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yhton】函数

目录

一 函数

1 定义

2 语法格式

3 函数参数

4 函数返回值

5 变量作用域

6 函数执行过程

7 链式调用

8 嵌套调用

9 函数递归

10 参数默认值

11关键字参数


往期回顾:1 变量及其简单数据类型:【【python]变量及简单数据类型 - CSDN App】https://blog.csdn.net/zzzsde/article/details/150925681?sharetype=blog&shareId=150925681&sharerefer=APP&sharesource=zzzsde&sharefrom=link

                   2 运算符及语句:【【python】运算符及语句 - CSDN App】https://blog.csdn.net/zzzsde/article/details/151149141?sharetype=blog&shareId=151149141&sharerefer=APP&sharesource=zzzsde&sharefrom=link

一 函数

1 定义

编程中的函数和数学中的函数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数学上的函数, 比如 y = sin x , x 取不同的值, y 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编程中的函数, 是一段 可以被重复使用的代码片段 .

示例:求数列的和,不使用函数

# 1. 求 1 - 100 的和
sum = 0
for i in range(1, 101):sum += i
print(sum)
# 2. 求 300 - 400 的和
sum = 0
for i in range(300, 401):sum += i
print(sum)
# 3. 求 1 - 1000 的和
sum = 0
for i in range(1, 1001):sum += i
print(sum)

可以发现, 这几组代码基本是相似的, 只有一点点差异. 可以把重复代码提取出来, 做成一个函数

示例:求数列的和,使用函数

#定义函数
def calcSum(beg, end):sum = 0for i in range(beg, end+1)sum+=iprint(sum)#调用函数
sum(1,100)
sum(300,400)
sum(1,1000)

可以明显看到, 重复的代码已经被消除了.

2 语法格式

创建/定义函数

def 函数名(形参列表):
    函数体
    return 返回值

调用函数/定义函数

函数名(实参列表)           // 不考虑返回值
返回值 = 函数名(实参列表)   // 考虑返回值

函数定义并不会执行函数体内容, 必须要调用才会执行. 调用几次就会执行几次

def test1():print('hello')# 如果光是定义函数, 而不调用, 则不会执行.

函数必须先定义, 再使用.

test3()          # 还没有执行到定义, 就先执行调用了, 此时就会报错. 
def test3():print('hello')

3 函数参数

在函数定义的时候, 可以在 ( ) 中指定 "形式参数" (简称 形参), 然后在调用的时候, 由调用者把 "实际参数" (简称 实参) 传递进去. 
这样就可以做到一份函数, 针对不同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

考虑前面的代码案例:

def calcSum(beg, end):sum = 0for i in range(beg, end + 1):sum += iprint(sum)sum(1, 100)
sum(300, 400)
sum(1, 1000)

上面的代码中, beg, end 就是函数的形参. 1, 100 / 300, 400 就是函数的实参.

注意:
一个函数可以有一个形参, 也可以有多个形参, 也可以没有形参. 
一个函数的形参有几个, 那么传递实参的时候也得传几个. 保证个数要匹配.

例:

def test(a, b, c):print(a, b, c)
test(10)

这样代码就会报错

和 C++ / Java 不同, Python 是动态类型的编程语言, 函数的形参不必指定参数类型. 换句话说, 一个函数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参数.

例:

def test(a):print(a)
test(10)
test('hello')
test(True)

运行结果为:

10
Hello
True

4 函数返回值

函数的参数可以视为是函数的 "输入", 则函数的返回值, 就可以视为是函数的 "输出" . 
    此处的 "输入", "输出" 是更广义的输入输出, 不是单纯指通过控制台输入输出. 
    我们可以把函数想象成一个 "工厂". 工厂需要买入原材料, 进行加工, 并生产出产品. 
    函数的参数就是原材料, 函数的返回值就是生产出的产品.

下列代码

def calcSum(beg, end):sum = 0for i in range(beg, end + 1):sum += iprint(sum)calc(1, 100)

可以转化成:

def calcSum(beg, end):sum = 0for i in range(beg, end + 1):sum += ireturn sum
result = calcSum(1, 100)
print(result)

这两个代码的区别就在于, 前者直接在函数内部进行了打印, 后者则使用 return 语句把结果返回给函数调用者, 再由调用者负责打印.

