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大模型参数到底是什么?

用通俗的话讲明白:大模型参数到底是什么?

本文较长,建议点赞收藏,以免遗失。更多AI大模型开发 学习视频/籽料/面试题 都在这>>Github<< >>Gitee<<

最近DeepSeek热度颇高,身边不少人都好奇地问起:“大模型的参数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其实,参数本质上就是一个个数值,可能是3.123456789这样的正数,也可能是-0.0009527这样的小数。以DeepSpeed-R1的最大版本为例,它就拥有6710亿个参数(这里的B代表十亿)。你可以把这些参数想象成一张无比巨大的网格,每个网格里都整齐地存放着一个独特的数值。对于一个大模型而言,这些参数占据了其整体体积的90%以上,是构成模型的核心部分。

可有人听完还是一头雾水:“不过是一堆数字而已,怎么就能回答各种复杂问题呢?”别急,我们从初中数学知识说起,就能轻松理解。

在初中数学里,我们学过拟合一条直线。假如你知道直线方程y = ax + b中的参数a和b,那你就能精准掌控这条直线——只要输入x的值,立刻就能算出对应的y值。换句话说,这两个参数就完整描述了这条直线上所有点的分布规律。

比如有这样一条直线,从图上能看到它经过(1,2)和(3,6)这两个点。通过计算,我们能得出a = 2,b = 0,对应的直线方程就是y = 2x。从此以后,无论给出多少个x值,我们都能快速求出对应的y值。这意味着直线上点的分布规律,被成功压缩到了a和b这两个小小的参数之中。而这,就是“拟合”的概念——用少量参数概括大量数据的分布规律。

大模型的原理,本质上和直线拟合的思想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大模型拟合的不再是简单的直线,而是这个世界上已知的文本、图片、声音等海量数据的分布规律。现实世界中这些数据的分布规律,远比一条直线复杂得多,所以大模型需要把这些复杂规律压缩到数量庞大的参数里,这就需要更复杂的拟合方法。

为了捕捉这些复杂规律,大模型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和方法。像自注意力机制,能让模型学会关注句子中重要的词,比如“我爱吃苹果”和“苹果手机”里的“苹果”,含义截然不同,自注意力机制能帮助模型准确区分;反向传播算法则能让模型通过不断试错来调整参数,让预测结果越来越精准;还有Transformer架构,作为大模型的核心结构,能高效处理复杂的文本数据。

这些参数并非凭空出现,而是通过“训练”得到的。训练过程就像拿着一堆数据(比如文字、图片、视频),让模型去“学习”其中的规律。模型刚开始“一无所知”,参数都是随机初始化的,可能全是0.000001或者-0.123456这类杂乱无章的数字。之后,模型会不断试错、调整参数,直到能很好地拟合数据规律。

还是以拟合直线为例,假设你有一堆(x,y)的点,想用y = ax + b来拟合。一开始a和b是随机值,拟合出的直线可能歪歪扭扭。接着,通过计算误差(比如实际y值和预测y值的差距),不断调整a和b,让直线逐渐接近这些点。最终找到最合适的a和b,这条直线就能准确描述这些点的分布规律。大模型的训练也是如此,只不过它拟合的是文字、图片、视频的复杂规律,所以需要的参数数量也呈爆炸式增长,从几个变成了几千亿个。

那为什么大模型需要这么多参数,不能像y = ax + b那样用几个参数就搞定呢?答案很明确:不行!因为现实世界的数据太过复杂。

比如一张猫的图片,里面有猫的耳朵、眼睛、胡子、毛色等诸多特征,这些特征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绝非一条直线或一个简单公式能描述。大模型需要更多参数去捕捉这些复杂规律。再看文字数据,一句话里每个词可能和前面的词有关联,甚至和后面的词也存在联系,这种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自然也需要更多参数去捕捉这些复杂的依赖关系。

其实,无论大模型看起来多复杂,核心就两点:一是模型参数,也就是存储规律的那堆数字;二是训练方法,即找到最佳参数的数学方法。本质上,AI大模型就是用数学方法,把世界的分布规律压缩成一堆参数,这些参数是通过复杂拟合方法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来的规律。参数和拟合方法共同构成了大模型的核心,让它能够处理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等复杂任务。

所以,下次再听到“大模型有几千亿个参数”时,你就可以这样想象:它就像一张巨大的网格,每个网格里都存着一个数,而这些数共同描绘出了现实世界的复杂规律。

http://www.dtcms.com/a/360552.html

相关文章:

  • CUDA与图形API的深度互操作:解锁GPU硬件接口的真正潜力
  • C++内存序不迷茫:从CPU缓存一致性理解Memory Order
  • 如何将剪贴板内容存为文件?Paste As File支持文本/图片转换
  • 批处理脚本操作 JSON 文件
  • centos7挂载iscis存储操作记录
  • Java学习笔记(前言:开发环境配置)
  • 五分钟聊一聊AQS源码
  • 【系统架构师设计(五)】需求工程上:需求开发与需求管理概述、结构化需求分析法
  • 【PyTorch】基于YOLO的多目标检测(一)
  • Trae接入自有Deepseek模型,不再排队等待
  • C# .Net8 WinFormsApp使用日志Serilog组件
  • 【IO学习】IO基础和标准IO函数
  • 生物学自然主义:心灵哲学中的生物性探索
  • 《程序员修炼之道》第七八九章读书笔记
  • 栈的基本概念介绍
  • kafka、RabbitMQ结构
  • Qt QNetworkAccessManager 简述及例程
  • 畅问AI-AI机器人对话平台
  • dayjs ​JavaScript 时间日期处理库
  • 力扣hot100:轮转数组(常规思路与三步反转讲解)(189)
  • C#基础(②音乐播发器MCI(Media Control Interface))
  • CMake⼯程指南-3
  • 手写MyBatis第45弹:动态代理在MyBatis插件内核是如何织入扩展逻辑的
  • Linux软件升级方法总结
  • CF每日3题(1500-1600)
  • 在windows系统下安装Docker Desktop后迁移镜像位置
  • 科普:requirements.txt 和 environment.yml
  • 【系统分析师】高分论文:论面向服务方法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 一些八股总结
  • Langflow Agents 技术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