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Wi-Fi技术——OSI模型

以太网与无线网的差异

以太网和无线网在计算机模型上的主要的差异在于第一和第二层,也就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负责在网络设备之间传输原始的比特流(0和1)

  • 以太网:以太网使用有线连接,如双绞线电缆或光纤来传输数据。物理层定义了传输的电信号、电压和脉冲等特性。
  • 无线网(Wi-Fi):Wi-Fi通过无线电波在空气中传输数据。物理层涉及无线频率的选择天线的配置,以及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方式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相邻节点之间建立可靠的通信链路,将数据帧从一个节点发送到下一个节点,并处理帧的传输错误。

  • 以太网:在数据链路层,以太网通常使用**以太网帧(Ethernet Frame)**进行数据封装。MAC 地址用于标识网络设备,并控制对介质的访问(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机制)。
  • 无线网(Wi-Fi): 无线网在数据链路层也使用帧进行数据封装,但 Wi-Fi 帧格式与以太网帧有所不同。Wi-Fi使用 CSMA/CA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机制)来管理介质访问,并增加了加密(如 WPA/WPA2 )和认证(如802.1X)的功能,以增强安全性。

无线网数据帧封装

对无线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再进一步划分,我们可以看到物理层有:PLCP 和 PMD 层,数据链路层有:MAC 层和 LLC层

  • 数据链路层
    • LLC 子层(Logical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子层,为上层网络协议提供统一的接口,管理逻辑链路的控制和数据传输。
    • MAC 子层(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子层,管理设备对共享通信介质的访问和数据帧的传输。
  • 物理层
    • PLCP 子层(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dure):物理层收敛过程子层,负责在 MAC 层和 PMD 子层之间转换数据帧格式。
    • PMD 子层(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物理介质相关子层,直接处理物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802.11 协议分布

802.11 b/g/n等协议实际上是运行于物理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

WiFi基础(二):最新WiFi信道、无线OSI模型与802.11b/g/n

http://www.dtcms.com/a/360568.html

相关文章:

  • 深度学习量化双雄:PTQ 与 QAT 的技术剖析与实战
  • 开源协作白板 – 轻量级多用户实时协作白板系统 – 支持多用户绘图、文字编辑、图片处理
  • globals() 小技巧
  • C++ 模板全览:从“非特化”到“全特化 / 偏特化”的完整原理与区别
  • Prometheus之启用--web.enable-remote-write-receiver
  • 基于muduo库的图床云共享存储项目(三)
  • 前端常见安全问题 + 防御方法 + 面试回答
  • 「数据获取」《中国工会统计年鉴》(1991-2013)(获取方式看绑定的资源)
  • 【人工智能99问】Qwen3简介(33/99)
  • 浅析NVMe协议:DIF
  • 多线程使用场景一(es数据批量导入)
  • 林曦词典|老死不相往来
  • 洛谷p2392kkksc03考前临时抱佛脚 详解(回溯,深度搜索法)
  • 大模型参数到底是什么?
  • CUDA与图形API的深度互操作:解锁GPU硬件接口的真正潜力
  • C++内存序不迷茫:从CPU缓存一致性理解Memory Order
  • 如何将剪贴板内容存为文件?Paste As File支持文本/图片转换
  • 批处理脚本操作 JSON 文件
  • centos7挂载iscis存储操作记录
  • Java学习笔记(前言:开发环境配置)
  • 五分钟聊一聊AQS源码
  • 【系统架构师设计(五)】需求工程上:需求开发与需求管理概述、结构化需求分析法
  • 【PyTorch】基于YOLO的多目标检测(一)
  • Trae接入自有Deepseek模型,不再排队等待
  • C# .Net8 WinFormsApp使用日志Serilog组件
  • 【IO学习】IO基础和标准IO函数
  • 生物学自然主义:心灵哲学中的生物性探索
  • 《程序员修炼之道》第七八九章读书笔记
  • 栈的基本概念介绍
  • kafka、RabbitMQ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