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enter管理的4台安装了esxi机器组成的HA,故障后自恢复理解
vcenter管理的4台安装了esxi机器组成的HA,一台进入维护模式之后,上面的虚拟机可以不停服务的飘移到其它机器上,这底层原理是什么?用到了什么技术,给我宏观介绍一下?
在 vCenter 管理的 HA 集群中,主机进入维护模式时虚拟机能够“不停服务漂移”的底层能力,核心依赖于 VMware 的 vMotion 实时迁移技术 和 集群资源调度机制,配合共享存储和网络虚拟化技术实现。宏观来看,其原理可拆解为以下几个关键技术和协同过程:
一、核心技术基础
-
vMotion 实时迁移技术(核心驱动力)
vMotion 是实现“虚拟机不停机迁移”的核心技术,允许将运行中的虚拟机从一台 ESXi 主机迁移到另一台,整个过程(通常几秒到几分钟)中虚拟机保持开机状态,服务不中断。- 工作原理:
- 源主机与目标主机通过专用的 vMotion 网络(通常是万兆以太网)建立通信,验证 CPU 兼容性(如通过 EVC 技术统一指令集)、共享存储访问权限。
- 虚拟机的内存数据通过 vMotion 网络快速复制到目标主机(先传输静态内存,再通过“迭代复制”同步动态变化的内存页,最终只剩毫秒级差异)。
- 切换瞬间,源主机暂停虚拟机,将最后少量内存数据和 CPU 状态传输到目标主机,目标主机恢复虚拟机运行,并接管网络(通过分布式交换机维护 MAC/IP 不变)。
- 关键特性:迁移过程中虚拟机的网络连接、应用状态完全保持,用户和应用无感知。
- 工作原理:
-
共享存储技术(数据一致性保障)
集群中的所有 ESXi 主机必须访问 同一套共享存储(如 vSAN、FC SAN、NFS 等),这是虚拟机能够跨主机迁移的基础:- 虚拟机的磁盘文件(VMDK)存储在共享存储中,而非某台主机的本地硬盘。
- 迁移时只需移动虚拟机的“运行状态”(内存、CPU 状态),无需移动磁盘数据,大幅减少迁移时间和网络带宽消耗。
- 以 vSAN 为例,它通过将多台主机的本地磁盘聚合为分布式共享存储,确保任何主机都能访问虚拟机文件。
-
HA 与 DRS 集群调度机制(自动化决策核心)
- DRS(分布式资源调度):负责在主机进入维护模式时,自动计算“哪些虚拟机迁移到哪台主机”,依据资源负载(CPU、内存使用率)、虚拟机亲和性规则等,选择最优目标主机。
- HA(高可用性):确保迁移过程中虚拟机的可用性,若迁移失败(如目标主机资源不足),HA 会尝试其他主机,避免虚拟机中断。
二、主机进入维护模式时的整体流程(宏观视角)
- 触发迁移指令:管理员执行“进入维护模式”操作时,vCenter 向集群发送指令,要求将该主机上的所有虚拟机迁移到其他主机。
- 资源检查与目标选择:DRS 立即检查集群内其他主机的资源(CPU、内存、存储)是否充足,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目标主机(需通过 CPU 兼容性、网络配置等校验)。
- vMotion 迁移执行:对每台运行中的虚拟机,通过 vMotion 技术依次迁移到目标主机(可并行处理多台虚拟机),迁移过程中虚拟机持续运行。
- 网络与存储切换:
- 网络:通过分布式交换机(DVS)维护虚拟机的 MAC 地址和端口组配置,迁移后立即在目标主机的网络端口上线,避免断网。
- 存储:由于虚拟机文件在共享存储,目标主机直接接管对 VMDK 文件的访问,无需数据复制。
- 主机进入维护模式:所有虚拟机迁移完成后,该主机从集群资源池中移除,状态变为“维护模式”,此时它不再参与 HA/DRS 调度,也不再运行任何虚拟机。
三、总结:核心技术协同关系
- vMotion 解决“如何不停机迁移虚拟机”的问题,是实现“零中断”的技术核心;
- 共享存储(如 vSAN)解决“虚拟机数据在哪里”的问题,确保迁移时无需移动磁盘文件;
- DRS/HA 解决“迁移到哪里、如何自动化”的问题,实现迁移过程的智能调度和可靠性保障;
- 分布式网络(如 DVS)解决“迁移后网络如何保持连接”的问题,确保虚拟机 IP/MAC 不变。
正是这些技术的协同,使得主机进入维护模式时,虚拟机能够“无缝漂移”到其他主机,整个过程对业务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