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国内真实的交换机、路由器和分组情况

一、未考虑拥挤情况理想状态的网络通信

前面我对骨干网:

宜春城区SDH网图分析-CSDN博客

数据链路层MAC传输:

无线通信网卡底层原理(Inter Wi-Fi AX201)_ax201ngw是cnvio转pci-e-CSDN博客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及传输层:

从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栈角度了解无线网卡和CPU间的数据传输-CSDN博客

Wireshark捕获数据的四种层次_wireshark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CSDN博客

进行了深入认识。

然而,在阅读“互联网”百度百科词条时发现自己对“分组交换”依然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我了解了以MAC为地址在媒介上的数据传输,了解了以IP为地址在网络上的数据传输,可是这个“分组交换”发生在哪?具体怎么发生的呢?

二、分组路径

2.1 分布式控制网络

这篇博客对三种交换方式介绍的已经很详细了:

计算机网络 ----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CSDN博客

结合我之前对骨干网的了解,两台节点之间的交换机并不是杂乱繁多的,而是以省、市、区分层的:

所谓路由选择,具体就是数据选走哪些城市、哪些楼。

结合APRANET的优点来看:

整个国家、城市的骨干网就是个覆盖广阔的分布式控制网络通信系统,抗毁性强。

2.2 集中式控制网络

可以看出,集中式控制网络和分布式控制网络首要的差别在于网络拓扑,网状拓扑、多环结构是分布式控制的关键。

三、分组的直接证据

Wireshark里就有网络通信分组的证据:

可以看到,每次传输1414长数据的时候,总是提示和下一组数据表示为一个更大的数据。

依据如下:

四、分组不分路

以国内上网为例,分组为整个国内网络提供了流量管控的可能,比如北京节点周围流量过大,一些原本途径北京节点的数据可以改走其他城市,向目的地服务器发起请求:

但是具体到一个用户上,可能数据包大于1500字节,根据IEEE 802.3分组了,但是这些分组数据包都是走的同一路由抵达目的地。

可能有人会奇怪,不分路干嘛还要分组。现在就知道了,分组一方面不会独占通信链路,跟道路上出现一辆巨无霸大车把所有车道都占了一样;另一方面,数据拆小了,就能根据网络交通情况合理规划路径,实现网络整体传输效率最高。

http://www.dtcms.com/a/363881.html

相关文章:

  • 容器日志加密传输在海外云服务器环境的配置标准与实施指南
  • Go结构体详解:核心概念与实战技巧
  • 计算机Python毕业设计推荐:基于Django的酒店评论文本情感分析系统【源码+文档+调试】
  • 移动端网页设计vm+rem,和px实现方式对比
  • ansible变量+管理机密
  • ansible循环+判断(with,loop,when,if,for)
  • 视觉语言模型VLM部署:基于tensorrt和tensorrt-llm的C++代码
  • 基于SpringBoot的广科大在线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代码+数据库+LW)
  • Arduino Uno与4×4矩阵键盘联动完全指南
  • 百度智能云,除了AI还有啥?
  • 数据结构——树(04二叉树,二叉搜索树专项,代码练习)
  • 腾讯混元翻译模型Hunyuan-MT-7B开源:小参数量大能量,获得30项国际冠军
  • LoRA至今历程回顾(74)
  • 9.2C++——匿名对象、友元、常成员函数和常对象、运算符重载
  • 【72页PPT】企业供应链计划管理APS及运输管理OTM一体化解决方案(附下载方式)
  • 急招 MySQL / PG DBA,欢迎自荐或推荐朋友!推荐有奖!
  • GAN 网络的核心功能与深度解析
  • C语言:归并排序和计数排序
  • 从面试实战看Java技术栈深度:一个程序员的进阶之路
  • [邮件服务器core] doc www | 安装与构建
  • 前端开发中经常提到的iframe、DOM是什么?
  • 【ComfyUI】SDXL Turbo一步完成高速高效的图像生成
  • Linux - 进程切换
  • 前端sdk相关技术汇总
  • ZabbixWatch运维监控大屏
  • spring boot 整合AI教程
  • vscode无法复制terminal信息
  • 【论文阅读】Neuro-Symbolic Integration Brings Causal and Reliable Reasoning Proofs
  • 进程优先级(Process Priority)
  • Android的USB通信 (AOA Android开放配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