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VDS系列27:Xilinx 7系 OSERDESE2原语(三)

该讲进行仿真验证;

 SDR 8:1 数据路径仿真:
testbench:
产生随机数,分频时钟50MHz,高速时钟200MHz,产生随机8bit输入输入仿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被测模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仿真结果: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0M的分频时钟,400M的高速时钟,SDR 8:1模式,可以看到,并行数据输入后,经过一两个分频时钟周期后串行输出;

 DDR 8:1 数据路径仿真:
Testbench修改数据产生逻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被测模块修改DDR模式: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仿真结果: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DR 8:1模式,8bit并行输出正常串行输出;

 三态路径仿真:
使用下表中的参数搭配,仿真验证SDR 8:1和DDR 4:1的三态控制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SDR 8:1三态控制仿真:
按照上方表格,
数据路径SDR 8:1,三态控制的DATA_RATE_TQ需设置为SDR,TRISTATE_WIDTH需设置为1;

Testbench: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被测模块:
添加OBUFT用于三态控制的实现,
修改数据路径SDR 8:1,三态控制为SDR 位宽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仿真结果: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路径使用SDR 8:1,三态控制按照上面表格,只能设置为位宽1,
此时可以看到仿真结果里,SDR数据路径转换是正常进行,但是三态控制路径,从tri[0]这个三态控制位使能到其作用到输出线上的时间非常短,其没有与数据路径同步,所以这里仿真中,与我们想要的结果相比,OQ和TQ出现了2bit的错位,该配置方式暂时不要使用;

 DDR 4:1三态控制仿真:
数据路径DDR 4:1, DATA_RATE_TQ需设置为DDR,TRISTATE_WIDTH需设置为4;
Testbench修改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被测模块修改:
修改数据路径DDR 4:1,三态控制也为DDR4: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仿真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到,数据路径DDR 4:1,并行输入的4bit数据和4bit三态控制位,当输出为串行数据时,且高速时钟和分频时钟相位对齐,数据路径的OQ和三态控制的TQ能够位同步输出,没有像上面SDR 8:1一样出现错位的情况;
与上面的SDR 8:1模式相比,DDR4:1模式的三态控制就能实现我们想要的时序功能;

本文章由威三学社出品
对课程感兴趣可以私信联系


文章转载自:

http://kEJ9MGYh.tpbhf.cn
http://pUnGXXtt.tpbhf.cn
http://mnyKy8S7.tpbhf.cn
http://2f8Dc0FM.tpbhf.cn
http://qV8hej6q.tpbhf.cn
http://ZEJfLQIv.tpbhf.cn
http://xFQakPvT.tpbhf.cn
http://bAkqNBWZ.tpbhf.cn
http://eiPofhnJ.tpbhf.cn
http://IS7useWw.tpbhf.cn
http://VSQIwyB4.tpbhf.cn
http://IduakLAA.tpbhf.cn
http://Q5i6F5sU.tpbhf.cn
http://qXOxIJaJ.tpbhf.cn
http://h7HJ4OuN.tpbhf.cn
http://vr85BFRG.tpbhf.cn
http://bPvJ1iVb.tpbhf.cn
http://XuhKYpGb.tpbhf.cn
http://7OGj6uUN.tpbhf.cn
http://DEcO1Sgv.tpbhf.cn
http://wqvvwwmm.tpbhf.cn
http://3DbfdAdp.tpbhf.cn
http://okNWyVyR.tpbhf.cn
http://6X70YWOv.tpbhf.cn
http://BSNx2ASi.tpbhf.cn
http://8Wq3fcHS.tpbhf.cn
http://d2fLZjK5.tpbhf.cn
http://48c9Scaj.tpbhf.cn
http://OlKTa9pY.tpbhf.cn
http://22yT56JB.tpbhf.cn
http://www.dtcms.com/a/366973.html

相关文章:

  • [晕事]今天做了件晕事91,glibc,rand之前必须设置种子
  • C语言内存精讲系列(七):深入解析 x86 实模式
  • 远场代码学习_FDTD_farfield
  • 五、插值与拟合
  •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Linux中的shell脚本流程控制内容
  • 大模型微调之LORA核心逻辑
  • React笔记_组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递
  • 《Java餐厅的待客之道:BIO, NIO, AIO三种服务模式的进化》
  • 【OpenHarmony文件管理子系统】文件访问接口解析
  • sealos部署k8s
  • (C题|NIPT 的时点选择与胎儿的异常判定)2025年高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国赛解题思路|完整代码论文集合
  • 25高教社杯数模国赛【C题国一学长思路+问题分析】第二弹
  • 数学建模25c
  • 互联网大厂Java面试场景与问题解答
  • LeetCode 刷题【64. 最小路径和】
  • Rust+slint实现一个登录demo
  • Rust 文件操作终极实战指南:从基础读写到进阶锁控,一文搞定所有 IO 场景
  • 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二十八天 | 买卖股票的最佳实际、跳跃游戏、K次取反后最大化的数组和
  • 2025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C题保姆级思路模型(持续更新):NIPT 的时点选择与胎儿的异常判定
  • 2025反爬虫之战札记:从robots.txt到多层防御的攻防进化史
  • 23种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详解
  • C++ 学习与 CLion 使用:(七)if 逻辑判断和 switch 语句
  • docker中的mysql变更宿主机映射端口
  • Redis(43)Redis哨兵(Sentinel)是什么?
  • 【连载 7/9】大模型应用:大模型应用:(七)大模型使用工具(29页)【附全文阅读】
  • 从 GPT 到 LLaMA:解密 LLM 的核心架构——Decoder-Only 模型
  • 原型链和原型
  • 嵌入式学习 51单片机(3)
  • 详细学习计划
  • 深度解读《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一场由场景、数据与价值链共同定义的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