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电三巨头 2025 年战局:美的领跑破局,海尔稳健筑垒,格力承压求变
2025 年上半年,国内白电市场在 “国补” 发力、消费升级与价格激战的多重作用下,一改此前萧条态势,呈现出回暖迹象。据奥维云网(AVC)全渠道推总数据,2025 年上半年国内家电市场(不含 3C 产品)零售额达 4537 亿元,同比增长 9.2%,其中家用空调行业零售量 3845 万套,同比增长 15.6%,零售规模 1263 亿元,同比增长 12.4%。然而,在整体向好的行业背景下,美的、海尔、格力这三大白电巨头的表现却呈现出显著分化,从半年到单季度,从营收利润到业务布局,差距逐渐拉大,行业格局正悄然重塑。
业绩分化:从半年到季度的差距拉大
上半年整体:美的逼近 “以一敌二”,格力营收首现下滑
2025 年上半年,三大巨头的营收与净利润表现呈现出鲜明的梯度差异。美的集团以绝对优势领跑,营收达到 2511.24 亿元,同比增长 15.58%,归母净利润 260.13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25.04%。这一规模已十分接近海尔智家与格力电器上半年营收总和(2537.33 亿元),仅差 26.04 亿元,利润总额也趋近两家之和,“以一敌二” 的实力初步显现。更值得关注的是,美的并未因规模扩张陷入增长瓶颈,反而自 2022 年上半年起,连续 4 年保持营收与净利润同比递增,增长势头持续强劲。
海尔智家则延续了稳健风格,上半年营收 1564.94 亿元,同比增长 10.22%,归母净利润 120.33 亿元,同比增长 15.59%。尽管营收与净利润规模不及美的,但需注意的是,海尔智家仅代表海尔集团旗下家电板块业务,未包含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等多元化业务,若将这些业务纳入考量,其整体表现更具亮点。从历史数据来看,自 2021 年以来,海尔智家营收与净利润增速虽有小幅波动,但从未出现同比下滑,且净利润增幅长期维持在 12% 以上,稳健特质凸显。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格力电器的低迷表现。上半年格力营收 973.25 亿元,同比下滑 2.46%,这是其近年来首次出现半年营收同比负增长;归母净利润 144.32 亿元,同比仅增长 1.95%,增速逼近负值。回溯数据可发现,格力的增长乏力早有征兆,自 2021 年起,其半年报营收增速便逐年放缓,从 31.01% 降至 2024 年的 0.55%,2025 年正式转负;净利润增速也从 48.64% 一路下滑至 1.95%,增长动力严重不足。
二季度单季:格力颓势加剧,美的海尔韧性凸显
若将视角聚焦到 2025 年第二季度,三大巨头的业绩分化进一步加剧。美的集团依旧保持高增长,单季度营收 1239 亿元,同比增长 10.99%,归母净利润 135.91 亿元,同比增幅 15.14%。其核心驱动力来自双轮发力:一方面,智能家居业务贡献显著,占总营收比重达 66.58%,作为该板块核心的暖通空调业务保持高增速;另一方面,海外市场表现亮眼,收入占比 42.69%,同比增长 17.7%,同时 B 端业务(机器人、工业技术)加速放量,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此外,美的在研发与降本上的投入成效显著,二季度研发投入 87.6 亿元,同比增长 14.41%,数智化降本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净利率达到 10.3%。
海尔智家二季度延续稳健扩张态势,营收 773.76 亿元,同比增长 10.39%,归母净利润 65.46 亿元,同比增长 16.02%,净利润增速甚至超过美的。其优势在于全球化布局与高端化路线:全球化品牌矩阵(GE、Fisher & Paykel 等)支撑海外收入占比达 50.53%,有效分散了单一市场风险;高端品牌卡萨帝表现突出,收入增长超 20%,同时通过聚焦极致成本与优化供应链协同,毛利率有所提升,尽管净利率 7.7% 低于美的,但增长潜力可观。
