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VLAN基础与配置实践指南》
04VLAN基础
文章目录
- 04**VLAN基础**
- 补充:网络基础概念
- 冲突域
- 广播域
- VLAN概述
- 什么是VLAN?
- VLAN的作用
- VLAN标签(VLAN Tag)
- VLAN的划分方式
- Access 模式
- **应用场景**
- **特点**
- **配置实例**
- **验证**
- Trunk模式
- **应用场景**
- **特点**
- **配置示例**
- 验证
- hybrid模式(默认)
- 应用场景
- 特点
- 配置实例
- 验证
- 扩展:交换机批量配置技巧
- 总结
补充:网络基础概念
冲突域
连接在同一共享介质上的所有节点的集合。节点之间会相互收到别人的报文,冲突域内所有节点竞争同一带宽。
相关设备:
- 交换机(Switch): 所有端口处于同一个冲突域,默认情况下,交换机不能隔离广播域(所有接口属于vlan1),可以通过划分VLAN来隔离广播域。
- 集线器(Hub):每个端口属于独立的冲突域,实现冲突域的隔离。
解决机制:CSMA/CD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 是传统以太网中用于避免数据冲突的协议,其工作原理为:
- 发送前监听信道是否空闲。
- 若空闲测则发送数据。
- 若检测到冲突,则停止发送并等待随机时间后重试。
广播域
广播报文所能到达的整个访问范围称为二层广播域,简称广播域, 同一广播域内的主机都能收到广播报文。
广播域隔离设备:
路由器(Router):不同接口属于不同广播域,天然隔离广播流量。
交换机(Swutch): 默认情况下所有端口属于同一广播域(通常为VLAN1),但可以通过VLAN 划分, 实现广播域隔离。
VLAN概述
什么是VLAN?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物理局域网在逻辑上划分为多个独立广播域的技术。简单说,就是在 “物理交换机” 上,通过配置划分出 “多个虚拟的小交换机”,每个小交换机就是一个 VLAN。
VLAN的作用
- 隔离广播域,减少广播风暴;
- 提高网络安全性,限制非法访问;
- 优化带宽利用,减少垃圾流量;
- 灵活网络管理,支持跨物理位置的逻辑分组;
- 节约网络资源,提升整体性能。
VLAN标签(VLAN Tag)
交换机通过数据帧中的 VLAN Tag 来识别其所属 VLAN。该标签由 IEEE 802.1Q 标准定义,长度为 4 字节(32 bit),插入在以太网帧头中。具体字段含义(参考华为文档图例):
数据帧类型
- 无标记帧(Untagged 帧):不含 VLAN Tag 的原始以太网帧,默认属于交换机的默认 VLAN(VLAN 1)。
- 标记帧(Tagged 帧):含 802.1Q Tag 的以太网帧,可明确标识所属 VLAN,用于跨交换机传递多 VLAN 数据。
VLAN的划分方式
Access 模式
应用场景
交换机连接终端设备(如 PC、打印机)或用于三层交换机连接路由器的接口。
特点
- 接口仅允许一个 VLAN 的数据通过;
- 发送数据时不带 VLAN 标签(untagged);
- 接收无标签数据帧时,打上接口 PVID(Port VLAN ID)对应的 VLAN 标签。
配置实例
实验拓扑
- 批量创建 VLAN 10 和 VLAN 20:
vlan batch 10 20
。 - 配置 GE0/0/1 为 Access 接口并划入 VLAN 10。
- 配置 GE0/0/2 为 Access 接口并划入 VLAN 20。
# 创建 VLAN
vlan batch 10 20# 配置 Access 接口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port link-type accessport default vlan 10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port link-type accessport default vlan 20
验证
查看接口 VLAN 状态:执行display port vlan
,可看到接口 G0/0/1 和 G0/0/2 链路类型为access。
Trunk模式
应用场景
一般用于交换机互联的接口,可以承载多个vlan的数据,延伸广播域。
特点
- 可承载多个 VLAN 的流量。
- 数据帧在链路上传输时携带 VLAN 标签(tagged)。
- 可配置允许通过的 VLAN 列表。
配置示例
实验拓扑
LSW1配置
- 批量创建 VLAN 10 和 VLAN 20:
vlan batch 10 20。
- 配置接入终端的接口(同 Access 配置):GE0/0/1(Access,VLAN 10)、GE0/0/2(Access,VLAN 20)。
- 配置互联接口 GE0/0/3 为 Trunk 接口,允许 VLAN 10 和 20 通过。