我们一般倾向于第二种写法. 
实际开发中我们的一个通常的编程原则, 是 "逻辑和用户交互分离". 而第一种写法的函数中, 既包含了计算逻辑, 又包含了和用户交互(打印到控制台上). 这种写法是不太好的, 如果后续我们需要的是把计算结果保存到文件中, 或者通过网络发送, 或者展示到图形化界面里, 那么第一种写法的函数, 就难以胜任了. 
而第二种写法则专注于做计算逻辑, 不负责和用户交互. 那么就很容易把这个逻辑搭配不同的用户交互代码, 来实现不同的效果.

一个函数中可以有多个 return 语句

# 判定是否是奇数
def isOdd(num):if num % 2 == 0:return Falseelse:return Trueresult = isOdd(10)
print(result)

执行到 return 语句, 函数就会立即执行结束, 回到调用位置.

# 判定是否是奇数
def isOdd(num):if num % 2 == 0:return Falsereturn True
result = isOdd(10)
print(result)

如果 num 是偶数, 则进入 if 之后, 就会触发 return False , 也就不会继续执行 return True

一个函数是可以一次返回多个返回值的. 使用 , 来分割多个返回值.

def getPoint():x = 10y = 20return x, y
a, b = getPoint()

如果只想关注其中的部分返回值, 可以使用 _ 来忽略不想要的返回值.

def getPoint():x = 10y = 20return x,y_,y = getPoint()

5 变量作用域

观察以下代码

def getPoint():x = 10y = 20return x, y
x, y = getPoint()

在这个代码中, 函数内部存在 x, y, 函数外部也有 x, y. 
但是这两组 x, y 不是相同的变量, 而只是恰好有一样的名字.

变量只能在所在的函数内部生效. 
 在函数 getPoint() 内部定义的 x, y 只是在函数内部生效. 一旦出了函数的范围, 这两个变量就不再生效了.

def getPoint():x = 10y = 20return x, y
getPoint()
print(x, y)

系统会报错:

在不同的作用域中, 允许存在同名的变量

虽然名字相同, 实际上是不同的变量.

x = 20def test():x = 10print(f'函数内部是 x = {x}')text()
print(f'函数外部 x = {x}')

运行结果为:

函数内部 x = 10
函数外部 x = 20

在函数内部的变量, 也称为 "局部变量"
不在任何函数内部的变量, 也称为 "全局变量"
 
如果函数内部尝试访问的变量在局部不存在, 就会尝试去全局作用域中查找

x = 20
def test():print(f'x = {x}')
test()

运行结果为:

x = 20

如果是想在函数内部, 修改全局变量的值, 需要使用 global 关键字声明

在 Python 中,global 是一个关键字,用于在函数内部声明某个变量是全局变量,即该变量在函数外部已经定义,函数内部需要修改这个全局变量的值。

为什么需要 global

当函数内部需要修改全局变量时,如果不使用 global 声明,Python 会默认将该变量视为局部变量,从而导致错误或不符合预期的结果。

x = 20
def test():global xx = 10print(f'函数内部 x = {x}')
test()
print(f'函数外部 x = {x}')

运行结果为:

函数内部 x = 10
函数外部 x = 10

如果此处没有 global , 则函数内部的 x = 10 就会被视为是创建一个局部变量 x, 这样就和全局
变量 x 不相关了.

if / while / for 等语句块不会影响到变量作用域
换而言之, 在 if / while / for 中定义的变量, 在语句外面也可以正常使用.

for i in range(1, 10):print(f'函数内部 i = {i}')print(f'函数外部 i = {i}')

运行结果为:

函数内部 i = 1
函数内部 i = 2
函数内部 i = 3
函数内部 i = 4
函数内部 i = 5
函数内部 i = 6
函数内部 i = 7
函数内部 i = 8
函数内部 i = 9
函数外部 i = 9

6 函数执行过程

调用函数才会执行函数体代码. 不调用则不会执行. 
函数体执行结束(或者遇到 return 语句), 则回到函数调用位置, 继续往下执行.

def test():print("执行函数内部代码")print("执行函数内部代码")print("执行函数内部代码")
print("1111")
test()
print("2222")
test()
print("3333")

运行结果为:

1111
执行函数内部代码
执行函数内部代码
执行函数内部代码
2222
执行函数内部代码
执行函数内部代码
执行函数内部代码
3333

7 链式调用

前面的很多代码都是写作:

# 判定是否是奇数
def isOdd(num):if num % 2 == 0:return Falseelse:return Trueresult = isOdd(10)
print(result)

实际上也可以简化写作

print(isOdd(10))

把一个函数的返回值, 作为另一个函数的参数, 这种操作称为 链式调用.

