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网站数据库测评:【源码级SQL注入与数据泄露风险全面测评】
源码级SQL注入与数据泄露风险全面测评是一项针对应用程序数据层安全性的深度测试,通过分析源代码中的数据流与控制流,识别因输入验证缺陷、不当查询构建或配置错误导致的数据泄露通道。该测评涵盖漏洞检测、风险量化及修复验证。-
-源码级SQL注入检测
SQL注入根源在于将用户输入直接拼接至查询语句。测评需追踪数据从入口点到数据库查询的完整路径。
SQL注入漏洞识别
字符串拼接:检测是否使用原始字符串操作(如Java中+、Python中%s拼接)构建查询。
框架误用:即使使用ORM框架(如Hibernate、MyBatis),若采用${}而非#{}进行参数插值,仍存在注入风险。
动态表名/列名:审查业务逻辑中动态生成查询对象的部分,此类场景无法使用预编译,需严格白名单过滤。
检测方法
静态代码分析(SAST):使用工具(Checkmarx、Fortify)扫描源码,建立数据流图(DFG)标记从用户输入(如HttpServletRequest.getParameter)到SQL执行方法(如JDBC的executeQuery)的路径。
人工代码评审:重点审查DAO层、数据库工具类及自定义过滤函数。验证预编译(PreparedStatement)是否全覆盖,参数化查询是否正确绑定。
数据泄露风险扩展测评
SQL注入成功后的数据泄露风险程度取决于数据库权限、数据的价值及网络环境。
权限提升检测
检查应用数据库连接账户是否具备过高权限(如db_owner),测评SELECT、UNION、EXECUTE等指令滥用可能。
验证数据库链路是否允许攻击者跨库查询(如SQL Server的OPENROWSET)。
敏感数据暴露
映射可被注入攻击获取的数据表,依据数据类型分类评级:
PII数据: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GDPR、CCPA合规要求)
认证凭证:密码哈希、API密钥、会话令牌
业务核心数据:交易记录、客户信息、知识产权
内网渗透风险
测评注入点是否可用于内网探测(如利用xp_cmdshell执行系统命令)、连接其他内部系统。
漏洞评级
采用CVSS v3.1标准评分,结合漏洞利用复杂度、数据敏感性赋值。例:
高危:未授权且可直接获取用户表的注入点(CVSS≥7.0)
中危:需特定权限或仅能获取部分信息的注入点(CVSS 4.0-6.9)
修复后验证
提供修复代码示例:示范如何用参数化查询替换字符串拼接。
验证过滤函数有效性:如强制类型转换、正则表达式匹配(仅允许字母数字)、使用ESAPI等安全库。
建议最小权限原则:为应用账户创建仅具备必要CRUD权限的专属角色。
源码级测评需覆盖全部数据交互层,包括主流数据库(MySQL、Oracle、SQL Server)及NoSQL(如MongoDB注入)。研究表明,超过70%的Web应用至少存在一个注入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