vlan batch 10 2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1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2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3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
LSW2配置
- 批量创建 VLAN 10 和 VLAN 20:
vlan batch 10 20
。 - 配置接入终端的接口:Ethernet0/0/1(Access,VLAN 10)、Ethernet0/0/2(Access,VLAN 20)。
- 配置互联接口 Ethernet0/0/3 为 Trunk 接口,允许 VLAN 10 和 20 通过。
vlan batch 10 20
#
interface Ethernet0/0/1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10
#
interface Ethernet0/0/2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default vlan 20
#
interface Ethernet0/0/3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
验证
查看接口 VLAN 状态:执行display port vlan active
,可看到 Trunk 接口(如 SW2 的 Eth0/0/3)的 VLAN 列表为 “U:1,T:10 20”(U=Untagged,T=Tagged)。
hybrid模式(默认)
应用场景
混杂接口,支持灵活配置 VLAN 标签处理方式,可实现不同 VLAN 的同网段终端通信,由用户手动指定接口的 VLAN 模式。
特点
- 可同时处理带标签(tagged)和不带标签(untagged)的数据帧;
- 用户可自定义每个接口对不同 VLAN 的处理方式;
- 支持多个 VLAN 以 untagged 方式从同一接口发出,实现“同网段不同 VLAN”终端通信
配置实例
实验拓扑
SW1配置
- 批量创建 VLAN 10、20、30:
vlan batch 10 20 30
。 - 配置 GE0/0/1(连接 PC1,VLAN 10)。
- 配置 GE0/0/2(连接 PC2,VLAN 20)。
- 配置 GE0/0/3(连接 PC3,VLAN 30)。
vlan batch 10 20 3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port link-type hybrid //默认类型,配置后不显示
port hybrid pvid vlan 10 //设置接口PVID为10(接收Untagged帧时划入VLAN 10)
port hybrid untagged vlan 10 20 30 //发送时移除VLAN 10、20、30的标签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
port link-type hybrid
port hybrid pvid vlan 20
port hybrid untagged vlan 10 20 30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3
port link-type hybrid
port hybrid pvid vlan 30
port hybrid untagged vlan 10 20 30
验证
查看接口 VLAN 状态:执行display port vlan active
,可看到三个 Hybrid 接口的 VLAN 列表均为 “U:1 10 20 30”。
扩展:交换机批量配置技巧
当需要对连续的多个接口进行相同配置时,可通过 “端口组” 批量操作,示例如下(以 SW1 为例):
[SW1]port-group group-member GigabitEthernet 0/0/8 to GigabitEthernet 0/0/24
//批量选中GE0/0/8至GE0/0/24的接口,后续配置将应用于该端口组内所有接口
总结
接口类型 | 应用场景 | 是否支持多 VLAN | 数据帧处理方式 |
---|---|---|---|
Access | 接入终端 | 否 | 接收无标签,发送不带标签 |
Trunk | 交换机互联 | 是 | 带标签传输,可允许多 VLAN |
是否支持多 VLAN | 数据帧处理方式 | ||
-------- | -------------------- | --------------- | ------------------------- |
Access | 接入终端 | 否 | 接收无标签,发送不带标签 |
Trunk | 交换机互联 | 是 | 带标签传输,可允许多 VLAN |
Hybrid | 灵活接入(如服务器) | 是 | 可配置 tagged/untagged |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处理!!!1