链式调用的时候,不要嵌套太深,影响可读性

8 嵌套调用

函数内部还可以调用其他的函数, 这个动作称为 "嵌套调用" .

def test():print("执行函数内部代码")print("执行函数内部代码")print("执行函数内部代码")

test 函数内部调用了 print 函数, 这里就属于嵌套调用.

一个函数里面可以嵌套调用任意多个函数.

  函数嵌套的过程是非常灵活的.

def a():print("函数 a")
def b():print("函数 b")a()
def c():print("函数 c")b()
def d():print("函数 d")c()
d()

运行结果为:

函数 d 
函数 c
函数 b
函数 a

如果把代码稍微调整, 打印结果则可能发生很大变化.

def a():print("函数 a")
def b():a()print("函数 b")
def c():b()print("函数 c")
def d():c()print("函数 d")
d()

运行结果为:

函数 a
函数 b
函数 c
函数 d

函数之间的调用关系, 在 Python 中会使用一个特定的数据结构来表示, 称为 函数调用栈 . 每次函数调用, 都会在调用栈里新增一个元素, 称为 栈帧.

可以通过 PyCharm 调试器看到函数调用栈和栈帧. 在调试状态下, PyCharm 左下角一般就会显示出函数调用栈.

每个函数的局部变量, 都包含在自己的栈帧中

def a():num1 = 10print("函数 a")
def b():num2 = 20a()print("函数 b")
def c():num3 = 30b()print("函数 c")
def d():num4 = 40c()print("函数 d")
d()

选择不同的栈帧, 就可以看到各自栈帧中的局部变量.

思考: 上述代码, a, b, c, d 函数中的局部变量名各不相同. 如果变量名是相同的, 比如都是 num , 那么这四个函数中的 num 是属于同一个变量, 还是不同变量呢?

解答:在 Python 中,即使这四个函数中的变量名都叫 num,它们仍然是不同的变量,各自属于所在函数的局部作用域。

9 函数递归

递归是 嵌套调用 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即一个函数嵌套调用自己.

代码示例:递归实现5!

def factor(n):if n == 1:return 1return n * factor(n - 1)
result = factor(5)
print(result)

上述代码中, 就属于典型的递归操作. 在 factor 函数内部, 又调用了 factor 自身.

注意: 递归代码务必要保证
     存在递归结束条件. 比如 if n == 1 就是结束条件. 当 n 为 1 的时候, 递归就结束了. 
     每次递归的时候, 要保证函数的实参是逐渐逼近结束条件的
如果上述条件不能满足, 就会出现 "无限递归" . 这是一种典型的代码错误.

def factor(n):return n * factor(n - 1)
result = factor(5)
print(result)

上述代码就缺少递归终止条件

程序报错

如前面所描述, 函数调用时会在函数调用栈中记录每一层函数调用的信息. 
但是函数调用栈的空间不是无限大的. 如果调用层数太多, 就会超出栈的最大范围, 导致出现问题.

递归的两个要素:

1 递归结束条件

2 递归的递推公式

递归的优点

  递归类似于 "数学归纳法" , 明确初始条件, 和递推公式, 就可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递归代码往往代码量非常少.  

递归的缺点

递归代码往往难以理解, 很容易超出掌控范围

递归代码容易出现栈溢出的情况

递归代码往往可以转换成等价的循环代码. 并且通常来说循环版本的代码执行效率要略高于递归版 本. 实际开发的时候, 使用递归要慎重!

10 参数默认值

Python 中的函数, 可以给形参指定默认值. 
带有默认值的参数, 可以在调用的时候不传参.

代码示例:计算两个数字之和

def add(x, y, debug=False):if debug:print(f'调试信息: x={x}, y={y}')return x + y
print(add(10, 20))
print(add(10, 20, True))

此处 debug=False 即为参数默认值. 当我们不指定第三个参数的时候, 默认 debug 的取值即为 False.

