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angChain实战(十三):Agent Types详解与选择策略

本文是《LangChain实战课》系列的第十三篇,将深入探讨LangChain中不同类型的Agent及其适用场景。通过学习如何根据任务特性选择最合适的Agent类型,你将能够构建更加高效和可靠的AI应用系统。

前言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创建和使用自定义Tools来扩展Agent的能力。然而,选择合适的Agent类型同样至关重要——不同的Agent类型有着不同的决策逻辑、适用场景和性能特点。就像为不同的任务选择合适的工具一样,为你的应用选择合适的Agent类型是成功的关键。

Agent类型核心概念回顾

在深入具体类型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Agent的基本工作流程。无论哪种类型的Agent,其核心工作模式都是:

  1. 理解任务:分析用户的输入和当前状态

  2. 制定计划:决定需要采取什么行动序列

  3. 执行行动:调用适当的工具并获取结果

  4. 评估结果:分析工具返回的结果

  5. 迭代或完成: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执行或返回最终答案

不同的Agent类型在这些步骤的具体实现上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在:思考方式、工具选择策略、上下文处理能力和与用户的交互模式。

主要Agent类型详解

1. ZERO_SHOT_REACT_DESCRIPTION

核心特点
ZERO_SHOT_REACT_DESCRIPTION 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Agent类型。它基于ReAct(Reason + Act)框架,在每个步骤中都会生成"Thought"、“Action”、"Observation"的循环。
工作原理:

  • Thought: 分析当前状况和下一步该做什么

  • Action: 选择要使用的工具和参数

  • Observation: 接收工具执行的结果

  •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任务完成
    代码示例

from langchain.agents import initialize_agent, load_tools
from langchain.llms import OpenAI
from langchain.agents import AgentType# 初始化LLM和工具
llm = OpenAI(temperature=0)
tools = load_tools(["serpapi", "llm-math"], llm=llm)# 创建Zero-Shot Agent
agent = initialize_agent(tools,llm,agent=AgentType.ZERO_SHOT_REACT_DESCRIPTION,verbose=True  # 显示详细的思考过程
)# 执行任务
result = agent.run("目前特斯拉的股价是多少?如果是100美元,能买多少股?")
print(result)

输出示例

Thought: 我需要先查找特斯拉的当前股价,然后进行数学计算。
Action: Search
Action Input: "特斯拉当前股价"
Observation: 特斯拉(TSLA)当前股价为250.75美元
Thought: 现在我知道股价是250.75美元,可以计算100美元能买多少股。
Action: Calculator
Action Input: 100 / 250.75
Observation: 0.398
Thought: 我现在知道100美元可以买大约0.398股特斯拉股票。
Final Answer: 100美元可以购买大约0.398股特斯拉股票。

适用场景

  • 简单到中等复杂度的任务

  • 工具数量较少的情况(通常少于10个)

  • 需要透明决策过程的调试和学习场景

  • 一次性查询而非多轮对话

优点

  • 简单易用,无需示例或训练

  • 决策过程透明,易于调试

  • 资源消耗相对较低

限制

  • 对于复杂任务可能陷入循环

  • 在多轮对话中可能丢失上下文

  • 工具选择可能不够精准

2. CONVERSATIONAL_REACT_DESCRIPTION

核心特点

CONVERSATIONAL_REACT_DESCRIPTION 专为多轮对话场景设计,内置了对话记忆管理功能。它在Zero-Shot ReAct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话上下文的理解和维护能力。

特殊能力:

  • 维护对话历史记录

  • 理解基于上下文的指代和省略

  • 支持持续的多轮交互

代码示例

from langchain.agents import initialize_agent, load_tools
from langchain.llms import OpenAI
from langchain.agents import AgentType
from langchain.memory import ConversationBufferMemory# 初始化带有记忆的Agent
memory = ConversationBufferMemory(memory_key="chat_history")
llm = OpenAI(temperature=0)
tools = load_tools([
http://www.dtcms.com/a/364437.html

相关文章:

  • 机器学习从入门到精通 - KNN与SVM实战指南:高维空间中的分类奥秘
  • Spring Boot 工程启动时自动执行任务方法
  • 图像正向扭曲反向扭曲
  • 安全测试漫谈:如何利用X-Forwarded-For头进行IP欺骗与防护
  • 停止所有dcoker容器
  • [UT]记录uvm_config_db的错误:get中的第二个参数设置为this
  • 第6章:垃圾回收分析与调优
  • 【NVIDIA B200】1.alltoall_perf 单机性能深度分析:基于 alltoall_perf 测试数据
  • 从卡顿到丝滑:3 个实战场景教你搞定代码性能优化
  • DeepSeek、GPT-5都在卷的“快慢脑”,腾讯中科院给出了更优解:还是多模态的!
  • 什么是科技成果鉴定测试?成果鉴定测试报告带给企业什么好处?
  • c语言链表:从入门到精通
  • 深度学习篇---SGD+Momentum优化器
  • wpf之Border
  • 嵌入式 - 硬件:51单片机(2)
  • 08、Linux 安全组开放端口
  • sed——Stream Editor流编辑器
  • 软件测试中的Bug知识总结
  • 81-dify案例分享-零代码用 Dify 使用梦 AI 3.0 多模态模型,免费生成影视级视频
  • 光伏设计方案怎么对比?360°展示规避空间问题
  • Bug 排查日记:从入门到精通
  • 微服务多级缓存:从问题到实战(小白也能看懂的亿级流量方案)
  • MP4视频太大如何压缩?分享6种简单便捷的压缩小技巧
  • 微服务的编程测评系统20-虚拟机-nginx-部署
  • dockerfile文件的用途
  • Day20_【机器学习—逻辑回归 (2)—分类评估方法】
  •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 Python 基础之 NumPy(2)
  • 构建安全的自动驾驶:软件测试中的编码规范与AI验证
  • 数据结构_循环队列_牺牲一个存储空间_不牺牲额外的存储空间 Circular Queue(C语言实现_超详细)
  • 机器学习-逻辑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