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0进化版
以下内容来自github分享(可能也融合了个人的一些粗浅想法):
pengsida/learning_research: 本人的科研经验
“我们的目的不是去做一个计算机的好学生,完成计算机的考试,而是将技术与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结合起来。”
“要敢于与更厉害的人合作。”
有一个长期的方向,走有意义的事情优先于做有答案的事情,论文阅读面要拓宽?【方向吗】,尝试新技术
入门某一个方面的科研de阶段:
stage1:学习基础知识,追求广度而非深度
stage2:上手做科研,追求深度,构建细分方向的算法基础
参与科研项目来了解一篇论文是怎么做出来的(寻找科研问题、想idea、做实验、写论文)。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细分方向,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基础算法复现,新方法的pipeline】,
同时旁听学长学姐科研项目,积累够了基础,开始帮着做实验
stage3:自己一作的project
如何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
learning_research/getting_advanced_in_research.md at master · pengsida/learning_research
想idea-实验-写作
想idea【主包未完待续】
如何培养想idea的能力(选题能力和解题能力)
论文的四类novelty
1类novelty:milestone task的seminal work。【该任务/问题的开山之作】
2类novelty:novel pipeline/representation的seminal work。【开创性的方法】
3类novelty:novel module的seminal work。【新模块,改进已有方法框架】
4类novelty:加一些module改进已有pipeline地工作。【+模块,改进pipeline】
两个tree
如何创建literature tree:
- 收集相同方向的论文。
- 通过阅读论文,梳理出当前方向已有的milestone tasks,并标记提出该task的第一篇论文(1类novelty)。【该方向有哪些任务/问题,他们的开山之作】
- 将论文根据milestone tasks进行归类。梳理出有代表性的pipelines/representations,并标记提出该pipeline/representation的第一篇论文(2类novelty)。【每个task的pipeline】
- 根据pipeline/representation再细分,归类论文(3类novelty)。【pipeline有哪些module可以改进】
- 随着自己对领域的理解,增加新的milestone tasks。
例子:如果你研究“图像分类”,文献树可能是这样的:
- 里程碑任务:【具体小目标or其他】图像分类(1类novelty:第一篇提出图像分类的论文)
- 开创性方法:CNN(2类novelty:第一篇用CNN做图像分类的论文)
- 开创性模块:注意力机制(3类novelty:第一篇将注意力机制加入CNN的论文)
- 改进性工作:改进注意力机制(4类novelty:某篇论文优化了注意力机制)
如何创建challenge-insight tree:
- 收集该领域遇到的challenges。
- 收集解决这些challenges的insights。
例子:如果你研究“图像分类”,挑战-洞见树可能是这样的:
- 挑战1:数据不足
- 洞见1:用数据增强(如旋转、裁剪图片)
- 洞见2:用生成模型生成更多数据
- 挑战2:模型计算量大
- 洞见1:用模型压缩(如剪枝、量化)
- 洞见2:用轻量级网络(如MobileNet)
step1:规划科研方向的general goal,制定达到这个general goal的roadmap。
step2:选题
根据novelty-tree列出的roadmap,选择有研究空间的task,调研这个task有没有重要的technical challenge。选题是对一个research project影响最大的一步,而不是后面的想方法。
其中涉及到的
读论文
如何有效地读论文
组会的讨论
如何高效地讨论
博士生应该具有的能力【主包还没学呢】
博士生应该具有的意识与能力、如何锻炼这些能力、如何做Research Project
科研上忌讳的事情
科研学习与课程学习的不同之处【没看呢】
科研学习与课程学习的不同之处
主包的问题记录
9.1主包现在卡在了000步,老师给了一个细分方向[A+B+C],但是太细了,不知道怎么找【高级检索是找不到的,后面直接问gpt,让他帮我找,找了一篇,目前计划读读abstract,找找引用,看看pipeline】【现在的问题可能是如何找论文Ծ‸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