参数默认值在此处可以用于函数调试

运行结果为:

30
x = 10, y = 20 30

带有默认值的参数需要放到没有默认值的参数的后面

def add(x, debug=False, y):if debug:print(f'调试信息: x={x}, y={y}')return x + y
print(add(10, 20))

运行结果为:程序报错

11关键字参数

在调用函数的时候, 需要给函数指定实参. 一般默认情况下是按照形参的顺序, 来依次传递实参的. 
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 关键字参数, 来调整这里的传参顺序, 显式指定当前实参传递给哪个形参.

def test(x, y):print(f'x = {x}')print(f'y = {y}')
test(x=10, y=20)
test(y=100, x=200)

运行结果为:

x = 10
y = 20
x = 200
y = 100

形如上述 test(x=10, y=20) 这样的操作, 即为 关键字参数.

小结:

函数是编程语言中的一个核心语法机制. Python 中的函数和大部分编程语言中的函数功能都是基本类似的. 
我们当下最关键要理解的主要就是三个点:
函数的定义
函数的调用
函数的参数传递


文章转载自:

http://EkpxX4D8.jtmqL.cn
http://TmyfncKb.jtmqL.cn
http://N1UOTp1B.jtmqL.cn
http://m3GWEbmm.jtmqL.cn
http://W2o9VhSn.jtmqL.cn
http://3QIGmhDv.jtmqL.cn
http://uIzeIEjF.jtmqL.cn
http://JThcK11z.jtmqL.cn
http://eCLqIjMy.jtmqL.cn
http://6W6r3z42.jtmqL.cn
http://zQwRfFSj.jtmqL.cn
http://bMqVQ5bo.jtmqL.cn
http://rHUp8JC0.jtmqL.cn
http://GlyHPAH3.jtmqL.cn
http://N8ZOWNFR.jtmqL.cn
http://wyBTIYgr.jtmqL.cn
http://rZ7GYRN3.jtmqL.cn
http://iya1HVCy.jtmqL.cn
http://pWL6Tc5f.jtmqL.cn
http://2SSMYTxW.jtmqL.cn
http://PltXBmOF.jtmqL.cn
http://uaDD6D6W.jtmqL.cn
http://mfV0WkwQ.jtmqL.cn
http://vS6mNcUL.jtmqL.cn
http://c6WCFg8J.jtmqL.cn
http://BnYgTzGK.jtmqL.cn
http://5sBGbv0O.jtmqL.cn
http://DCKYquTn.jtmqL.cn
http://jAyAcNTP.jtmqL.cn
http://qB5tZySK.jtmqL.cn
http://www.dtcms.com/a/370412.html

相关文章:

  • 进阶向:密码生成与管理工具
  • SWEET:大语言模型的选择性水印
  • 基于Transformer的交通流预测和拥堵识别模型
  • STM32——Flash闪存
  • 【ComfyUI】深度 ControlNet 深度信息引导生成
  • 444444
  •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vue+Springboot+mybatis)
  • 永磁同步电机 FOC 控制中 d、q 轴杂谈与角度偏移影响
  • 网络编程(5)Modbus
  • 蓓韵安禧DHA纯植物藻油纯净安全零添加守护母婴健康
  • SAP二次开发指南:个性化与稳定性的平衡技巧
  • MAZANOKE与cpolar:打造安全可控的照片云端管理系统
  • 【YOLOv11】2.安装Anaconda3
  • Modbus通信的大端和小端字节序
  • 音视频技术全景:从采集到低延迟播放的完整链路解析
  • Playwright携手MCP:AI智能体实现自主化UI回归测试
  • 【目录-多选】鸿蒙HarmonyOS开发者基础
  • Qt UDP通信学习
  • Linux知识回顾总结----文件系统
  • 【完整源码+数据集+部署教程】农作物病害检测系统源码和数据集:改进yolo11-HSFPN
  • 计算机网络:调制解调器
  • solidity函数篇2
  • 【AI论文】ELV-Halluc:长视频理解中语义聚合幻觉的基准测评
  • v0.29.2 敏感词性能优化之基本类型拆箱、装箱的进一步优化的尝试
  • 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的崛起——为什么“会写Prompt”成了新技能?
  • 前端入门——案例一:登录界面设计(html+css+js)
  • MySQL的组复制(MGR)高可用集群搭建
  • 前端开发学习路径
  • JVM调优总结
  • 大模型API设计:如何用OpenAI兼容接口封装自定义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