格力电器二季度业绩颓势进一步加剧,营收 599.8 亿元,同比大幅下滑 12.11%,归母净利润 85.08 亿元,同比下降 10.07%,首次出现单季度净利润负增长。核心问题仍聚焦于空调主业,其 “消费电器” 板块(空调业务为主)上半年营收 762.79 亿元,同比下滑 5.09%,而空调业务长期贡献格力超七成营收,2024 年同期占比更是高达 78.14%,主业疲软直接拖累整体业绩。尽管格力工业制品和智能装备收入分别增长 17.13% 和 20.90%,但两者合计占比仅 10.1%,难以对冲空调业务的下滑压力。值得一提的是,格力净利率仍保持 14.8% 的行业高位,但高利润率已无法弥补营收大幅下滑带来的损失。
业务困局:空调市场博弈中的攻守之势
空调业务作为三大巨头的核心战场,2025 年上半年的竞争格外激烈,市场份额与产品结构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各家的攻守态势。
从市场份额来看,美的与海尔持续进攻,格力则不断退守。据奥维云网监测数据,2025 年 1-7 月,美的、海尔空调线下市场份额分别上涨 0.42%、0.99%,而格力同比下滑 2.21%;线上市场,格力也出现 0.02% 的轻微下滑。这一变化与行业价格战密切相关,2025 年上半年,空调厂商价格激战升级,行业均价明显下探,二季度家用空调线上 2100 元以下低端机销量占比首次超过 50%,中高端需求承压。
对于格力而言,这一市场变化尤为不利。长期以来,格力在中高端空调及中央空调市场布局较深,而上半年国内中央空调销售规模同比下滑 5.5%,内销额受项目市场乏力及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同比下滑 10.1%。中高端市场承压与中央空调销量下滑的双重打击,使得格力空调业务 “腹背受敌”。更值得关注的是,2025 年上半年格力一改常态,未单独披露空调板块营收额度,这一 “反常” 举动,也从侧面反映出其空调业务的艰难处境。
美的与海尔则凭借多元化产品布局与灵活的市场策略,在价格战中占据优势。美的虽未直接公布空调业务营收,但所属的 “智能家居业务” 上半年营收 1672.00 亿元,同比增长 13.31%,作为该板块核心的暖通空调业务增速自然不低;海尔智家空气能源解决方案(含空调业务)实现收入 329.78 亿元,同比增长 12.8%,在行业中高端市场承压的背景下,仍实现稳健增长,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
此外,行业竞争格局还面临新变量的冲击。2025 年以来,小米空调销量急剧提升,并喊出 “年内跻身行业前三” 的口号,进一步加剧了空调市场的价格竞争与渠道争夺。与此同时,海信家电、追觅科技等中大型及新锐家电企业也纷纷进行架构调整与新业务扩张,白电市场 “蛋糕” 的争夺者越来越多,行业 “内卷” 程度持续加深。
战略应对:多元化、全球化与转型的不同路径
面对市场竞争与业绩压力,三大巨头纷纷调整战略,寻求破局之道,但其路径选择却各有侧重,也反映出各家的核心优势与战略思考。
美的:架构优化 + 多元协同,激活增长新动能
美的集团年初提出 “以简化促增长” 的经营思路,上半年先后两次调整区域运营架构,通过合并运营中心与优化人员配置,大胆出清冗余业务,提升组织效率。这一调整并非简单的内部优化,而是为了更好地支撑其 “多元化 + 全球化” 战略的落地。
在业务布局上,美的已构建起覆盖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机器人与自动化、数字化创新四大业务板块的多元化生态。智能家居业务作为基本盘持续发力,2025 年上半年营收占比超 66%;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长极,二季度收入占比达 42.69%,逼近 50% 的长期目标,有效对冲了国内市场的波动风险;B 端业务更是亮点纷呈,机器人(库卡整合)、工业技术等领域加速放量,成为新的增长引擎。此外,美的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 年二季度研发投入 87.6 亿元,占营收比重 3.48%,数智化降本与技术创新双管齐下,进一步巩固了其盈利能力。
