通过 “文档传递” 间接沟通;
-
研发团队基于业务需求开展在线开发、测试,实时同步进展;
-
运维团队通过平台监控应用状态,快速响应业务与研发的部署需求。
以中信银行为例,通过 CloudOS 构建 “信用卡运营管理协同平台”,实现业务、研发、运维团队的需求响应时间从 72 小时缩短至 24 小时。
优化流程效率:实现 “需求 - 开发 - 交付 - 运维” 全自动化
CloudOS 以 “流程自动化” 为核心,打通 BizDevOps 全链路关键节点:
-
需求管理:支持业务需求可视化录入、优先级排序,自动关联研发任务;
-
开发构建:提供可视化架构设计器(拖拽式搭建)、云端 IDE、低代码开发工具,降低研发门槛,业务人员可参与简单应用构建;
-
测试交付:内置自动化测试、CI/CD 流水线,支持 “代码提交 - 构建 - 测试 - 部署” 全自动化,招商银行通过该功能实现需求交付周期缩短至 26 天;
-
多云运维:通过特有多云调度器对接公有云、私有云、边缘节点,实现应用跨环境统一部署与监控,解决 “多云交付复杂” 痛点。
沉淀数字资产:打造可复用的 “业务 - 技术” 能力中心
BizDevOps 强调 “价值沉淀”,CloudOS 通过微服务与 API 超市,将重复开发的业务功能、技术组件提炼为可复用资产:
-
业务层面:沉淀 “用户认证”“支付结算” 等通用业务组件,新业务可直接调用,避免重复开发;
-
技术层面:标准化中间件、开发模板,确保研发规范统一,减少 “自由发挥” 导致的运维成本。
汉口银行通过 CloudOS 构建数字资产中心,将相似业务功能的开发周期从 30 天压缩至 10 天,研发成本降低 40%。
强化价值度量:建立 “业务价值 - 研发效能” 双监控体系
CloudOS 内置效能引擎与运营看板,实现 BizDevOps 全流程的价值量化:
-
业务端:监控应用转化率、用户满意度、收入贡献等核心指标,验证业务价值落地效果;
-
研发端:跟踪需求交付周期、代码质量、发布频率等效能指标,优化研发流程;
-
运维端:通过服务网格实现应用性能监控、故障预警,提升运维稳定性。
4、BizDevOps 建设是 “体系工程”,需 “三位一体” 推进
BizDevOps 并非 “技术工具的简单堆砌”,而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 “组织模式、流程机制、工具平台” 的系统性变革。从实践路径看,企业需把握三大核心:
-
以 “业务价值” 为核心锚点:避免陷入 “技术炫技” 误区,所有协同、流程、工具建设均需围绕 “提升业务效率、创造商业价值” 展开;
-
以 “组织重构” 为前提基础:打破 “业务归业务、技术归技术” 的部门墙,组建跨职能混编团队,明确 “业务主导、技术支撑、运维保障” 的责任机制;
-
以 “工具平台” 为落地载体:选择如 CloudOS 这类全流程覆盖的平台,打通需求、开发、交付、运维各环节,实现协同效率与价值度量的可视化。
随着政策标准的完善、技术工具的成熟,BizDevOps 已从 “可选项” 变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 “必选项”。未来,只有真正实现 “业务与技术同频共振” 的企业,才能在数字经济竞争中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