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稳联技术的Profinet转Modbus转换网关与信捷PLC从站的连接配置进行了案例分析

本案例主要针对稳联技术Modbus转Profinet网关与信捷PLC连接的配置情况展开研究。在此情境中,西门子1200PLC作为Profinet主站,信捷PLC作为Modbus从站,二者依托网关实现通信转换。

配置过程:

首先配置信捷PLC作为从站

一、PLC准备:

PLC连接电源(注意电源是24VDC还是220VAC),将编程电缆插上PLC的COM1口,另一端连电脑的COM口(或是USB-232线),PLC的485串口(COM2口A/B端子)连接到远程DTU的485A和485B接线端子。

二、PLC的modbus远程从站创建

开启《XC系列编程工具》编程软件,点击界面右上方“文件”选项并选择“创建新工程”。于弹出窗口中择取适配的PLC型号,此次选定型号为“XC3-24”。进入软件后,在左侧功能框点击“PLC串口”,弹出“PLC1-串口设置”对话框,详情如下:选择“串口2”,Modbus站号默认设为1,将串口参数调整为9600/8/1/无。

在完成上述操作之后,信捷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Modbus从站功能便已构建完毕。此刻,需执行“写入PLC”操作,把配置数据写入到与之连接的PLC当中。

需要指出的是,信捷PLC已集成Modbus协议集合,具备支持Modbus协议通讯的主、从机模式的能力,并且已对其内部寄存器与Modbus寄存器进行了对应设置,本次操作选用的是其从站模式。可编程控制器内部元件编号与对应的Modbus地址编号如下呈现:

注意:在PLC程序下载结束后,务必重启,配置才会产生效力。

网关配置:

开启网关配置应用程序,新创建一个项目“”,点击“新建”功能项,选择PN2MRM3。PORT0针对Profinet参数(涵盖设备名称与IP地址,新版本已调整为通过Profinet主站予以分配)开展网关设置工作。

实施网关Modbus侧配置参数的设定操作。其中,首先要设定的是485参数,该参数包含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校验等方面。由前文可知,PLC波特率设定为9600,数据位为8位,停止位为1位,且无校验,网关参数采用默认设置即可。系统配置时,需额外添加新的从站地址并设为1,以保证通信网络节点准确识别和交互信息。

通过执行右键操作来添加功能码,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从站,具备对功能码01、03、05、06以及16的支持能力。实施添加特定功能码,例如功能码03,以执行保持寄存器的读取操作。应当准确无误地填写对应寄存器的地址和数量。

开启Profinet组态软件,导入网关GSD文件,添加网关模块,设定设备名称和IP地址,最后对Profinet侧的输入输出长度及地址进行设置,确保其与Modbus数据长度相契合。

确认无误后将组态下载进入PLC并将从站设备名称及IP分配给网关即可。

http://www.dtcms.com/a/361315.html

相关文章:

  • Java全栈开发工程师面试实战:从基础到微服务的完整技术演进
  • 特征选择方法介绍
  • GPS:开启定位时代的科技魔杖
  • 趣味学RUST基础篇(String)
  • aws上创建jenkins
  • Pomian语言处理器研发笔记(三):使用组合子构建抽象语法树
  • 构建单页应用:React Router v6 核心概念与实战
  • Ubuntu22.04网络图标消失问题
  • 【C++进阶篇】学习C++就看这篇--->多态超详解
  • Photoshop - Ps 储存并重新载入选区
  • 01 2025最新VMware虚拟机下载教程
  • 嵌入式ARM程序高级调试技能:22.malloc free 的wrap实现,free支持 align free
  • AWS:AssumeRole背后真正的安全哲学,不仅是迂回
  • 专项智能练习(Word)
  • GitHub宕机自救指南大纲
  • 二、Git基础命令速查表
  • 给水管道工程量计算
  • 基于GCN图神经网络的光伏功率预测Matlab代码
  • AI 云驱动产业智能化跃迁
  • 捡捡java——4、日志
  • 深入了解Flink核心:Slot资源管理机制
  • Redis 八股
  • NetCoreKevin-DDD-微服务-WebApi-AI智能体、AISK集成、MCP协议服务、SignalR、Quartz 框架-13-API文档
  • 四、练习1:Git基础操作
  • 明基RD系列深度护航CCF创新创业训练营,以专业编程设备赋能未来数字化人才
  • 【项目】多模态RAG—本地部署MinerU实现多类文档解析
  • 004 解构 NLP 框架体系:从经典工具到新一代技术方案
  • 人工智能:人类认知的外推、转换与增益
  • GPT-5 正式发布:把一个“博士团队”装进手机,AI 新时代开启
  • 从零开始的python学习(九)P134+P135+P136+P137+P138+P139+P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