海尔:资本扩张 + 高端全球化,巩固稳健根基
海尔智家上半年虽未在组织架构上有大动作,但其在资本运作与业务扩张上动作频频。先后入股汽车之家、新时达电气及匈牙利暖通渠道商 KLIMA KFT,通过资本力量不断拓展业务版图,强化供应链协同与海外渠道布局。
海尔的核心战略始终围绕 “高端化 + 全球化” 展开。在高端市场,卡萨帝品牌持续发力,2025 年二季度收入增长超 20%,成为拉动利润的重要力量;在全球化布局上,海尔通过 GE、Fisher & Paykel 等多品牌矩阵,实现了对不同市场层级的覆盖,2025 年二季度海外收入占比达 50.53%,不仅分散了单一市场风险,还能充分利用全球供应链优势,优化成本结构。这种 “高端化引领、全球化支撑” 的模式,使得海尔在行业波动中始终保持稳健增长,毛利率与净利率稳步提升。
格力:多元尝试 + 场景突破,寻求转型破局
面对空调主业的疲软,格力电器也在积极寻求转型,试图摆脱 “空调依赖症”。2025 年初,伴随 “董明珠健康家” 的发布,格力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相关场景体验店,以 “家庭” 场景为中心,串联起冰箱、洗衣机、厨电等多品类产品线,尝试通过场景化营销推动多元化业务发展。
从业务数据来看,格力的多元化尝试已初见成效,工业制品和智能装备收入分别实现 17.13% 和 20.90% 的增长,但遗憾的是,这两大业务合计占比仅 10.1%,对整体业绩的拉动作用有限。此外,格力在新能源、储能等领域也有布局,但目前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对于格力而言,如何将多元化业务与空调主业形成协同,提升新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仍是其转型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同时,在行业价格战加剧的背景下,格力是否应调整价格策略,平衡利润率与市场份额,也成为其能否扭转颓势的关键抉择。
投资价值与后市展望:确定性、抗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博弈
从投资价值来看,三大巨头的差异同样显著,投资者需结合短期业绩、长期潜力及行业趋势综合判断。
美的集团凭借 “多元化 + 全球化” 战略形成的协同效应,具备最强的增长确定性。其智能家居业务稳固,海外市场增长强劲,B 端业务潜力巨大,再加上持续的研发投入与优秀的现金流质量(2025 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 283 亿元),为长期增长提供了充足动能,适合中长期配置,建议 “推荐持有”。
海尔智家的 “高端化 + 全球化” 路径清晰,海外收入占比高,能有效分散市场风险,卡萨帝品牌的高增长也为其提供了利润支撑。但需关注汇率波动与地缘政治对海外盈利能力的冲击,其增长稳健性较强,但短期爆发力不及美的,建议 “审慎持有”。
格力电器则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尽管其仍保持 14.8% 的行业最高净利率,且在工业装备、新能源等领域的转型值得期待,但空调主业的周期性风险与多元化业务的协同性问题尚未解决,短期业绩承压明显。若格力能在新赛道快速突破,或可迎来估值修复,否则仍将面临较大压力,建议 “观望为主”,待转型成效明确后再做布局。
展望未来,白电行业的竞争已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生态布局、全球协同能力与技术创新的较量。美的凭借多元化生态与全球化布局,有望继续领跑;海尔依托高端化与全球化优势,将保持稳健增长;而格力则需在转型中加速破局,若能实现新业务的突破与主业的复苏,仍有机会重塑竞争力。对于整个行业而言,科技实力、全球供应链效率及战略耐力,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命运的关键变量,具备长期成长性与核心护城河的企业,终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